如圖是甲、乙兩種固體(不含結晶水)物質的溶解度曲線。
①寫出A點表示的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鹽堿湖中溶有大量的“NaCl和Na2CO3”,當地的人們”冬天撈堿,夏天撈鹽”,據 此判斷圖中__________(選填“甲”或“乙”)物質的溶解度與純堿類似。
③在40℃時,將12 g乙物質加入50 g水中充分攪拌。有__________g固體未溶解, 如要使其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④40℃時,甲、乙物質飽和溶液降溫至20℃時,對此過程判斷一定正確的是__________。
Ⅰ. 現象:有析出晶體,甲溶液析出固體質量>乙溶液析出固體質量
Ⅱ. 溶解度:溶解度都變小:S甲>S乙
Ⅲ. 溶液狀態:都為飽和溶液,甲溶質的質量分數>乙溶質的質量分數
Ⅳ. 溶劑變化:溶劑的質量不變,乙溶液中溶劑質量>甲溶液中溶劑質量
40°時,乙的溶解度為20g/100g水 甲 乙 升高溫度或加入一定量水 II、III 【解析】①由圖線可知,A點表示40°時,乙的溶解度為20g/100g水; ②“冬天撈堿”,說明純堿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圖中甲物質的溶解度與類似。 ③40℃時乙的溶解度是20g/100g水,12g乙物質加到50g水中,充分攪拌后,還有2g固體未溶解,如果要使其溶解,可以升高溫度,因為...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西省太原市2018屆九年級綜合測試(一)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在一次基本實驗操作比賽中,小芳完成了以下操作,其中錯誤的是( )
A. 加熱液體 B.
稀釋濃硫酸
C. 收集氫氣 D.
測定溶液p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西省2017-2018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2) 題型:單選題
實驗室制取X的反應原理:MnO 2 +4HCl MnCl 2 +X↑+2H 2 O。則X的化學式為
A. O 2 B. H 2 C. ClO 2 D. Cl 2
D 【解析】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個數不變,反應前有2個氧原子、4個氯原子、 4個氫原子、1個錳原子,反應后有1個錳原子、4個氫原子、3個氧原子、2個氯原子,所以一個X的分子中有2個氯原子;X的化學式為Cl 2 ,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淮北市2018年中考化學模擬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圖是一個化學反應的微觀模型圖,其中和
表示兩種原子,甲、乙分別表示反應前和反應后的物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如果代表氧原子,
代表氫原子,該圖可表示電解水的過程
B. 參加反應的分子個數之比為3:2
C. 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
D. 甲中所有物質都是化合物
C 【解析】由于該圖示中反應前后存在相同的分子,所以該圖示中存在沒有參與反應的分子,故可對該圖示中反應前后分子的情況進行轉換,如圖所示: A、如果代表氧原子,代表氫原子,不符合2H2O 2H2↑+O2↑,該圖不可表示電解水的過程,錯誤;B、該反應只有一種反應物,錯誤;C、由以上的分析可知該反應的反應物是一種,生成物是兩種,所以該反應是“一變多”的分解反應,正確;D、甲中的分子種類是兩種...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淮北市2018年中考化學模擬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中華文明燦爛輝煌,在古代就有許多發明和創造。下列敘述中不涉及到化學變化的是
A.制作石器 B.燒制陶瓷 C.糧食釀酒 D.使用火藥
A 【解析】 試題分析:化學變化是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二者的本質區別是是否有新物質生成;A.制作石器,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B.燒制陶瓷,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C.糧食釀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D.使用火藥,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答案選擇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上海市黃浦區2018屆九年級4月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有關化學反應的說法錯誤的是
A. 化合反應一定生成氧化物 B. 中和反應一定是生成鹽和水的反應
C. 置換反應中一定有單質生成 D. 分解反應一定只有一種反應物
A 【解析】A、化合反應的生成物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氫氧化鈣屬于堿,錯誤;B、中和反應是酸和堿生成鹽和水的反應,正確;C、置換反應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化學反應,所以置換反應中一定有單質生成,正確;D、分解反應是一種物質生成多種物質的化學反應,正確。故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上海市黃浦區2018屆九年級4月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根據某反應前后微粒變化的部分微觀示意圖,對該反應判斷錯誤的是
A. 反應前后物質總質量不變 B. 該反應本質是分子的重新組合
C. 反應前后分子數目不變 D. 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目均不變
B 【解析】A、由微粒的變化可知,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不變,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保持不變,正確; B、對比反應前后微粒的變化可知,該反應的本質是原子的重新組合,錯誤; C、由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H4+2O2 CO2+2H2O可知,反應前后分子數目不變,正確; D、對比反應后微粒的變化可知,該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不變,正確。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六校聯盟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方法無法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 用澄清石灰水鑒別氧氣和二氧化碳 B. 用燃著的木條鑒別氮氣與二氧化碳
C. 用肥皂水鑒別硬水與軟水 D. 用二氧化錳鑒別水和雙氧水
B 【解析】A、加入澄清石灰水后,石灰水變渾濁的是二氧化碳,沒變渾濁的是氧氣,可以區分,正確;B、兩種氣體都能使燃著的木條熄滅,無法區分,錯誤;C、硬水和軟水的區別在于所含的鈣鎂離子的多少,生活中可用肥皂水來區分硬水和軟水,產生泡沫較多的是軟水,較少的硬水,可以區分,正確;D、氧化錳和過氧化氫溶液混合會產生氣泡,而二氧化錳和水混合無明顯現象,所以可用二氧化錳區分過氧化氫溶液和水,可以區分,正...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陜西省西安市2018屆九年級中考化學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實驗室中有一瓶標簽受損的無色溶液,如圖1所示,老師提示這是一瓶初中常用的溶液,要求同學們確認其溶質成分。
【提出猜想】①氯化鈉②氫氧化鈉③硫酸鈉④碳酸鈉
【查閱資料】氯化鈉和硫酸鈉溶液pH=7可溶性硫酸鹽遇到可溶性的鋇鹽會產生白色沉淀。
【討論分析】經過討論,同學們一致認為猜想_____(填序號)不成立,其原因是_____。
【實驗探究】為了進一步確認其成分,同學們繼續進行探究: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1)取該溶液少許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稀鹽酸 | 無明顯現象 | 猜想_____不成立 |
(2)取該溶液少許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氯化鋇溶液 | _____________ | 猜想③成立 |
假如猜想④成立,寫出(1)中發生的反應方程式_____。
【反思與交流】有同學提出用測pH的方法也可以確定該無色溶液,如圖2所示是幾位同學的實驗過程,其中正確的是_____。
①、② 氯化鈉和氫氧化鈉的化學式中Na右下角不是2 ④ 產生白色沉淀 Na2CO3+2HCl═2NaCl+H2O+CO2↑ B 【解析】本題考查了藥品成分的探究,溶液的酸堿度測定,堿、鹽的化學性質,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討論分析:經過討論,同學們一致認為猜想①、②不成立,其原因是:氯化鈉和氫氧化鈉的化學式中Na右下角不是2; 實驗探究:(1)碳酸鈉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