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利用題干的信息分析判斷,在同一周期中,從左到右,原子失去電子的能力逐漸減弱,得到電子的能力逐漸增強,穩定結構是最外層電子數是8的結構(有一個電子層時最外層電子數是2)解答;
(2)根據元素非金屬性越強,氣態氫化物穩定性越強,同周期元素非金屬性依次增強,同主族元素非金屬性依次減弱,據此解答.
(3)根據13號元素是鋁,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組成的化合物為氧化鋁,利用反應原理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4)根據題中信息及反應原理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解答 解:
(1)在同一周期中,從左到右,原子失去電子的能力逐漸減弱,得到電子的能力逐漸增強,因此除稀有氣體元素外,同一周期元素金屬性逐漸減弱,非金屬性逐漸增強,第三周期中金屬性最強的是鈉原子;非金屬性最強的是氯原子,氖最外層電子數是8,屬于穩定結構;由于非金屬性越強,其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和物(含氧酸)酸性越強,故H2SiO3、H3PO4、H2SO4、HClO4酸性按由強到弱的順序為:HClO4、H2SO4、H3PO4H2SiO3
(2)元素非金屬性越強,氣態氫化物穩定性越強,同周期元素非金屬性依次增強,同主族元素非金屬性依次減弱
A.非金屬性:Cl>S>P>Si,氫化物穩定性:SiH4<PH3<H2S<HCl,故A錯誤;
B.非金屬性:F>Cl>S>P,氫化物穩定性:HF>HCl>H2S>PH3,故B正確;
C.非金屬性:F>S>N>P,氫化物穩定性:PH3<NH3<H2S<HF,故C錯誤.
(3)13號元素是鋁,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組成的化合物為氧化鋁,與NaOH反應時生成NaAlO2和H2O,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OH+Al2O3=2NaAlO2+H2O;
(4)9號元素F在化合物中通常顯-1價,其與氫元素結合形成的酸是HF,與SiO2發生反應得到氣體四氟化硅(SiF4)和一種常見化合物,其相關的化學方程式為:4HF+SiO2═SiF4↑+2H2O.
答案:
(1)減弱:增強;鈉;氯;氖; HClO4、H2SO4、H3PO4H2SiO3
(2)B;
(3)2NaOH+Al2O3=2NaAlO2+H2O;
(4)4HF+SiO2═SiF4↑+2H2O.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了學生對元素周期律和元素性質與最外層電子數的關系的認識,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的元素的原子核外電子層數相同;同一族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相同且化學性質相似是解題的關鍵.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屬于并列關系 | |
B. | 化合物與混合物屬于包含關系 | |
C. | 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屬于交叉關系 | |
D. | 燃燒與氧化反應屬于并列關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木炭伸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劇烈燃燒,發出白光 | |
B. | 純羊毛線在空氣中燃燒時,無氣味 | |
C. | 氫氣在空氣中燃燒時,產生淡藍色火焰 | |
D. | 工業生產的氧氣,一般加壓貯存在灰色的鋼瓶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組別 | 1 | 2 | 3 | 4 | 5 | 6 |
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mL) | 20 | 21 | 19 | 20 | 22 | 1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用水沖洗 | B. | 用氫氧化鈉溶液沖洗 | ||
C. | 用碳酸氫鈉濃溶液沖洗 | D. | 先用抹布拭去,后用水沖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③④ | B. | ①②③ | C. | ②③④ | D. | ①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負化合價總數的絕對值相等 | |
B. | 在原子核中質子數等于中子數 | |
C. | 參加化學反應的物質的總質量等于反應后生成物的物質的總質量 | |
D. | 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種原子的數目在反應前后相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