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興趣小組用圖1裝置進行實驗時發現:燒杯中飽和石灰水先變渾濁,后逐漸澄清。
⑴ 寫出甲裝置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⑵ 為探究“飽和石灰水渾濁后變澄清的原因”,該小組同學開展了如下活動:
【查閱文獻】碳酸鈣(碳酸鈉等)與二氧化碳、水反應生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氫鈣(碳酸氫鈉等)
【提出假設】假設1:二氧化碳與碳酸鈣、水發生反應生成碳酸氫鈣;
假設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設計實驗】為除去CO2中的氯化氫氣體,小華在圖1中甲、乙裝置之間增加圖2裝置,裝置的連接順序是甲→_________→_________→乙(填字母序號);其中盛放的試劑合理的是___________(填選項序號:A.濃硫酸 B.NaOH溶液 C.飽和NaHCO3溶液;
【實驗現象】飽和石灰水渾濁后,繼續通入足量CO2,沉淀部分溶解但最終并未完全澄清。
【得出結論】假設2成立;
⑶同學們在老師指導下仍用圖1所示裝置進行實驗,但同時用pH傳感器監測燒杯中溶液的pH,所得圖像如圖3所示:
①AB段pH幾乎不變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D點處溶液的溶質主要有(填化學式)__________;
② BC段主要發生兩個化學反應:a二氧化碳與澄清石灰水反應;b(寫出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CaCO3+2HCl=CaCl2+H2O+CO2↑ 揮發出的HCl氣體進入乙燒杯中溶解生成的碳酸鈣 b a C 一開始排出來的是空氣進入到了乙燒杯中,對pH基本沒有影響 CaCl2 和 HCl 2HCl+Ca(OH)2=CaCl2+2H2O 【解析】(1)甲裝置中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一輪復習階段,小明同學梳理了以下知識:①單質只含有一種元素,所以含一種元素的物質一定屬于單質;②燃燒需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故破壞其中一個條件就可以滅火;③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④洗滌劑去除油污是因為乳化作用;⑤催化劑一定加快反應速率;⑥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則該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其中正確的個數是
A. 1 B. 2 C. 3 D. 4
B 【解析】①單質只含有一種元素,但含一種元素的物質不一定屬于單質,如氧氣與臭氧的混合物,錯誤;②燃燒需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故破壞其中一個條件就可以滅火,正確;③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如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錯誤;④洗滌劑去除油污是因為乳化作用,正確;⑤催化劑改變反應速率,錯誤;⑥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則該溶液中不一定含有SO42-,可能含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煙臺龍口市2017-2018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步驟,(1)點燃酒精燈,加熱試管;(2)檢查裝置的氣密性;(3)將高錳酸鉀裝入試管,管口放一小團棉花,塞上帶導管的單孔塞;(4)用排水法收集氧氣;(5)熄滅酒精燈;(6)將導氣管從水槽中撤離,(7)按順序固定好儀器,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
A. (2)(3)(7)(1)(4)(6)(5) B. (3)(2)(1)(4)(6)(5)(7)
C. (2)(3)(7)(1)(4)(5)(6) D. (3)(4)(1)(2)(7)(5)(6)
A 【解析】根據實驗室用加熱方法制取氧氣的操作步驟:查、裝、定、點、收、移、熄,可得題中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2)(3)(7)(1)(4)(6)(5) 。故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八校(五四學制)2017-2018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涉及學科觀點的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根據微粒觀:碳酸鈣是由鈣離子和碳酸根離子構成的
B. 根據轉化觀: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條件下可相互轉化
C. 根據結構觀:氬原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質不同是因為兩者的分子構成不同
D. 根據守恒觀:高錳酸鉀加熱后固體質量的減少量即為產生氧氣的量
C 【解析】A、碳酸鈣是由鈣離子和碳酸根離子構成的,正確;B、一氧化碳與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與碳在高溫條件下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條件下可相互轉化,正確;C、氬原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質不同是因為它們的微粒構成不同,錯誤;D、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高錳酸鉀加熱后固體質量的減少量即為產生氧氣的量,正確。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八校(五四學制)2017-2018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圖是通過白磷燃燒來驗證質量守恒定律的實驗,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反應前錐形瓶內白磷和氧氣的總質量一定等于反應后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質量
B. 白磷燃燒結束,錐形瓶應冷卻后再放在天平上稱量
C. 實驗過程中氣球先變大后變癟
D. 瓶底的細砂起隔熱作用
A 【解析】試題分析: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叫質量守恒定律。磷和氧氣點燃條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故參加反應的紅磷和氧氣的總質量一定等于反應后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質量.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常州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綜合題
⑴ 按要求寫化學用語:
純堿________;二氧化硫分子_______;兩個硝酸根離子_______;
⑵ 判斷下列物質的類別,并用相應的序號填空
① 單質 ② 氧化物 ③ 酸 ④ 堿 ⑤ 鹽
物質化學式 | Fe2O3 | CuSO4 | Ca(OH)2 |
物質類別 | _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常州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從海水中提取鎂的反應之一:MgCl2+Ca(OH)2==CaCl2+Mg(OH)2↓,該反應屬于
A. 化合反應 B. 復分解反應 C. 置換反應 D. 分解反應
B 【解析】試題分析:因為該反應是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得到兩種新的化合物的反應,故該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答案選擇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江陰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小瑾同學用圖表對所學知識進行歸納,其中甲包含乙和丙,不包含丁。下列關系錯誤的是
甲 | 乙 | 丙 | 丁 | |
A | 堿 | 燒堿 | 氫氧化鉀 | 純堿 |
B | 合成材料 | 塑料 | 合成纖維 | 合成橡膠 |
C | 溶液 | 糖水 | 生理鹽水 | 泥漿 |
D | 化石燃料 | 石油 | 煤 | 酒精 |
A. A B. B C. C D. D
B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和題中信息知,A、燒堿是氫氧化鈉的俗稱和氫氧化鉀均屬于堿,純堿是碳酸鈉的俗稱,屬于鹽,故A正確;B、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均屬于合成材料,故B錯誤;C、糖水和生理鹽水均屬于溶液,泥漿屬于懸濁液,故C正確;D、石油和煤均屬于化石燃料,酒精屬于有機燃料,故D正確。 點睛∶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均屬于合成材料。燒堿是氫氧化鈉的俗稱和氫氧化鉀均屬于堿。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西貴港市平南縣2018屆九年級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A~G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B和D能參與光合作用,F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它們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表示相連兩物質之間能發生反應,“→”表示由某一物成轉化為另一物質,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已略去),每個虛線圈中各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相同.
(1)寫出物質的化學式:A_______,G__________.
(2)反應F→E的基木反應類型是__________.
(3)反應D﹣F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4)反應G→E的現象是________.
H2O2 Na2CO3 復分解反應 CO2+Ca(OH)2═CaCO3↓+H2O 有白色沉淀產生 【解析】A~G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B和D能參與光合作用,F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且F能夠和D反應,因此F是氫氧化鈣,D是二氧化碳,B是水;A能夠產生水和C,水也能產生C,因此A可以是過氧化氫,C是氧氣;氫氧化鈣能夠和G反應,氫氧化鈣和G都能產生E,E反應產生二氧化碳,因此E可能是碳酸鈣;則G可能...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