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對構成物質的分子、原子和離子的下列認識 ,你認為正確的是
A. 分子由原子構成,因此分子質量一定大于原子質量
B. 在化學反應前后,原子通過發生電子得失或共用電子對偏移后,帶電性發生改變,但元素種類不變
C. 同一種物質可以由分子構成,也可以由原子或離子構成
D. 分子只能由不同類的原子構成,同類原子直接構成物質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重慶市2017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二次診斷性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過氧化鈉(Na2O2)是一種供氧劑,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2O2+2H2O═4NaOH+O2↑。將10g含過氧化鈉78%的過氧化鈉樣品(只含有NaOH雜質)加入到85.2g質量分數為10%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充分反應(水的揮發忽略不計)。請計算:
(1)生成氧氣的質量。
(2)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3)若將反應后的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恢復到10%,需加入水的質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2017屆九年級中考考前押題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填充題
下列是小強同學對有關知識的總結,其中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
A.生活中的化學 | B.物質的結構 |
①新裝修屋內主要污染物——甲醛 ②形成酸雨的罪魁禍首——CO2 ③煤氣中毒的原因——CO | ①氯化鈉是由氯化鈉分子構成的 ②金剛石是由金原子構成的 ③氮氣是由氮分子構成的 |
C.化學中的守恒思想 | D.物質的俗稱 |
①加水稀釋前后溶液的溶質質量不變 ②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和質量都不變 ③參與反應物質總質量等于生成物總質量 | ①Na2CO3:小蘇打 ②C2H5OH:酒精 ③CaO:熟石灰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淄博市桓臺縣2017屆九年級中考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填充題
如圖是硝酸鉀和氯化鈉的溶解度曲線,據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硝酸鉀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鈉的溶解度
B. 60℃時,硝酸鉀和氯化鈉的飽和溶液各100g,分別降溫到t℃時,兩種溶液析出的晶體質量相等
C. 使氯化鈉從其溶液中結晶的最好方法是蒸發溶劑
D. 60℃時,飽和硝酸鉀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是1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淄博市桓臺縣2017屆九年級中考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填充題
規范合理的實驗操作是實驗成功的重要保證。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 吸取氫氧化鈉溶液后的膠頭滴管可直接再吸取氫氧化鈣溶液
B. 為減少實驗誤差,在量筒內溶解氯化鈉
C. 為防止產生的液體灑落,加熱硫酸銅晶體時將試管口略向上傾斜
D. 做蠟燭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時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所需的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淄博市桓臺縣2017屆九年級中考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填充題
如何保持良好的環境是當前我們面臨的嚴峻挑戰。下列行為,你認為正確的是
A. 將含富營養的生活廢水排入湖泊以增加漁業的產量
B. 鼓勵多用電,促進電力事業的發展
C. 大力發展公共交通,減少私家車的使用
D. 減少綠地面積,擴大硬化場地以滿足更多人的鍛煉需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鹽城市毓龍路實驗學校2017屆九年級中考第一次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信息分析題
(1)生命的孕育和維系需要水,人類的日常生活和工農業生產離不開水。
①下列“水”中,屬于純凈物的是____________(填序號);
a.海水 b.河水 c.蒸餾水 d.井水
②水在通電條件下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生活中可用活性炭凈水器來凈水,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____性。活 性炭不能將硬水軟化, 生活中可用__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化學就在我們身邊,它與我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現有干冰、熟石灰、鈦合金三 種物質。請選擇適當的物質填空。
①可用于人工降雨是的_________;
②可用于制造人造骨的是______________;
③可用于改良酸 性土壤的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興化市顧莊學區三校2017屆九年級第三次網上閱卷適應性訓練(三模)化學試卷 題型:探究題
某化學課堂圍繞“酸堿中和反應”,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在老師引導下開展探究活動。以下是教學片段,請你參與學習并幫助填寫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演示實驗】將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燒杯中。
【學生板演】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問題】實驗中未觀察到明顯現象,某同學提出疑問:反應后溶液中溶質是什么?
【假設猜想】針對疑問,大家紛紛提出猜想。甲組同學的猜想如下,請你補上猜想四。
猜想一:只有Na2SO4 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4、H2SO4和NaOH 猜想四:________________。
乙組同學認為有一種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
【實驗探究】(1)丙組同學取燒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試管中,滴加幾滴CuSO4溶液,無明顯變化,溶液中一定沒有___________________。
(2)為了驗證其余猜想,各學習小組利用燒杯中的溶液,并選用了老師提供的pH試紙、Na2CO3溶液、BaC12溶液,進行如下三個方案的探究。
實驗方案 | 測溶液的pH | 滴加Na2CO3溶液 | 滴加BaCl2溶液 |
實驗操作 | |||
實驗現象 | 試紙變色,對比比色卡,pH<7 | ______________ | 產生白色沉淀 |
實驗結論 | 溶液中有H2SO4 | 溶液中有H2SO4 | 溶液中有H2SO4 |
【得出結論】通過探究,全班同學一致確定猜想二是正確的。
【評價反思】老師對同學們能用多種方法進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確結論給予肯定,同時指出【實驗探究】(2)中存在兩處明顯錯誤。同學們經過反思發現了如下兩處錯誤:
(1)實驗操作中的錯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方案中也有一個是錯誤的,錯誤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