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得到純凈的物質,某同學設計下表中的除雜方法,其中方法正確的是 ( )
物質 | 所含雜質 | 除去雜質的方法 | |
A | NaCl溶液 | Na2C03 | 加人稀硫酸至不再產生氣泡 |
B | Cu0粉末 | C | 加入過量稀鹽酸,充分反應 |
C | N2氣體 | 02 | 將氣體緩緩通過灼熱的銅網 |
D | KCl溶液 | CuCl2 | 加入氫氧化鈉溶液至不再產生沉淀 |
A. A B. B C. C D. D
C 【解析】A、Na2CO3與Na0H均能與鹽酸反應,不但能把雜質除去,也會把原物質除去,不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錯誤. B、CuO能與稀鹽酸反應生成硫銅和水,銅不與稀鹽酸反應,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正確. C、氧氣通過灼熱的銅網時可與銅發生反應生成氧化銅,氮氣不與銅反應,將氣體緩緩通過灼熱的銅網,反而會把原物質除去,不符合除雜原...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西省2018年中考考前適應性訓練理科綜合(化學部分)試卷 題型:單選題
使用“三效催化轉換器”,可將汽車尾氣中的有毒氣體轉化為無毒氣體,部分微粒變化過程如圖,描述錯誤的是
A. 分子的大小一定發生了變化 B. 原子重新組成了新的分子
C. 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D. 變化前后,遵循質量守恒定律
A 【解析】A. 分子的大小不變,錯誤;B. 原子重新組成了新的分子,正確;C. 分子可以分成原子,正確;D. 化學反應都遵循質量守恒定律,正確。故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吉林省長春市名校調研2018屆九年級第一次模擬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根據如圖所示的實驗情景,回答問題。
(1)A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2)B實驗可能導致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
(3)C實驗銅片上紅磷和水中白磷都沒有燃燒,則燃燒必須具備的條件是___________。
濕潤的酚酞試紙變紅色 炸裂瓶底(或濺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可燃物與氧氣(或O2;或空氣)接觸且溫度達到著火點 【解析】(1)分子是不斷運動的;(2)鐵在氧氣中能夠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熱,生成黑色固體;(3)可燃物燃燒的條件是和氧氣接觸,溫度達到可燃物著火點。(1)濃氨水中的氨分子是不斷運動的,當運動到濕潤的酚酞試紙上時,能和其中的水結合生成氨水,氨水顯堿性,能使酚酞試液變紅色,因此A實驗中...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吉林省長春市名校調研2018屆九年級第一次模擬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空氣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 空氣由空氣分子構成 B. N2、O2等均勻混合
C. N2、O2的體積比為5:1 D. N2、O2不再保持各自的化學性質
B 【解析】A、空氣是混合物由氮氣分子、氧氣分子等混合而成,錯誤;B、空氣是由氮氣、氧氣等均勻混合而成,正確;C、N2、O2的體積比為78:21,錯誤;D、混合物中各成分各自保持各自的化學性質,錯誤。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2017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將生銹的鐵釘放入過量的稀鹽酸中,稍加熱,開始觀察到的現象是紅色鐵銹逐漸溶解,溶液變為黃色,發生反應的化學議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應一段時間后,可觀察到鐵釘表面有___________產生。發生反應的化學議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2O3+6HCl=2FeCl3+3H2O 氣泡 Fe+2HCl=FeCl2+H2↑ 【解析】鐵銹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鐵(Fe2O3),將生銹的鐵釘放入鹽酸中,先是表面的鐵銹的主要成分氧化鐵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與水,反應現象為:鐵銹逐漸消失,溶液由無色變成黃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2O3+6HCl═2FeCl3+3H2O;當鐵銹完全反應后,鐵與鹽酸發生反應,生成氯化亞鐵與氫氣,會觀察到有氣...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2017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各組物質的名稱或俗稱和化學式表示的是同一種物質的是 (??)
A. 熟石灰、消石灰、CaO B. 鐵銹、氫氧化鐵、Fe(OH)3
C. 生石灰、消石灰、Ca(OH)2 D. 燒堿、火堿、NaOH
D 【解析】A、熟石灰、消石灰指的是氫氧化鈣而不是氧化鈣,故A不正確;B、Fe(OH)3的名稱是氫氧化鐵,但不是鐵銹,故B不正確;C、生石灰是氧化鈣,而不是消石灰、Ca(OH)2,故C不正確;D、燒堿、火堿氫氧化鈉的俗名,化學式為NaOH,故D正確;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甘肅省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下圖片所示為生活中的常見的食用鹽:
(1)食用鹽屬于: _____ (填“純凈物”或“混合物”)。
(2)圖中的“碘”和“鈉”是指 __ (填“原子”、“分子”或“元素”)。
(3)食用鹽中的主要成分氯化鈉是由 _____ 構成的(用化學符號表示)。
(4)低鈉鹽以加碘食鹽為基礎,添加一定量氯化鉀(含量約30%),適合中老年人和高血壓病患者長期食用。標出氯化鉀中鉀元素的化合價 _____ (用化學符號表示)。
混合物 元素 Na+ Cl- Cl 【解析】(1)根據物質的組成和物質分類依據進行分析;(2)根據“碘”和“鈉”不是以單質、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解答;(3)根據氯化鈉是由氯離子和鈉離子構成的解答;(4)根據化合物中某元素的化合價的表示方法解答。(1)食用鹽中含有碘、氯化鈉等物質,屬于混合物;(2)“碘”和“鈉”不是以單質、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這里所指的“碘”和“鈉”是強調存在的元素,與具體...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甘肅省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分類法是化學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分類正確的是( )
A. 非金屬元素:F,Si,Hg B. 混合物:空氣,石油,冰水混合物
C. 鹽:氯化鈉,純堿,小蘇打 D. 合成材料:塑料,羊毛,合金
C 【解析】A、Hg(汞)是金屬元素,錯誤;B、空氣、石油是混合物,冰水混合物中只含水這一種物質,屬于純凈物,錯誤;C、氯化鈉、純堿、小蘇打均是由金屬陽離子與酸根陰離子構成的化合物,屬于鹽,正確;D、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纖維和合成橡膠,羊毛屬于天然材料,合金屬于金屬材料,錯誤。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惠州市畢業生學業綜合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下圖是實驗室常用的一些裝置。
(1)儀器a的名稱是 _____________ ;
(2)實驗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氣體應選擇的裝置是__________ (填序號),檢驗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滿的方法是 _______。
(3)用裝置A與C連接制取并收集氧氣,則裝置A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當觀察到裝置C中 _______ 時才開始收集。
(4) SO2通常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有毒氣體,密度比空氣大,易溶于水,排放到空氣中會形成酸雨。實驗室用下圖裝置收集一瓶干燥的SO2,裝置的導管按氣流方向連接的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e(填字母),裝置中的X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