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關水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
A.人類日常生活離不開水
B.鑒別軟水和硬水可以用肥皂水
C. .自然界中的水經過沉淀、過濾、吸附后即可得到純水
D.農藥、化肥的不合理施用,會造成水體污染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根據下圖所示,回答有關問題:
(1)寫出圖中標有字母的儀器名稱:a 。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應選用的發生裝置是 (填字母),實驗時該裝置試管口應放一團棉花,其目的是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D裝置可用來收集氧氣的原因是_________。
(3)欲使用裝置E用排空氣法收集氧氣,則氣體應從 (填“b”或“c”)端通入;欲使用裝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先將瓶中裝滿水,再將氣體從 (填“b”或“c”)端通入。
(4)實驗室常用在過氧化氫的溶液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錳來制取氧氣,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應選用的發生裝置是_____。
(5)小芳發現,氯酸鉀與氧化銅混合加熱,也能較快產生氧氣,于是進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除二氧化錳、氧化銅外,氧化鐵也可以作氯酸鉀分解的催化劑。
[完成實驗]按下表進行實驗,并測定分解溫度(分解溫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
實驗編號 | 實驗藥品 | 分 |
① | 氯酸鉀 | 580 |
② | 氯酸鉀、二氧化錳(質量比1:1) | 350 |
③ | 氯酸鉀、氧化銅(質量比1:1) | 370 |
④ | 氯酸鉀、氧化鐵(質量比1:1) | 390 |
[分析數據、得出結論]
①由實驗 (填實驗編號)與實驗④對比,證明猜想合理;
②實驗所用的三種物質,催化效果最好的是 。
[反思]
③若要證明氧化鐵是該反應的催化劑,還要驗證它在化學反應前后的質量和 不變.
(6)實驗室常用無水醋酸鈉和堿石灰兩種固體混合物加熱制取甲烷氣體。甲烷的密度比空氣密度小,極難溶于水,制取甲烷的發生裝置是 ,收集裝置可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有關水的實驗裝置如下圖所示。
(1)圖4為簡易凈水裝置,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圖5為蒸餾裝置,海水分別經圖5與圖4裝置單獨處理后,所
得水質成分的區別是 。
(2)圖 6 為簡易水電解器, A 管中產生的氣體是 。
(3)硬水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麻煩,生活中可以用 來區分硬水和軟水,可通過 的方法使硬水軟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分子的觀點解釋下列現象,錯誤的是 ( )
A.熱脹冷縮——分子大小隨溫度的變化而改變
B.花香四溢——分子不停地運動
C.食物腐敗——分子發生變化
D.酒精揮發——分子不停地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表中12號元素的名稱是 ,該元素的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電子,形成離子,其離子符號是 。
(2)右圖是元素鍶(Sr)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則x= ,通過上表分析可知,鍶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1年3月日本大地震造成福島第一核電站冷卻系統失靈,放射性物質泄漏。核泄漏造成放射性碘-131可能被附近居民吸收,引發人體疾病。
圖1
圖2
(1)碘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題圖1,從中獲得的信息正確的有 ▲ (填序號)。
A.碘屬于金屬元素 B.碘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26.9g
C.碘的原子序數為53 D.碘的元素符號是I
(2)民間傳言食用碘鹽能防輻射,因而出現一些地方公眾盲目搶購碘鹽的情況。圖2 是某超市銷售的一種碘鹽標簽上的部分文字說明。請回答:
①碘酸鉀(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價為 ▲ 。
②我國在一些極少數地區也檢測到極少量的碘-131,這說明微粒是 ▲ 。
③世界衛生組織提醒:成人每天服用量約為90mg的碘元素,可減少人體甲狀腺對放射 性碘-131的吸收,從而有效防止核輻射。假設每人每天食用5g上述碘鹽,則每人每天最多能從碘鹽中吸收 ▲ mg碘,所以僅食用碘鹽 ▲ 有效防止核輻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環境問題與可能原因對應關系不正確的是( )
| A. | 霧霾﹣﹣﹣﹣工廠排放的有毒氣體 | B. | 引起酸雨﹣﹣﹣SO2 |
| C. | 白色污染﹣﹣廢棄塑料 | D. | 臭氧空洞﹣﹣﹣﹣氟利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