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物與X的關系可用如圖表示,則X是 ( )
A. 混合物 B. 金屬氧化物
C. 化合物 D. 單質
C 【解析】試題分析: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且其中一種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X為化合物,選C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濟南市2018屆九年級4月質量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有一固體粉末X分成三等份,向其中分別加入足量的稀鹽酸、氯化鋇溶液、氫氧化鉀溶液并振蕩,產生的現象如下表。則該固體粉末X 是
加入物質 | 稀鹽酸 | 氯化鋇溶液 | 氫氧化鉀溶液 |
現象 | 固體溶解,產生氣體 | 產生白色沉淀 | 固體溶解 |
A. BaCO3 B. Fe C. Na2CO3 D. BaSO4
C 【解析】固體粉末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氣體,固體粉末可能是比較活潑金屬或碳酸鹽;固體粉末與氯化鋇溶液反應生成白色沉淀,固體粉末可能是碳酸鹽,硫酸鹽或硝酸銀;固體粉末與氫氧化鉀溶液溶解,固體粉末應是可溶性碳酸鹽或硫酸鹽;綜上所述,固體粉末X是Na2CO3。故選C。 點睛∶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氣體二氧化碳,與氯化鋇溶液反應生成氯化鈉和碳酸鋇白色沉淀,碳酸鈉易溶于水。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2018屆九年級4月中考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設計對比實驗,控制變量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下列對比實驗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編號 | A | B | C | D |
實驗設計 |
|
|
|
|
實驗目的 | 探究同種物質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性 | 探究物質燃燒的條件 | 探究鐵生銹的條件 | 探究CO2與NaOH溶液能否發生反應 |
A. A B. B C. C D. D
C 【解析】A、探究同種物質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性,溶質相同,溶劑種類不同;B銅片上的白磷燃燒,水中的白磷不燃燒,證明燃燒需要可燃物與氧氣充分接觸;銅片上的的白磷燃燒,紅磷不燃燒,證明燃燒需要溫度達到著火點;C兩個試管比較只能探究鐵生銹需要氧氣,不能探究是否需要水;D、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塑料瓶變癟程度遠超過裝水的瓶。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貴州省遵義市畢業生學業(升學)統一考試化學模擬試卷卷(5) 題型:填空題
燃料燃燒所產生的熱量給生活與生產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但燃燒不當也會造成極大的損害。
(1)燃燒不完全燃燒既浪費資源,產生的氣體又對環境造成污染。為研究影響物質燃燒的因素,現設計如下圖所示實驗:
將燃燒匙內小木炭塊灼燒至紅熱后,立即伸入集氣瓶內,并塞緊橡皮塞。將注射器內氧氣迅速推入集氣瓶內,觀察到木炭發白光。該實驗說明燃燒的劇烈程度與_______有關。燃燒的劇烈程度還與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有關,如__________(舉一日常生活實例),說明__________。
(2)小明、小剛同學在研究滅火的原理時,進行了如下實驗:分別在兩個小鐵盒中倒入少量植物油并點燃,小明用坩堝鉗把小鐵盒放在冰水共存的水面上,觀察到火焰立即熄滅,該實驗證明了滅火的原理是_________,小剛同學將一塊濕抹布蓋在小鐵盒上,火焰也立即熄滅,他依據的滅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
與氧氣的濃度有關 同種木材細的易燃 說明表面積越大越易燃燒(答案合理均可) 降溫到著火點以下 隔絕空氣(或氧氣) 【解析】(1)由題意知,將注射器內氧氣迅速推入集氣瓶內即增加了氧氣的含量,所以燃燒就更劇烈,說明燃燒的劇烈程度與氧氣的濃度有關;燃燒的劇烈程度還與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有關,如同種木材細的易燃,將煤做成蜂窩狀,燃燒更劇烈;(2)小明用坩堝鉗把小鐵盒放在冰水共存的水面上,這樣冰水吸...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貴州省遵義市畢業生學業(升學)統一考試化學模擬試卷卷(5) 題型:單選題
封開縣境內新發現了大型的“鉬礦”,金屬鉬可用于制造火箭、導彈等耐高溫材料。如果鉬鉛礦(PbMoO4)中的鉛元素為+2價,則鉬元素的化合價為
A. +6 B. +3 C. +4 D. +2?
A 【解析】鉬鉛礦(PbMoO4)中的鉛元素為+2價,氧元素顯-2價,設鉬元素的化合價是x,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得:(+2)+x+(-2)×4=0,則x=+6價。故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徐州市2017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質量檢測(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請根據下列所示實驗裝置圖回答問題:
(1)寫出裝置圖中標號儀器的名稱:a______;b_______。
(2)若A、F組成制取某氣體M的裝置,制取此氣體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用B裝置也可制取M氣體,其發生裝置中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是_______。
(3)C裝置與B裝置相比,其優點是(寫一點即可)______。
(4)將濃鹽酸和大理石在B裝置中混合后發生劇烈反應,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但把生成的氣體直接通入澄清石灰水時,石灰水沒有變渾濁。你認為石灰水沒有變渾濁的原因是______。
長頸漏斗 集氣瓶 2KClO32KCl+3O2↑ 2H2O22H2O+O2↑ 可以通過控制裝在分液漏斗中的液體的用量來控制化學反應 CaCO3+2HClCaCl2+CO2↑+H2O 濃鹽酸有揮發性 【解析】(1)據圖可以看出,a是長頸漏斗,b是集氣瓶;(2)用A、F組成制取某氣體,是固體加熱型反應,氣體不易溶于水,則可以是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取氧氣,化學方程式為:2KClO32K...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徐州市2017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質量檢測(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圖是A、B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30℃時,向100克水中加入25克A物質,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飽和溶液
B. 30℃時,將B物質的不飽和溶液轉變為飽和溶液,可用恒溫蒸發溶劑的方法
C. 從A、B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可以推知,任何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后一定有晶體析出
D. 分別將A、B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從30℃降溫到20℃,其溶質質量分數都逐漸減小,直至相等
C 【解析】A、30℃時,A物質的溶解度是20g,故向100克水中加入25克A物質,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飽和溶液,正確;B、30℃時,將B物質的不飽和溶液轉變為飽和溶液,可用恒溫蒸發溶劑的方法,正確;C、從A、B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可以推知,A、B的飽和溶液降溫后一定有晶體析出,但是不意味著其他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有晶體析出,錯誤;D、分別將A、B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從30℃降溫到20℃,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揚州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維生素B9也叫葉酸,其化學式為Cl9Hl9N7O6。下列有關葉酸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葉酸由19個碳原子、19個氫原子、7個氮原子和6個氧原子構成
B. 葉酸中碳、氫、氮、氧四種元素質量比為19:19:7:6
C. 葉酸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大于氧元素的質量分數
D. 葉酸的相對分子質量為441 g
C 【解析】A、葉酸是由分子構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故A錯誤;B、、葉酸中碳、氫、氮、氧四種元素質量比為(12×19):(1×19):(14×7):(16×6)≠19:19:7:6,故B錯誤;C葉酸(Cl9Hl9N7O6)中氮、氧元素質量比為(14×7):(16×6)=98:96,可見其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大于氧元素的質量分數,故C正確;D、相對分子質量的單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2018屆九年級中考第一次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圖像不能正確反映其對應變化關系的是
A. 將一定質量的二氧化錳與10mL5%的過氧化氫溶液充分混合
B. 向一定質量的氯化鎂和稀鹽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氫氧化鈉溶液
C. 將等質量的Mg、Zn分別與溶質質量分數相同的足量稀硫酸反應
D. 某溫度下將一定量接近飽和的KNO3溶液恒溫蒸發水分
C 【解析】A、在過氧化氫分解的過程中,二氧化錳是催化劑,是固體,其質量在反應前后保持不變,正確;B、向一定質量的氯化鎂和稀鹽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時,氫氧化鈉先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當稀鹽酸完全反應氫氧化鈉再和氯化鎂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和氯化鈉,正確; C、由化學方程式Mg+H2SO4=MgSO4+H2↑和Zn+H2SO4=ZnSO4+H2↑可知: 24 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