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關于碳及碳的化合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二氧化碳是引起酸雨的主要氣體之一
B. 石墨、金剛石、C60的物理性質不同,但都屬于碳的不同單質
C. 一氧化碳易引起煤氣中毒,所以冬天燒煤要盡量通風并放一盆水以防煤氣中毒
D. C6H6(苯)和C2H2(乙炔)中C、H原子個數比相同,但元素質量比不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福建省寧德市畢業班質量檢測(二)化學試卷 題型:綜合題
臭氧(O3)是對于環境有重要影響的物質,興趣小組對其進行如下探究。
【查閱資料】①O3微溶于水:
②O3常用于消毒等,但濃度超標時對人體有毒副作用;
③品紅溶液為紅色,遇強氧化劑(如O3)會變味無色。
探究一·臭氧的制備
(1)寫出儀器①名稱___________。
(2)圖中A裝置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3)將A中制得的氧氣一次通過圖中B→E裝置。
①B中濃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實驗開始,先通過一段時間氧氣,合上C裝置電源開關,在電火花作用下O2會轉化為O3,該反應是____(填“物理”或“化學”)變化。
探究二·臭氧含量的測定
D中反應原理為:2KI+O3+H2O 2KOH+I2+O2,當E中出現現象時,可知D中反應完全。從安全、環保角度看,上述裝置不足之處是____________。
(6)若D中生成碘12.7mg,則理論上應吸收O3_______mg(O3、I2的相對分子質量分別為48.254)。
探究三·影響臭氧分解的因素
O3在水中易分解,一定條件下,某濃度的O3在濃度減少一半所需的時間(t)如下表所示。
溫度 分鐘 pH | 3.0 | 4.0 | 5.0 | 6.0 |
20 | 301 | 231 | 169 | 58 |
30 | 158 | 108 | 48 | 15 |
40 | 31 | 26 | 15 | 7 |
(7)①分析表中數據,臭氧的分解速率與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關。
②據表推測O3在下列條件下分解速率從小到大的順序為___________(填序號)。
a.20℃、pH=3.0 b.30℃、pH=4.0 c.50℃、pH=6.0
③臭氧在水中分解是臭氧與水反應生成氧氣和過氧化氫,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南省南陽市唐河縣2017屆九年級中考三模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能源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煤燃燒時會發生一系列化學反應。下圖是北方家庭中冬天常用的煤爐,A、B、C處分別發生不同的主要反應。請寫出A處主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C處觀察到淡藍色火焰,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南省南陽市唐河縣2017屆九年級中考三模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在①合金、黃鐵礦、石油、純堿;②N2、P、Mg、O3;③Al2O3、Fe3O4、CuO、SO3。三組物質中,每組有一種物質在分類上與其他物質不同,這三種物質分別是( )
A.純堿、Mg、SO3 B.黃鐵礦、Mg、Al2O3
C.合金、O3、Fe3O4 D.純堿、P、S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鹽城市響水縣2017屆九年級上學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在一密閉容器內加入甲、乙、并、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化學反應,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變化如下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X的值為4 B. 參加反應的甲、丁質量比為2:1
C. 該反應為分解反應 D. 丙可能為該反應的催化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鹽城市響水縣2017屆九年級上學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關于原子、分子、離子敘述錯誤的是( )
A. 分子都是由原子構成的 B. 分子質量一定大于原子質量
C. 氧化鎂是由離子構成的 D. 鈉原子的化學性質與鈉離子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溧陽市2017~2018學年度九年級第一學期期末教學情況調查化學試卷 題型:流程題
過氧化鈣晶體(CaO2?8H2O)微溶于水,也不溶于乙醇,可溶于酸,可作分析試劑、醫用防腐劑、消毒劑。以下是一種制備過氧化鈣的實驗流程:
回答下列問題:
(1)過氧化鈣(CaO2)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為______________。
(2)步驟①的具體操作為逐滴加入稀鹽酸,至溶液中尚存有少量固體,將溶液煮沸,趁熱過濾。發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將溶液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步驟②中反應的生成物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驟③的操作名稱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溧陽市2017~2018學年度九年級第一學期期末教學情況調查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機物不屬于有機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 淀粉 B. 蛋白質 C. 纖維素 D. 油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無錫市梁溪區2017屆九年級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綜合題
堿式碳酸鎂是白色粉末,不溶于水,可用于鎂鹽制備、制藥工業等,其組成一般以xMgCO3•yMg(OH)2•zH2O 表示。某化學興趣小組同學在老師帶領下參觀了堿式碳酸鎂的生產流程,并設計實驗確定堿式碳酸鎂的組成。
Ⅰ 堿式碳酸鎂的制備
(1)操作③的名稱是__________。
(2)上述流程中NH3被循環使用,流程中生成NH3的化學方程式為:①CaO+H2O═Ca(OH)2;②_______。
(3)判斷堿式碳酸鎂是否洗滌干凈,可向最后的洗出液中滴加_______(填字母),觀察現象判斷。
A.鹽酸和氯化鋇的混合液 B.硝酸和硝酸銀的混合液 C.碳酸鈉溶液 D.稀鹽酸
(4)實驗室可用復鹽 MgCO3• (NH4)2CO3•H2O 作原料制備堿式碳酸鎂。取一定量原料放入三頸燒瓶中,并將三頸燒瓶放在恒溫水浴鍋中加熱(如下圖所示),加入一定量蒸餾水,開啟攪拌器同時加入預定的氨水,待溫度達40℃時滴加鹵水并繼續滴入氨水,一段時間后通過系列實驗操作得到堿式碳酸鎂產品。實驗中攪拌的目的是_________,水浴加熱的優點是 ________ 。
Ⅱ 測定堿式碳酸鎂的組成
【查閱資料】
①MgCO3MgO+CO2↑。② Mg(OH)2
MgO+H2O。
【實驗設計】
⑸ C中的物質是_________(填名稱)。實驗過程中,當關閉K后,加熱B裝置,判斷堿式碳酸鎂完全分解的方法是:當觀察到C中_________,則其已完全分解。D處常用濃氫氧化鈉溶液而不用飽和石灰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數據分析】
(6)取堿式碳酸鎂[xMgCO3•yMg(OH)2•zH2O]4.66g,高溫煅燒至恒重,得到固體2.00g, CO21.76g,試通過計算確定該堿式碳酸鎂中 x:y 的最簡整數比________(請寫出計算過程)。
(7)若沒有 A 裝置,則測定得到的z值__________ (填“偏大”、“偏小”、“無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