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NaOH、BaCl2、Na2SO4 | B. | Na2CO3、NaCl、Na2SO4 | ||
C. | CuSO4、NaCl、NaNO3 | D. | Na2SO4、HCl、NaNO3 |
分析 pH為1.5的水溶液顯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根據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可知,若物質之間相互交換成分不能生成水、氣體、沉淀,則能夠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本題還要注意能得到無色溶液,不能含有明顯有顏色的銅離子、鐵離子和亞鐵離子等.
解答 解:pH為1.5的水溶液顯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
A、BaCl2 和Na2SO4在溶液中能相互交換成分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氯化鈉,不能大量共存,故選項錯誤.
B、H+和Na2CO3 中的碳酸根離子結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選項錯誤.
C、H+和CuSO4 NaCl NaNO3三者之間不能結合成沉淀、氣體或水,能大量共存,但CuSO4 溶液顯藍色,故選項錯誤.
D、H+和Na2SO4 HCl NaNO3三者之間不能結合成沉淀、氣體或水,能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離子,故選項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物質的共存問題,判斷物質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物質之間能否發生反應生成沉淀、氣體、水;還要注意特定離子的顏色.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 表示一定量的木炭還原氧化銅,剩余固體質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 | |
B. | ![]() 表示t℃時向飽和硝酸鈉溶液中加入硝酸鈉晶體,溶質質量分數與加入量的關系 | |
C. | ![]() 表示一定量的稀硫酸與鋅粒反應,溶液的質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 | |
D. | ![]() 表示向鹽酸和氯化銅混合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鈉,沉淀質量與加入量的關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明礬溶液可以區分硬水和軟水 | |
B. | 在自來水廠凈化水的過程中,發生的變化都是物理變化 | |
C. | 洗米后的水,可以用于澆花 | |
D. | 為了節約用水,可以用工業廢水直接澆灌農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酒別(單位:g/100ml) | 硫化氫 | 硫醇 |
新酒 | 0.00888 | 痕跡 |
貯存一年的酒 | 痕跡 | 未檢出 |
貯存二年的酒 | 痕跡 | 未檢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推斷結果及結論 |
(1)取一瓶氣體,小心聞 其氣味 | 無氣味 | 瓶中的氣體一定不是SO2; |
(2)慢慢移開另一瓶的玻璃片,同時將一燃著的木條緩慢伸入瓶中 | 瓶口處未見明顯現象 伸入瓶中,木條上的火焰熄滅 | 一定不是CO、CH4; 一定不是O2; |
(3)向第三個瓶中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蕩 | 石灰水變渾濁 | 你的結論:瓶中氣體一定含有CO2,可能含有N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t1℃時,A、B、C三種物質的溶液濃度從大到小的關系是B>A=C | |
B. | A的不飽和溶液可通過蒸發溶劑、添加溶質的方式變為飽和 | |
C. | t2℃時,等質量的飽和A、B、C溶液降溫至t1℃,A析出晶體最多 | |
D. | A的飽和溶液中含有少量C的時候,可用降溫結晶的方式提純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