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據氨氣溶于水顯堿性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色以及銨態氮肥遇堿放出氨氣進行解答;
(2)根據硫酸銨和硝酸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硝酸銨,以及步驟Ⅰ中加入的稀鹽酸引入了氯離子,影響了氯化鉀的檢驗進行解答.
(3)根據沉淀質量算出硫酸銨的質量,再除以樣品質量算出樣品中硫酸銨的質量分數.
解答 解:
(1)氨氣溶于水顯堿性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色,銨態氮肥遇堿放出氨氣,可能發生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NH4)2SO4+Ca(OH)2=CaSO4+2NH3↑+2H2O;故填:藍;(NH4)2SO4+Ca(OH)2=CaSO4+2NH3↑+2H2O;
(2)
①硝酸鋇和硫酸銨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硝酸銨,白色沉淀E是硫酸鋇;故填:硫酸鋇;
②步驟Ⅰ中加入的稀鹽酸引入了氯離子,影響了氯化鉀的檢驗,為了某同學的結論正確,可以對上述實驗進行了改動,做法是將步驟Ⅰ中的稀鹽酸換為稀硝酸.故填:步驟Ⅰ中加入的稀鹽酸引入了氯離子,影響了氯化鉀的檢驗;將步驟Ⅰ中的稀鹽酸換為稀硝酸.
(3)設生成2.33g沉淀需要參加反應的硫酸銨的質量為x,
(NH4)2SO4+Ba(OH)2=BaSO4+2NH3↑+2H2O
132 233
x 2.33g
$\frac{132}{x}=\frac{233}{2.33g}$
x=1.32g
則樣品中硫酸銨的質量分數為$\frac{1.32g}{5g}$×100%=26.4%
答案:
(1)藍;(NH4)2SO4+Ca(OH)2=CaSO4+2NH3↑+2H2O;
(2)
①硫酸鋇;
②不準確;步驟Ⅰ中加入的稀鹽酸引入了氯離子,影響了氯化鉀的檢驗;將步驟Ⅰ中的稀鹽酸換為稀硝酸;
③則樣品中硫酸銨的質量分數為26.4%
點評 解答這類題目時,首先,賞析問題情景,找到實驗探究的反應原理;再根據實驗的反應原理,利用所稱取的樣品進行實驗探究,分析推斷出該物質的組成成分.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6 g | B. | 8 g | C. | 13.2 g | D. | 20 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中但元素的化合價為+3 | B. | 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 ||
C. | 該反應中有兩種氧化物 | D. | 參加反應的A和B的質量比為17:3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裝置Ⅰ可作為加熱固體制取氣體的發生裝置 | |
B. | 裝置Ⅱ可用于制取二氧化碳氣體,不可以用于制取氧氣 | |
C. | 裝置Ⅲ、Ⅳ可用于收集密度與空氣密度差距較大,且不與空氣中各成分反應的無毒氣體 | |
D. | 裝置Ⅳ、Ⅴ都可用于實驗室收集氧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蔗糖溶解的過程就是在水分子作用下,蔗糖分子均勻分散到水分子中的過程 | |
B. | 溶液不一定是無色透明的,飽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 |
C. | 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 | |
D. | 室溫下,向接近飽和的硝酸鉀溶液中加入適量硝酸鉀固體能形成硝酸鉀飽和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測定溶液的PH,先將試紙用水濕潤,后用干凈的玻璃棒蘸取待測液點在試紙上 | |
B. | 加熱氯酸鉀制取氧氣時,用排水法收集氣體;實驗完畢后,先熄滅酒精燈,后將導管從水槽中移出 | |
C. |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時,先加熱氧化鐵粉末至紅熱,后通入一氧化碳氣體 | |
D. | 稀釋濃硫酸時,先在燒杯中倒入水,后將濃硫酸沿燒杯壁緩慢地注入水中,并不斷攪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