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在宏觀、微觀和符號之間建立聯系是化學特有的思維方式。根據電解水的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從宏觀上觀察:如圖所示,水中加入了少量氫氧化鈉溶液,目的是________;
(2)試管a和b中產生氣體的體積比約為_______,b中產生的氣體是________(填化學式);
(3)寫出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或符號表達式_________;
(4)該實驗證明水是由_________組成的;
(5)從微觀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填字母)。
A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
B水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的
C每個水分子是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
(6)愛護水資源是每個公民的責任和義務。下列行為不屬節約用水是_______(填序號)。
①洗澡擦香皂時不關上噴頭
②不間斷放水刷牙
③用自來水不斷為西瓜沖水降溫
④用洗衣水沖廁所
【答案】増強水的導電性 2:1 O2 或
氫元素和氧元素 C ①②③
【解析】
(1)從宏觀上觀察:如圖所示,水中加入了少量氫氧化鈉溶液,目的是増強水的導電性;
(2)水通電時,正極產生氧氣,負極產生氫氣,體積比為1:2。試管a和b中產生氣體的體積比約為2:1,b中產生的氣體體積較小是氧氣,其化學式為:O2;
(3)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或符號表達式分別為:、
;
(4)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氫氣是由氫元素組成,氧氣是由氧元素組成,化學變化中元素的種類不變。該實驗證明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5)A根據以上分析可知,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不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故A錯誤;
B不是由水分子構成,水分子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的,故B錯誤;
C每個水分子是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故C正確。故選C;
(6)①洗澡擦香皂時不關上噴頭,浪費水資源,不屬節約用水,符合題意;
②不間斷放水刷牙,浪費水資源,不屬節約用水,符合題意;
③用自來水不斷為西瓜沖水降溫,浪費水資源,不屬節約用水,符合題意;
④用洗衣水沖廁所節約水資源,屬于節約用水,不符合題意。故選①②③。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學習化學后,我們學會了從微觀角度認識事物,根據下列幾種示意圖,回答間題:
(1)由圖A可知Si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圖微粒易________________(填“失去”或“得到”)電子后就變成陽離子;
(3)若D是離子結構示意圖,則x=______________;
(4)元素E處于第_________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將木炭粉和氧化銅粉末放在試管中加熱:
(1)圖中酒精燈上加一金屬網罩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
(2)觀察到加熱的試管里的粉末變____________,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觀察到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_,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用語是國際通用語言,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用化學用語填空:
(1)兩個氮原子:__________________;
(2)3個銨根離子:__________________;
(3)氧化鎂中鎂元素的化合價:______________;
(4)硫離子的結構示意圖:__________________;
(5)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與最多的金屬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校開展化學實驗探究活動:
實驗一:探究分子的性質
濃氨水有一股難聞的刺激性氣味,在老師指導下,同學們對原實驗裝置進行了改進,改進后的裝置如圖所示。請回答下面問題:
(1)實驗中,E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實驗中觀察到B、C試管內的溶液都變成紅色,但C試管內液體變色速率較快,由此實驗現象得出的結論是(寫兩條)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實驗拓展)
取一濾紙條,等間距滴入10滴無色酚酞溶液,裝入玻璃管中,然后從玻璃管的兩端同時放入分別蘸有濃氨水和濃鹽酸的棉球,并迅速封閉兩端管口,很快可觀察到管內有白煙產生,待白煙消失后還可觀察到如圖所示的現象。(已知濃氨水和濃鹽酸都具有揮發性,并且濃氨水能使酚酞溶液變紅,濃鹽酸則不能。)
則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________
A 分子在不停運動著 B 不同的分子化學性質不同
C 不同分子的運動速率相同 D 產生白煙的位置靠近蘸有濃鹽酸的棉球
實驗二:探究水的組成
如圖為電解水的實驗裝置圖,接通電源觀察兩電極都有氣泡產生。
(1)通電一段時間后,玻璃管a中收集到的氣體是___________,a、b兩玻璃管內收集的氣體體積比約為__________。
(2)已知同溫同壓下,氣體的體積比決定于氣體的分子個數比。
該實驗中能夠說明水可以表示為“”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______。
實驗三:“催化
溶液分解”實驗裝置的創新設計
實驗創新是中學生最為重要的科學素養。下圖是某學校的師生對“催化
溶液分解實驗裝置的創新設計”,實驗過程如下:
①一支球形干燥管水平放置,用滴管吸取3mL(密度為1g/mL)質量分數為5%的加入干燥管的球泡內,再用藥匙取0.2g
粉末,加在干燥管的進氣管的管壁上。
②點燃橡膠塞上棒香后,塞緊干燥管并將其豎立,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對該創新實驗的評價,你認為不合理的是________(填序號)。
A 實驗中所用的儀器、材料及藥品均易得到
B 實驗使用的藥品用量太大
C 反應速度太慢,耽誤時間
D 實驗現象明顯,整個裝置好似點燃的燈塔,趣味性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探究分子的運動及影響分子運動速率的因素,某同學設計了以下三種實驗方案,請回答有關問題:
(實驗方案一)如圖1
①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______;
②該方案的不足之處是____________(說出一點即可)。
(實驗方案二)如圖2、圖3。
圖中無色透明塑料瓶的材質、大小、形狀完全相同,瓶內用細線固定有用濾紙折疊成的大小和形狀相同的小紙花,小紙花上都均勻噴有酚酞溶液,按照圖4的操作方式分別用注射器向圖2和圖3的塑料瓶中同時注入5滴濃氨水,然后將針孔處密封,再將兩個塑料瓶分別同時放入等體積的冷水和40℃的熱水中。①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
(實驗結論)綜上述實驗證明:分子是不斷運動的,且分子的運動速率與______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硫酸性質的知識歸納,下列表達不正確的是( )
A. 若鹽為BaCl2的溶液,則反應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B. 若堿為NaOH的溶液,可以在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證明兩者發生了中和反應
C. 若金屬氧化物為鐵銹的主要成分(Fe2O3),可以利用硫酸與金屬氧化物反應的這一性質,除去鐵銹
D. 若金屬為Mg和Zn,將質量相等且過量的兩種金屬與一定量的稀硫酸完全反應,Mg產生的H2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A-G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己知D.E.F是單質,其它物質均是化合物,其中G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反應①中B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均不改變。
(1)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C____;F_____.
(2)反應②的基本反應類型是_____.
(3)寫出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_____.
(4)在進行反應④之前還需要進行的實驗操作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依據下圖進行實驗(夾持儀器略去)。實驗過程:
①通入N2,點燃酒精燈,一段時間后,a,b中均無明顯現象;
②熄滅酒精燈,立即改通O2,a中無明顯現象,b中紅磷燃燒。
(1)實驗過程中,通入氮氣的目的是_____。
(2)實驗過程②中,對比a,b中的實驗現象,可知可燃物燃燒的條件之一是_____。
(3)實驗過程中,能說明可燃物燃燒需要氧氣的實驗現象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