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圖象不能正確反映其對應變化關系的是( )
| A. | 用等質量、等濃度的過氧化氫溶液在有無催化劑條件下制氧氣 |
| B. | 一定質量的紅磷在密閉容器中燃燒 |
| C. | 向等質量、等濃度的稀硫酸中分別逐漸加入鋅粉和鐵粉 |
| D. | 向一定質量的氯化銅和稀鹽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氫氧化鈉溶液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鈉的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廣泛。
⑴碳酸氫鈉是發酵粉的成分之一,其俗稱是 。
⑵次氯酸鈉(NaClO)是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次氯酸鈉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 。
⑶氯化鈉是重要的調味品,下面兩幅示意圖分別表示不同的化學反應,但生成物中都有氯化鈉。
圖1 圖2
圖1是鈉與氯氣反應生成氯化鈉的示意圖,氯化鈉是由 (選填“原子”、“分子”或“離子”)構成的;由此看出,元素的化學性質與 密切相關。
圖2描述了NaOH溶液與鹽酸反應的微觀實質是 。
⑷疊氮化鈉(NaN3)被廣泛應用于汽車安全氣囊,汽車經撞擊后,30毫秒內引發NaN3迅速分解生成兩種單質,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利用海水來制鹽的原理是( )。
A.通過化學反應,產生沉淀而制食鹽 B.升高溫度,降低食鹽在水中的溶
解度C.利用陽光、風力蒸發水分使食鹽析出 D.降低溫度,減小食鹽的溶解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關于電解水實驗的敘述中氫氣表現出的化學性質是( )
A.產生的氫氣無色、無味
B.試管中能收集到氫氣,說明氫氣難溶于水
C.氫氣的密度小于空氣,收集氫氣后試管口應向下放置
D.將收集氫氣的試管移近火焰,可以聽到尖銳的爆鳴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是人體幾種體液的正常pH范圍,其中呈酸性的是( )
| A. | 胰液7.5~8.0 | B. | 膽汁7.1~7.3 | C. | 血漿7.35~7.45 | D. | 胃液0.9~1.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小張同學得知我國早在西漢時期,就能利用鐵單質與硫酸銅溶液反應制取銅,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他利用硫酸銅進行趣味實驗,將浸泡了 色硫酸銅溶液的濾紙在酒精燈火焰上點燃,觀察到濾紙顏色變白,由濕變干后燃燒.在燃燒后的灰燼中出現紅色固體.他很好奇,進行了相關探究,請你參與并填寫有關空白.
【提出問題】
紅色固體是什么物質?它是如何產生的?
【查閱資料】
(1)溫度達200℃時,CuSO4開始分解生成CuO和另一種氧化物;此反應前后各元素的化合價保持不變.
(2)溫度超過1000℃,CuO才分解生成氧化亞銅(Cu2O);Cu2O呈紅色.
【作出猜想】紅色固體①可能是Cu;②也可能是Cu2O;③還可能是 的混合物.
【實驗探究】
(1)取紅色固體觀賞,呈亮紅色;
(2)取少量紅色固體于試管中,加入稀硫酸,固體不溶解,溶液仍為無色.
【分析推理】
(1)請教老師后得知,如有Cu2O存在,加入稀硫酸會發生如下反應:Cu2O+H2SO4═CuSO4+Cu+H2O結合實驗探究的現象,確定亮紅色固體為 ,同時也說明濾紙燃燒時的溫度低于 (填序號)
A.200℃B.1000℃
(2)濾紙主要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經分析,產生紅色固體的原因可能是濾紙在燃燒過程中產生的碳與分解產生的CuO發生反應,生成亮紅色固體和二氧化碳,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交流討論】
(1)將浸有硫酸銅溶液的濾紙點燃,剛開始不能燃燒,是因為 .
(2)此實驗中,CuSO4受熱分解生成CuO和 (填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是某同學對身邊的一些物質測出的pH示意圖,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 | 葡萄汁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 | B. | 胃酸過多的人不宜多食泡菜 |
| C. | 施用草木灰可以降低土壤堿性 | D. | 雞蛋清的堿性比牙膏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Ⅰ欄中各項實驗后面的括號中填入Ⅱ欄中對應的實驗現象的序號。
(Ⅰ) (Ⅱ)
(1)木炭在氧氣中燃燒( ) a.劇烈燃燒,生成黑色固體
(2)硫在氧氣中燃燒( ) b.發出白光
(3)磷在氧氣中燃燒( ) c.發出淡藍色火焰
(4)硫在空氣中燃燒( ) d.發出藍紫色火焰
(5)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 e.生成濃厚的白煙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