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堿和石灰石為原料制備燒堿的工藝流程如下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下列物質中均能與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發生反應的是_____(填序號)。
A.水 B.鹽酸 C.二氧化碳
(2)步驟④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3)如果要檢驗上述產品中的燒堿溶液里是否含有純堿,可用的試劑為_____(填一種試劑的化學式)寫出有關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B Na2CO3+Ca(OH)2=CaCO3↓+2NaOH HCl(或Ca(OH)2或CaCl2) Na2CO3+2HC2NaCl+2H2O+ CO2↑或者Na2CO3+Ca(OH)2CaCO3↓+2NaOH或者Na2CO3+CaCl2CaCO3↓+2NaCl。 【解析】(1)由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的性質可知,都能與鹽酸反應,故選B;(2)由題干可知,步驟④發生的反應是氫氧化鈣與碳酸鈉反應...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蘇州市太倉市2018屆九年級教學質量調研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鐵絲在氧氣中燃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熟石灰中和含硫酸的廢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碳酸氫銨受熱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鎂在二氧化碳中燃燒生成氧化鎂和碳單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KMnO4K2MnO4+MnO2+O2↑ 3Fe+2O2Fe3O4 Ca(OH)2+H2SO4= CaSO4+2H2O NH4HCO3NH3↑+H2O+CO2↑ 2Mg+CO22MgO+C 【解析】本題考查了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書寫時注意化學式書寫、反應的條件、配平、符號標注等。 (1)高錳酸鉀在加熱條件下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KMnO4K2MnO4+MnO2...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北省襄陽市老河口2018屆適應性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圖表示治理汽車尾氣所涉及反應的微觀過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該反應的生成物全是化合物
B. 化學反應的實質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構成新的分子
C. 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D. 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個數都不變
A 【解析】根據反應的微觀示意圖,該反應為:2CO+ 2NO==N2+2CO2 A. 該反應的生成物一種是單質,一種是化合物,錯誤;B. 化學反應的實質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構成新的分子,正確;C. 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正確;D. 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個數都不變,正確。故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福建省泉州市2018屆九年級中考質量檢測模擬二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尿素[CO(NH2)2]是一種常用的化肥,工業上生產尿素的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A、B、D三種物質都是氧化物 B. 反應中A、B兩種物質的質量比為17∶22
C. 該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 D. 該反應前后分子種類沒有改變
B 【解析】由圖示中相關的物質的結構判斷可知A為氨氣(NH3)、B為二氧化碳(CO2)、C為尿素[CO(NH2)2]、D為水(H2O),其相關的方程式為:2NH3+CO2 CO(NH2)2+H2O。 A、氨氣和尿素不屬于氧化物,錯誤;B、反應中A、B物質的質量比為[2×(14+1×3)]:(12+16×2)=17:22,正確;C、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知,該反應中兩種化合物沒有相互交換成...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內蒙古2018屆中考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同學們用塊狀大理石和2%的稀鹽酸反應制取CO2,觀察不到氣泡產生時,發現固體還有剩余,對此進行探究(雜質不溶于水且不與酸反應)。
【提出問題】不再產生氣泡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假設】猜想一:鹽酸已經完全反應 猜想二:剩余固體中無碳酸鈣
【實驗探究一】反應后溶液中是否有鹽酸。
(1)小亮取上述反應后的清液,測得溶液pH=2,說明溶液顯_____性,由此得出猜想一不成立的結論。
(2)小慧認為此結論不夠嚴謹,還應考慮生成物對溶液酸堿度的影響,補充了如下實驗。
①取潔凈的燒杯,另配制________溶液,測得溶液pH=7。
②取潔凈的試管,加入適量水和紫色石蕊溶液,持續通入CO2,發現溶液變為______色。但小亮認為實驗②不能說明CO2對溶液酸堿度的影響,他重新改進了實驗。
③另取潔凈的試管,加入適量水,持續通入CO2至飽和,測得溶液pH=5.
由以上實驗可知,該反應的生成物對溶液酸堿度影響不大,猜想一不成立.
【實驗探究二】剩余固體中是否有碳酸鈣。
小亮先振蕩反應容器,使剩余固體和液體充分接觸,觀察到仍無氣泡產生。再向容器中滴加少量5%的稀鹽酸,又有氣泡產生。產生氣泡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由以上實驗可知,猜想二不成立。
【得出結論】根據以上實驗探究,可得出影響反應能否進行的因素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
酸 氯化鈣或CaCl2 紅 CaCO3+2HCl=CaCl2+CO2↑+H2O 反應物的濃度大小 【解析】【實驗探究一】通過實驗分析可知:小亮取上述反應后的清液,測得溶液pH=2,說明溶液顯酸性,由此得出猜想一不成立的結論;小慧的實驗:①取潔凈的燒杯,另配制氯化鈣溶液,測得溶液pH=7;取潔凈的試管,加入適量水和紫色石蕊溶液,持續通入CO2,發現溶液變為紅色;【實驗探究二】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內蒙古2018屆中考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赤熱的鐵與水蒸氣反應,其化學方程式為3Fe+4H2OX+4H2的化學式為
A.Fe2O3 B.Fe3O4 C.FeO D.O2
B 【解析】由化學方程式可知反應前Fe:3,H:8,O:4,反應后H:8,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故X的化學式表示為Fe3O4。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2018屆九年級中考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實驗室有一瓶保管不當的試劑(如圖),其殘缺的標簽中只剩下“Na”和“10%”字樣。已知它是無色液體,是初中化學常用的試劑。某化學小組很感興趣,決定對其成分進行探究:
【提出問題】這瓶試劑可能是什么溶液呢?
【交流討論】根據受損標簽的情況判斷,這瓶試劑不可能是_____________。
A.酸 B.堿 C.鹽
【查閱資料】
Ⅰ.常見的含鈉化合物有NaCl、NaOH、Na2CO3、NaHCO3。
Ⅱ.測定室溫(20℃)時,四種物質的溶解度的數據如下:
物質 | NaCl | NaOH | Na2CO3 | NaHCO3 |
溶解度/g | 36 | 109 | 21.5 | 9.6 |
【得出結論】這瓶試劑不可能是__________。
【設計實驗】
為了檢驗該試劑中溶質的成分,進行了如下實驗:
操作步驟 | 實驗現象 | 結論及化學方程式 |
取樣于試管中,滴加 氫氧化鈣溶液 | _____________ | 試劑中溶質為Na2CO3。 相關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 |
【拓展延伸】
請根據【查閱資料】Ⅱ,設計一個實驗區別Na2CO3和NaHCO3:_____________
A 碳酸氫鈉 產生白色沉淀 Ca(OH)2+ Na2CO3 ===2 NaOH + CaCO3↓ 在20℃時,在100g水中加mg(9.6g≤m≤21.5g)樣品,充分混合后,如樣品完全溶解,則為碳酸鈉;如不能則為碳酸氫鈉 【解析】【交流討論】破損標簽可見部分為鈉元素,可判斷該物質由金屬元素與酸根組成,而酸類物質由氫元素與酸根所組成,可判斷該物質不可能為酸;【得出結論】根據常溫下碳酸氫鈉的溶...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2018屆九年級中考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A. 食物變質 B. 紙張燃燒 C. 鋼鐵生銹 D. 金屬導電
D 【解析】A、食物腐爛變質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B、紙張燃燒過程中有新物質二氧化碳生成,屬于化學變化;C、鋼鐵生銹過程中有新物質鐵銹生成,屬于化學變化;D、金屬導電發過程中只是狀態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東莞市2018屆中考模擬(一)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A. 將光亮的銅絲插入稀鹽酸中,有氣泡產生
B. 硫在空氣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生成無色無味的氣體
C. 將人體呼出的氣體導人紫色石蕊試液中,試液變成紅色
D. 鐵絲在空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C 【解析】試題分析:將光亮的銅絲插入稀鹽酸中,無明顯現象,A錯誤;硫在空氣燃燒的現象是:發出淡藍色的火焰,放出大量的熱,生成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不是生成無色無味的氣體,B錯誤;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是: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熱,生成一種黑色固體,D錯誤。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