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客觀事實對應的微觀解釋不正確的是( )
選項 | 客觀事實 | 微觀解釋 |
A | 氧氣和臭氧化學性質不同 | 分子的構成不同 |
B | 鈉原子和鈉離子化學性質不同 | 核外電子數不同 |
C | 熱脹冷縮 | 分子之間的間隔改變 |
D | 加熱氧化汞得到氧氣 | 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 |
A. A B. B C. C D. D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上海市靜安區2019屆九年級中考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關于分子和原子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分子總是在不斷運動 B. 分子和原子的質量都很小
C. 分子是化學變化中最小的粒子 D. 分子和原子都能構成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通過觀察顏色即可鑒別的是( )
A. 鐵絲和銅絲 B. 氧氣和空氣 C. 軟水和硬水 D. 木炭和二氧化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流程題
控制化學反應的條件可以促進或抑制化學反應,更好使化學反應為人類造福.
(1)如圖是科學家正在研究的二氧化碳利用技術:
①二氧化碳與氫氣在催化劑、高溫條件下,生成甲醇(CH4O)與水,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②從圖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號)
A.該技術符合低碳經濟的理念
B.水生成氫氣的過程中所用的催化劑一定是二氧化錳
C.該技術有助于緩解全球面臨的能源危機
(2)流程中可以循環利用的物質是_________________。
(3)人們控制條件可以使CO2和物質M發生反應:CO2+2M═CO(NH2)2+H2O,物質M的化學式為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2011年浙江寧波,19題、)將一定量的苯(C6H6)和氧氣置于一個完全封閉的容器中引燃,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水和一種未知物X。測得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如下表:
物質 | 苯 | 氧氣 | 二氧化碳 | 水 | X |
反應前質量/g | 3.9 | 9.6 | 0 | 0 | 0 |
反應后質量/g | 0 | 0 | 6.6 | 2.7 | m |
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
A.表中m的值為13.5 B.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
C.物質X能在氧氣中燃燒 D.物質X中一定含有氫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青島市市北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根據如圖實驗裝置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儀器的名稱:a_____d
(2)實驗室中用B、D裝置來制取O2,所發生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為了得到于燥的氧氣,小組的同學在B、D之間添加了F裝置,F中應盛裝的液體是_____(寫名稱)。
(3)實驗室常用亞硫酸鈉固體和稀硫酸常溫下反應制取SO2氣體。已知SO2密度比空氣大、有毒、易溶于水且與水反應生成亞硫酸。小組同學用C做發生裝置,它相對于B的優點是_____。若選擇圖F裝置收集SO2,氣體應從導管口_____(填“b”或“c”)端進入,尾氣最好通入_____(填“食鹽水”、“石灰水”或“稀鹽酸”)來進行處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青島市市北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實驗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A. 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白色煙霧
B. 用粗砂紙打磨后的鋁片放入硫酸銅溶液中,一段時間后,劃痕處出現紅色物質
C. 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紅色固體
D. 向滴有石蕊的稀鹽酸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至過量,溶液由藍色變紫色再變紅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四川省達州市開江縣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理科綜合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建立模型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下列有關模型正確的是( )
A. 原子結構模型 B.
物質分類模型
C. 燃燒條件模型 D.
空氣組成模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