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密閉容器中有X、O2、CO2和 H2O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 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物 質 | X | O2 | CO2 | H2O |
反應前的質量/g | 1.6 | 8 | 2.2 | 1.8 |
反應后的質量/g | 0 | 1.6 | 待測 | 5.4 |
A. 該反應可能是化合反應 B. 表中“待測”數據為 4.4
C. 反應中的X 與 O2 變化的質量比是 1:4 D. X可能是乙醇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2018屆九年級第三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根據下圖回答相關問題:
(1)圖甲是“粗鹽中不溶性雜質除去”實驗時其中的二個操作,操作①中缺少的是_______(填一儀器的名稱),操作②時當觀察到_____時就停止加熱。
(2)選擇圖乙A~G完成下列實驗:
①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加熱來制取氧氣,發生裝置應選用的儀器有_____(選填序號),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若用圖丙來收集產生的氧氣,請將丙圖補畫完整_____。
②實驗室制取CO2時,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 若選擇ABG組裝成一套氣體發生裝置,優點是____,選擇AB和____(選填序號字母)能夠組裝成一個可隨時使反應停止和發生的氣體發生裝置。
(3)如圖裝置中容器Ⅰ、Ⅱ都盛等體積CO2,分別用注射器向兩個容器中注入等量的水和NaOH溶液,觀察到____現象,說明CO2能與NaOH溶液發生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內蒙古自治區烏拉特前旗大佘太學校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物質的用途和性質密切相關,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學性質的是
A. 干冰做制冷劑 B. 金剛石作裝飾品
C. 氫氣作高能燃料 D. 銅絲作導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某化學小組同學做鎂條在空氣中燃燒實驗時,發現生成物中還有少量黑色固體,針對這一現象及相關問題,他們展開了如下探究,請仔細閱讀并參與他們的探究之旅。
(探究目的)探究黑色固體時鎂與空氣中什么物質反應產生的?
(查閱資料)
(1)稀有氣體一般不與其它物質反應;
(2)光亮的鎂條與水反應,表面會生成白色固體。
(分析猜想)分析空氣中各成分,進行猜想:
(1)猜想①是氧氣 猜想②是氮氣 猜想③是_____________。
(實驗一)鎂帶與氧氣的反應
(一)甲同學探究了影響過氧化氫制取氧氣速度的某種因素,進行了三次實驗并記錄了各種收集相同體積氧氣所需要的實驗如下表:
實驗 | 過氧化氫的濃度 | 過氧化氫溶液的質量(g) | 二氧化錳的質量(g) | 收集時間(s) |
1 | 10% | 20 | 1 | 40 |
2 | 15% | 20 | 1 | 20 |
3 | 20% | X | 1 | 12 |
(2)第3次實驗中,X的值應為_______________;
(3)實驗結論:在相同條件下,___________,過氧化氫分解得越快。
(二)乙同學在量筒中盛滿水,倒置與水槽中,通過分液漏斗把20 mL某濃度得過氧化氫溶液加入錐形瓶中,記錄量筒中氣體得體積(圖1)。數據如下表:
時間/min | 1 | 3 | 5 | 7 | 9 | 10 |
量筒讀數/mL | 60.0 | 82.0 | 88 | 89.5 | 90 | 90 |
(4)請根據以上過程和實驗數據綜合分析,最終生成氧氣得體積是_________mL;
(5)請在下面坐標中繪制出0~10min生成氧氣體積隨時間變化得曲線____________;
(三)燃燒鎂帶,觀察現象
將鎂帶打磨光亮,點燃,伸入盛滿氧氣的集氣瓶中,產生大量白煙,生成白色固體。
實驗結論:鎂與氧氣反應生成白色的氧化鎂。
(實驗二)鎂帶與氮氣的反應
(一)收集純凈的氮氣
(二)燃燒鎂帶,觀察現象
將鎂帶打磨光亮,點燃,伸入盛有氮氣的集氣瓶中,瓶內壁附著一層淡黃色的固體。
(6)實驗結論:鎂與氮氣在點燃得的條件下發生化合反應生成淡黃色的氮化鎂(Mg3N2),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探究結論1)
(7)綜上所述,關于鎂在空氣中燃燒產生黑色固體的猜想是猜想________(填序號)成立。
(探究結論2)
(8)如果用足量的鎂替代紅磷進行空氣組成實驗,實驗測得氧氣的體積分數比實際值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實驗回顧)實驗室常用紅磷燃燒的方法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圖2),由于紅磷需要在瓶外點燃再伸入瓶內,常常帶來污染以及誤差。
(實驗改進)同學們選擇了著火點更低的白磷,并對裝置圖做了改進(圖3).主要操作是:再實際容積為180mL的集氣瓶里,先裝進50 mL的水,再按圖連接好儀器,按下熱的玻璃棒,白磷立即被點燃。
(9)白磷從燃燒到熄滅冷卻的過程中,瓶內水面的變化是_______________;
(10)若實驗中無誤差,最終集氣瓶中水的體積約為_________mL。
(11)集氣瓶里預先裝進50 mL水的作用,其一是為了加快集氣瓶的冷卻速度;其二則主要是_____。
(實驗與交流)
(12)為了幫助同學們更好地理解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的實驗原理,老師利用傳感器技術定時測量了實驗裝置(圖4)內的壓強、溫度和氧氣濃度,三條曲線變化趨勢如圖5所示。Y曲線表示的是________(填“溫度”或“氧氣的濃度”或“壓強”)變化趨勢;X曲線中CD段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6月26日是世界禁毒日。冰毒的主要成分是甲基苯丙胺(化學式為C9H13N)。下列關于甲基苯丙胺的說法正確的是
A. 該物質有氫原子、碳原子、氧原子構成
B. 該物質中碳元素與氫元素的質量比為9:13
C. 該分子由C、H、N三種元素組成
D. 該分子中C、H、N三種原子個數比為9:1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做法中,有利于水污染治理的是( )
A. 生活污水直接排放河中 B. 工業廢水應處理后排放
C. 畜牧場廢水直接排放 D. 化肥與農藥無限制使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無錫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圖示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 測定空氣中O2含量
B. 盛H2集氣瓶放置
C. 讀取液體體積
D. 引燃酒精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海南省海南楓葉國際學校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計算題
屠呦呦發現一種用于治療瘧疾的藥物——青蒿素挽救了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數百萬人的生命”獲得諾貝爾獎。青蒿素的化學式為C15H22O5.試計算:
(1)青蒿素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______ ;
(2)青蒿素中的碳、氫、氧三種元素的原子個數比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