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根據碳酸鈣難溶于水,氧化鈣會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氫氧化鈣和碳酸鈉會生成白色的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碳酸鈉和鹽酸反應會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等知識進行分析.
解答 解:碳酸鈣難溶于水,氧化鈣會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氫氧化鈣和碳酸鈉會生成白色的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碳酸鈉和鹽酸反應會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
(1)在白色粉末中能產生白色沉淀,可知該白色沉淀應該為碳酸鈣,又得到的無色溶液能夠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氣體,可以知道在固體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鈉,所以可以判斷,碳酸鈣可能是原混合物中含有的,也可能是氧化鈣與水反應后生成的氫氧化鈣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的,所以它的可能的組合為:①碳酸鈣、碳酸鈉、氧化鈣; ②碳酸鈉,碳酸鈣;③碳酸鈉、氧化鈣等三種可能的組成;
(2)由(1)的解答可知X溶液為氯化鈉溶液其質量為:200g×5.85%=11.7g,
設碳酸鈉的質量為x,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117
x 11.7g
$\frac{106}{x}$=$\frac{117}{11.7g}$
x=10.6g
該白色粉末是由CaCO3和Na2CO3組成,實驗后最終生成白色沉淀5克,所以所取白色粉末的質量是:5g+10.6g=15.6g.
故答案為:(1)碳酸鈉,3;
(2)15.6g.
點評 本題為框圖式物質推斷題,完成此類題目,關鍵是找準解題突破口,根據物質的化學特性直接得出結論,然后利用順推或逆推或從兩邊向中間推斷,逐步得出其他結論.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 | B. | 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 | ||
C. | 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質是金剛石 | D. | 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氣體是氫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溫度/℃ | 20 | 30 | 40 | 50 |
KCl | 34.0g | 37.0g | 40.0g | 42.6g |
KNO3 | 31.6g | 45.8g | 63.9g | 85.5g |
A. | 20℃時KCl溶解度大于KNO3的溶解度 | |
B. | 兩物質的溶解度相等的溫度在20℃-30℃間 | |
C. | 在40℃時,10g水中加入5gKCl可得到33.3%的KCl溶液 | |
D. | 在50℃時,10g KNO3中加入20克水,充分溶解后再降溫到30℃,有KNO3固體析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在白瓷板上放一小片pH試紙,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反應后的溶液滴在pH試紙上,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比較,讀溶液的pH | pH<7 (填“>”、“=”或“<”) | 稀硫酸與氫氧化鈉溶液發生了反應,且稀硫酸過量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實驗可以用于比較鎂、鐵與稀鹽酸反應的劇烈程度 | |
B. | 該實驗的目的可能是比較相同時間內鎂、鐵與稀鹽酸反應放出熱量的多少 | |
C. | 兩支長頸漏斗中,甲裝置長頸漏斗中的液面與乙裝置中的一樣高 | |
D. | 若實驗所用的金屬均過量,則甲裝置中產生的H2比乙裝置中產生的H2質量相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