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g某化合物在足量氧氣中充分燃燒,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下列對該化合物組成的判斷中,正確的是
A.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 B.由碳、氧兩種元素組成
C.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 D.一定含有碳、氫兩種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家的主要工作是耕耘元素周期表”. 科學家根據元素的結構和性質,將它們科學有序排列成元素周期表的形式.請利用下表回答相關問題:
(1)硅原子的核電荷數為 .
(2)16號元素的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比較容易 (選填“得”或“失”)電子,該元素屬于 (選填“金屬”或“非金屬”)元素.
(3)寫出表中關于6號元素的一條信息
(4)分析上表可發現:每一橫行元素從左向右排列所遵循的一條規律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4年6月7日,國際鐵人三項賽將在寧夏石嘴山市開賽。
(1)為備戰比賽,營養師要增加運動員飲食中魚類和蛋類的數量。魚類和蛋類中富含的營養素是 ;
(2)比賽場館和器材都要用到大量材料,下列物品所用的材料中屬于合成材料的是(填選項字
母) ;
A、鋁制火炬 B、塑膠跑道 C、大理石板
(3)為了保證公共場所的環境質量,采取了以下措施:
①禁止在公共場所吸煙,是因為香煙煙氣中含有多種有害物質,毒副作用大的有 (寫化學式)、尼古丁和焦油,不吸煙的人能聞到煙味的原因是 ,同時防止隨手丟棄的煙頭還容易引發火災,原因是(選填字母) ;
A.提供可燃物 B.提供氧氣 C.使可燃物的溫度達到著火點
②盡可能減少化石燃料燃燒帶來的環境污染,如將公交車的燃料改為壓縮天然氣等。天然氣的主要成分為甲烷,甲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行為對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無重大意義的是
A.圈養禽畜、興建沼氣池 B.多建小型水電站供生活用電
C.搞好農村清潔工程 D.加高燒柴草農戶的煙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多角度認識物質,能幫助我們更全面了解物質世界。以氧氣和二氧化碳為例,回答下列問題:
(1)認識物質的組成和構成
①從宏觀上看,氧氣和二氧化碳都由 (填“元素”、“原子”或“分子”,下同)組成。
②從微觀上看,氧氣和二氧化碳都由 構成。
(2)認識物質的性質
①氧氣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納米鐵粉在氧氣中可自燃生成氧化鐵,反應的 化學方程式為 。
②將蘸有酒精的棉芯點燃后放入燒杯中,向燒杯中緩緩傾倒二氧化碳,觀察到燒杯中的棉芯自下而上熄滅(如圖)。說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質有 ,由此可推知的滅火原理是 。若使棉芯下半段恢復燃燒,操作方法是 。
(3)認識物質的制法
①某同學用軟塑料瓶自制氣體發生裝置,通過捏放瓶身可隨時控制反應發生和停止 (如圖4)。若利用該裝置制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為 。若利用該裝置制二氧化碳,無紡布包內藥品為 (寫名稱)。
②工業上常用液化空氣制氧氣,該過程發生 (填“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
(4)辯證地認識物質
①量變引起質變。例如:碳在充足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在不充足的氧氣中燃燒生成 (寫化學式)。
②功過相對論。從“二氧化碳導致溫室效應”的事實分析,“過”:使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等;“功”: (舉一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只含有CaCO3和CaO的混合物,測得其中鈣元素的質量分數為50% 。取該混合物16g充分煅燒后(CaCO3 CaO+CO2↑),將剩余固體投入水中,固體全部溶解,則生成Ca(OH)2的質量為
A. 3.7g B. 7.4g C. 22.2g D. 14.8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現有a、b、c、d四種無色溶液,分別是碳酸鉀溶液、硫酸溶液、氯化鋇溶液、鹽酸中的一種。兩兩混合后出現如圖所示的現象,試確定a、b、c、d分別為( )
A.硫酸溶液、碳酸鉀溶液、氯化鋇溶液、鹽酸
B.氯化鋇溶液、鹽酸、碳酸鉀溶液、硫酸溶液
C.碳酸鉀溶液、硫酸溶液、鹽酸、氯化鋇溶液
D.鹽酸、硫酸溶液、碳酸鉀溶液、氯化鋇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請結合下圖回答問題:
(1)寫出有標號的儀器名稱:① ,請寫出該儀器一個用
途 。
(2)實驗室用氯酸鉀制O2的化學反應類型為 ,實驗室用于制O2,其反應物中必需含有 元素。用A、 裝置制取O2時,你選擇的理由是 。在反應過程中,A裝置試管口有水生成,其發生了 變化。
(3)實驗室用F裝置制取CO2,若要停止反應,關閉活塞,你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有:
、 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