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英國化學家波義爾和法國化學家拉瓦錫曾做過貌似相同的兩個實驗。關于這兩個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兩個實驗都可用于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B. 兩個實驗中,曲頸甑內汞的表面都變為黑色
C. 波義爾的實驗中,金屬加熱后質量增加,該現象不能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
D. 拉瓦錫的實驗中,玻璃鐘罩內液面逐漸上升,達到一定高度后不再變化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制取某些氣體所需的裝置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儀器的名稱,①_______②______。
(2)實驗室用雙氧水制取氧氣,在安裝好儀器、加入試劑前,應該進行的操作是_______(填操作名稱),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反應類型為____________。用C裝置收集氧氣如何檢驗氧氣已經收集滿了_________。
(3)在組裝A裝置的儀器時,導管不能伸入試管中過長,原因_______。
(4)實驗室常用加熱氯化銨和氫氧化鈣的固體混合物來制取氨氣,應選用的發生裝置是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對下列實驗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釋沒有體現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A | B | C | D | |
實 驗 裝 置 |
| 硫在氧氣中燃燒 | 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 排水法收集氫氣 |
解 釋 | 量筒中的水:通過水體積的變化得出的氧氣體積 | 集氣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熱量。 | 集氣瓶中的水:冷卻濺落熔融物,防止集氣瓶炸裂 | 集氣瓶中的水:水先將集氣瓶內的空氣排凈,后便于觀察氫氣何時收集滿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小組同學在協助老師整理化學試劑時,發現一瓶標簽殘缺的無色液體(如圖)(溫馨提示:標簽上的5%表示該混合物中主要成分所占的質量分數).他們對此瓶無色液體是什么產生了興趣,于是進行了如下探究.
(1)[大膽猜想]猜想一:水 猜想二:過氧化氫溶液
小組同學對標簽又進行了仔細的觀察、分析,他們一致認為猜想一不合理.理由是_____.
(2)[設計方案]同學們結合所學知識設計出如下探究方案:
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錳的試管中加入適量的該液體,并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試管口.
(3)[實驗與事實]按上述方案進行實驗,發現有大量氣泡產生,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4)[結論與解釋]①以上事實證明猜想_____是正確的;
②產生氣體的反應可用化學表達式表示為_____.
(5)[反思與評價]
為避免在今后的實驗中出現標簽殘缺的情況,在傾倒液體時應注意_____.
(6)[拓展與遷移]根據探究結果,重新貼好標簽.標簽上化學式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為_____價(已知氫元素顯+1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回答問題:
①保持水的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是_______(填符號,下同),海水中含有大量氯化鈉,構成氯化鈉的陰離子是_______。
②從微觀角度解釋水蒸發屬于物理變化_______;
③分析圖可知,A中氣體的化學式為_______;正極和負極產生的氣體體積之比約為_______;該實驗結論為: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組成的。
(2)①新購買的汽車中放一些竹炭來除去有毒氣體,這是利用竹炭的_______性;
②把磨好的豆漿倒在紗布袋中將渣和漿分離,相當于化學實驗中的_______操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興趣小組對“暖寶寶”的成分進行探究,并利用其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
(查閱資料)“暖寶寶”中含有鐵粉、活性炭、水、氯化鈉等物質,遇空氣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4Fe+3O2+6H2O=4Fe(OH)3,該過程放熱。
(實驗1)驗證“暖寶寶”中含有鐵粉。
打開一袋“暖寶寶”,將其中粉末倒入燒杯中,用磁鐵與之充分接觸,發現有黑色粉末被吸引;再將吸出的黑色粉末撒在了酒精燈火焰上,意外地發現粉末燃燒,火星四射。
證明“暖寶寶”中確實含有鐵粉
(現象與討論)
鐵絲在空氣中不能燃燒,而鐵粉在空氣(酒精燈火焰)中能燃燒,這是因為_____。
(實驗2)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
小組同學設計了實驗(裝置如下圖所示):
實驗步驟:
①如左圖所示連接好裝置,然后_______,觀察到_____,說明裝置的氣密性良好
②在容積為VmL(蓋好塞子后測得)的集氣瓶內,先加入45mL水,再用線吊著足量的“暖寶寶”貼(其體積不計),迅速把塞子塞緊,并振蕩并靜置一段時間后(保證瓶內氧氣能完全消耗完),待_____松開彈簧夾,水進入集氣瓶內。
(結果處理)
實驗過程中,還需要測定的數據有:量筒中水面開始前的讀數V1mL、結束后的讀數V2mL。該實驗中,測定出的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的表達式為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下圖實驗回答問題:
(1)圖A中燃燒匙盛放的是紅磷,寫出紅磷燃燒的文字表達式:_______;
某同學測得的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遠小于理論值21%,原因可能有:________
A、紅磷量不足 B、裝置漏氣 C、集氣瓶末冷卻就打開止水夾
(2)圖B中的儀器A的作用是__________;若用該裝置過濾渾濁的河水,過濾后發現仍渾濁,你認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圖C中通常加入幾粒沸石,其作用是__________
(3)圖B、C都是凈水的裝置,其中能降低水的硬度是圖_________實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你已掌握了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有關知識,請結合下列裝置圖回答問題。
(1)寫出圖中標號儀器①的名稱_________;
(2)實驗室用A裝置制取氧氣,則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______,已知過氧化鈉粉末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氧氣,則用此法制取并收集較干燥的氧氣時應選用的裝置組合是____(填字母標號);
(3)G裝置可用作排空氣法收集氧氣,此時氣體應從______(填a或b)口進入,此裝置驗滿氧氣的方法是_______;
(4)若實驗室用C裝置來制二氧化碳,寫出該反應的符號表達式_________,下圖甲裝置可用來測量生成的CO2的體積,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層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___,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氣對實驗結果_________(填“有”或“無”)明顯影響;
(5)下圖乙裝置中,將二氧化碳緩慢通入豎直放置的玻璃管中,能觀察到第_____(填序號)號棉球先變色,由此現象可知二氧化碳具有_______的物理性質,此棉球變色的原因是(用符號表達式表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是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手段。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A排水法收集氣體,集氣瓶內裝滿水的目的是___。
(2)實驗B集氣瓶中預先加水的目的 ___,待火柴即將燃盡時,將鐵絲由上而下___(填“緩慢”或“迅速”)伸入盛有集滿氧氣的集氣瓶中。
(3)實驗C 出現的現象是______,原因是______(用化學方程式)。
(4)實驗D現象是________,由此說明二氧化碳的性質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