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判斷反應發生的方法有多種。
(1)向盛有10mL稀鹽酸的燒杯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用pH計(測pH的儀器)測定溶液的pH,所得數據如下:
加入NaOH溶液的體積/mL | 0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燒杯中溶液的pH | 1.1 | 1.2 | 1.4 | 1.6 | 2.0 | 7.0 | 11.0 | 12.2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探究題
同學們在學習酸和堿的化學性質時,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1)甲實驗中能證明兩種物質發生反應的明顯現象是
(2)實驗結束后,同學們將甲、乙兩個實驗所得的無色廢液倒入同一個干凈的廢液缸中,最終看到廢液渾濁并呈紅色
【提出問題】廢液中含有哪些物質?
【交流討論】①一定含有的物質:硫酸鋇、指示劑、水、堿類物質和 (寫化學式或名稱)
②對堿類物質是什么?同學們有如下猜想
猜想一:只有氫氧化鈉
猜想二:只有氫氧化鋇
猜想三:是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鋇
你認為猜想 是錯誤的
【實驗設計】若要證明剩余的兩種猜想,可選用的試劑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探究題
蠟燭完全燃燒生成CO2和H2O。燃燒時火焰分為三層,由于焰心溫度較低,還會發生不完全燃燒,除生成CO2和H2O外,還有其它產物,小希對此進行了探究。
將圖1所示裝置固定在鐵架臺上,點燃蠟燭,將導管的一端插入焰心部分,引出焰心中的部分氣體(如圖2)。實驗中可觀察到:
(1)盛有冰水試管的水層上有一層薄薄的白色固體,說明引出的氣體中含有 。
(2)插入焰心的導管變黑,說明蠟燭不完全燃燒時有 (填化學式)生成。
(3)將一干冷的小燒杯罩在導管另一端,發現其內壁有 ,說明蠟燭燃燒有H2O生成。點燃酒精燈,發現導出氣體可燃燒,在火焰上方罩上沾有石灰水的燒杯,渾濁, (填“能”或“不能”)證明該導出氣體燃燒一定生成了CO2,理由是 (填序號)。
①CO2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②石蠟蒸氣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③蠟燭燃燒生成的C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4)經實驗證明該導出氣體還含有CO,CO燃燒的產物與蠟燭燃燒產物之一相同,它在空氣中燃燒的化學反應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探究題
某校研究性學習小組在學習了雙氧水分解制氧氣的實驗后,知道催化劑(Mn02,)能改變化學反應速率。到底Mn02是不是該反應的催化劑以及還有哪些因素與化學反應速率有關呢?
【小組討論】:小明同學觀點:化學反應速率與反應物的質量分數有關;
小紅同學觀點:化學反應速率與反應溫度有關;
小峰同學觀點:化學反應速率與 有關。
【設計實驗】:為了驗證他們的觀點,設計并進行了以下實驗:
(1)請你寫出實驗中所發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
(2)____實驗證明小明的觀點是正確的,_______實驗證明小紅的觀點是正確的。
A.①和② | B.②和③ | C.③和④ | D.①和④E.②和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探究題
實驗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手段,請閱讀下列實驗裝置圖,回答有關問題。
圖3水蒸發實驗 圖4電解水實驗
(1)同學們先按圖1的方式實驗,該實驗中,大家進行了兩次稱量,有四個小組得到下列數據,其中有問題的兩組數據是 (填序號)。
| A | B | C | D |
鹽酸加入Na2 CO3粉末前稱量/g | 85.3 | 82.8 | 84.8 | 86.5 |
鹽酸加入Na2 CO3粉末后稱量/g | 85.3 | 80.6 | 83.2 | 87.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探究題
為了解環境因素對維生素C含量的影響,從而更好地保存有關食物,某興趣小組同學根據維生素C可使高錳酸鉀(KMn04;)溶液褪色的原理,進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實驗。
編號 | 維生素C溶液的處理方法 | 使40毫升KMn04溶液褪色的平均滴數 |
1 | 放置于室內暗處0.5小時 | 15 |
2 | 強烈陽光直射5小時后,放置于室內暗處0.5小時 | 22 |
3 | 煮沸l0分鐘后,放置于室內暗處0.5小時 | 2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探究題
在化學實驗室里,酒精是最常用到的一種燃料,其化學式是C2H6O。小明為了證明酒精中含有碳、氫元素,設計并完成如下實驗方案。請你幫他完成下面的實驗報告。
【實驗目的】:證明酒精中含有碳、氫元素。
【實驗用品】:酒精燈、火柴、潔凈干燥的小燒杯、澄清石灰水
【實驗過程及結論】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步驟一:點燃酒精燈,將潔凈干燥的小燒杯罩在火焰上方 | 燒杯內壁 有 生成; | 證明酒精中含有 元素 |
步驟二:迅速取下燒杯,并加入少量 ,振蕩; | | 證明酒精中含有碳元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探究題
用如圖所示裝置測定空氣氧氣的含量:在一個具有刻度和可以滑動的活塞的玻璃容器中放入一粒白磷(白磷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為40℃),將玻璃容器固定好,放在盛有85℃熱水的燒杯上。請回答下列問題:
⑴實驗中可以看到玻璃容器內白磷燃燒的現象是 ,該反應的化學(符號)表達式為 。
⑵活塞在整個實驗中的運動狀況是先向 ,原因是 ;然后向 ,最后停在刻度_ ___處。
⑶玻璃容器內余下的氣體主要是_ ___,該實驗能體現出該氣體所具有的化學性質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探究題
甲同學對寒痛樂熨劑(簡稱“寒痛樂”)的發熱原理產生了濃厚興趣,于是帶了幾包寒痛樂,來到實驗室對其進行研究。
【查閱資料】
[ 用法用量 ] 外用,一日1次。將外袋剪開,取出藥袋,晃動數次,使藥物充分松散,接觸空氣,手摸有熱感時,置于固定袋內,覆蓋于痛患處,每袋可發熱不少于15小時。
[ 原料層 ] 鐵、蛭石、活性炭、水等。
[ 作用原理 ] 鐵跟氧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鐵(固體),并放熱。
【實驗一】驗證寒痛樂成分中所含鐵的化學性質。
步驟 |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 將寒痛樂打開,將藥物倒入一燒杯中,觀察 | 藥物為黑色固體粉末 |
| 用一條形磁鐵與燒杯中的黑色粉末充分接觸,取適量吸附在磁鐵上的黑色粉末放于燃燒匙中,在酒精燈上點燃后伸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觀察 | 劇烈燃燒, |
步驟 | 實驗操作 | 主要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及解釋 |
| 連接好裝置如上圖所示,然后 | | 裝置的氣密性良好 |
| 加入足量藥品,迅速將膠塞蓋嚴,并充分振蕩 | | 進入集氣瓶內水的體積即為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