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分)下列用字母表示的幾種物質由H、O、C、Fe中的幾種元素組成。
(1)A、B的組成元素相同,A是人體中含量最多的物質,B分解可以得到A。則B的化學式為 。
(2)E、F在常溫下均為氣態氧化物,其中E可以作燃料,寫出E燃燒轉化為F的化學方程式 。
(3)已知X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發生下列反應:X+ 3E= 2 Fe + 3F,則X的化學式為 。
(4)M為最簡單的有機物,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種常用燃料,寫出該物質在空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
(1)H2O2 (2)2CO + O2點燃 2CO2 (3) Fe2O3 (4) CH4 + 2O2點燃CO2+2H2O
【解析】
試題分析:(1)A是人體中含量最多的物質,是水,A、B的組成元素相同,且B分解可以得到A,故B為過氧化氫,化學式為:H2O2
(2)E、F在常溫下均為氣態氧化物,其中E可以作燃料,說明E為一氧化碳,故E燃燒轉化為F的化學方程式:2CO + O2點燃 2CO2
(3)根據(2)可知E為一氧化碳,故結合反應:X+ 3E= 2 Fe + 3F,可推斷X的化學式為Fe2O3
(4)M為最簡單的有機物,即甲烷,故燃燒的化學方程式:CH4 + 2O2點燃CO2+2H2O
考點:常見物質H2O2、CO、甲烷的化學性質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泰安市初三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4連云港)今年5月上旬,一枚用于探傷的放射源銥192(其原子中含有77個質子和115個中子)在南京丟失,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該元素屬于金屬元素 B.該元素的原子序數是192
C.該原子的核外有115個電子 D.該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92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泰安市岱岳區初三上學期期末檢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7分)2014年世界環境日中國主題是“向污染宣戰”。從近來經常發生的霧霾天氣看治理污染刻不容緩。
(1)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降水。煤燃燒時排放出___ ___、___ __(寫化學式)等污染性氣體,這些氣體或氣體在空氣中發生反應后的生成物溶于水,會形成酸雨;
(2)PM2.5是指大氣中微粒直徑小于2.5微米的顆粒物。下列物質中不會形成PM2.5的是___。
A.焚燒秸稈 B.汽車尾氣排放 C.太陽能發電
(3)“低碳”是一種生活理念,也是一種生活態度。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__ __
A.節約紙張 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C.提倡使用節約技術和節能產品 D.盡量乘坐公交車
(4)氫化鎂(MgH2)固體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鎂和氫氣,可為氫動力汽車提供能源.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使用氫氣作燃料的好處有 。
A.以水為原料,資源豐富
B.產物為水,無污染
C.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緩解能源危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泰安市岱岳區初三上學期期末檢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概念之間具有并列、包含、交叉等關系。如圖表示a、b概念之間的包含關系,下表選項中所列概念之間的關系,符合圖中所示包含關系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初三學業水平模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探究題
(11分)(一)小明和小亮同學在實驗室幫老師配制石灰水時,將兩藥匙熟石灰樣品放入小燒杯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餾水,充分攪拌后發現燒杯底部仍有不溶性的固體,于是小明認為熟石灰樣品已經變質。小亮同學不同意他的判斷,你認為小亮同學的理由 。同學們針對該熟石灰樣品的成分展開了討論,請你參與討論并完成實驗報告。
【提出問題】熟石灰樣品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甲同學猜想是Ca(OH)2;
乙同學猜想是CaCO3
你認為是 。
【實驗與結論】請你通過實驗驗證你的猜想: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取少量的熟石灰樣品于燒杯中,加適量的水充分溶解后過濾。 向濾液中加入適量的 溶液; | ; | 乙的猜想不正確 |
向濾出固體中加入適量 溶液。 | 。 | 你的猜想正確 |
【拓展與應用】小組同學反思了熟石灰變質的原因,認識到實驗室應 保存熟石灰。
(二)在做鹽跟鹽反應的分組實驗時,第一組學生進行BaCl2與Na2CO3溶液的反應,第二組學生進行BaCl2與Na2SO4溶液的反應。實驗結束后,兩組同學將全部的濁液集中倒進一個廢液缸中。濁液中白色沉淀物質
是 和 。(填物質的化學式)
化學興趣小組對濁液進行過濾,探究濾液的成分。
【提出問題】濾液里除了NaCl外,還有什么物質?
【提出猜想】猜想①: ;
猜想②:Na2SO4;
猜想③:Na2CO3;
猜想④:Na2CO3、Na2SO4
【實驗探究】
若現象a只有氣泡產生,則猜想 可能成立;若現象b產生白色沉淀,然后加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若沉淀全部不溶解,則猜想 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初三學業水平模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推理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A.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堿性溶液能使酚酞試液變紅,滴入酚酞試液后變紅的溶液一定呈堿性
C.溶液中有晶體析出,其溶質質量減小,所以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減小
D.鹽是由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組成的,NH4NO3中沒有金屬離子,不屬于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初三學業水平模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已知兩種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一種小球代表一種原子,原子間的短線代表原子的結合),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圖示中共有3種化合物
B.說明化學反應中原子不可分
C.該反應符合質量守恒定律
D.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初三上學期期末調研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7分)某市境內河流發生了鎘濃度超標事件。根據該事件某化學活動小組開展了一次關于金屬鎘與銅、銀活動性順序的探究及鎘污染事故處理方法的研討活動。
查閱資料:①鎘(Cd)是一種銀白色金屬,在化合物中通常表現為+2價
②水體中鎘元素通常以氯化鎘的形式存在
③氯化鎘能溶于水,氫氧化鎘難溶于水
(1)金屬鎘與銅、銀活動性順序的探究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取適量鎘、銅、銀于試管中,加入足量 | 鎘表面有氣泡產生,銅、銀表面無氣泡產生 | 鎘的活動性順序大于銅與銀 |
取適量銅于試管中,加入少量硝酸銀溶液 | , 。 | 銅的活動性順序大于銀 |
實驗結論:活動性順序:鎘>銅>銀
上述兩個實驗步驟中所發生的反應的共同點是 (填一項即可)
(2)對鎘污染事故處理方法的討論
小聰認為可用向受污染河段拋撒過量燒堿固體的方法除去氯化鎘,反應原理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 ;小敏認為該方案雖然有效,但有缺陷,原因是 。受小聰與小敏啟發,你認為可以用 (寫俗稱)代替燒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初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若向小試管的水中中分別加一定量的下列物質, U型管中的左側液面上升,該物質是
A.食用油 B.氫氧化鈉固體 C.食鹽固體 D.硝酸銨固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