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1)如圖是甲、乙兩種固體的溶解度曲線.20℃時,將 20g 甲加入 50g水中,充分攪拌后,形成溶液的質量為______ g;t2℃時,分別將甲、 乙的飽和溶液降溫至 t1℃,此時溶質的質量分數甲______(填 “>”、“<”或“=”)乙.
(2)氯化鈉溶液中含有雜質 CaCl2、MgCl2 和 Na2SO4,依次通過以下操作將其除去:①加入過量的氫氧化鈉溶液,②加入過量的氯化鋇溶液,③加入過量的碳酸鈉溶液,④過濾,⑤加入適量的鹽酸至溶液呈中性.操作④需要使用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_____ .當操作②和操作③的順 序顛倒,則最后所得的精鹽水中還含有___________溶質.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圖示中 A 為生活中使用最多的金屬,C 為胃酸的主要成分,G 為藍色沉淀。各 物質間的反應均在溶液中進行,相互轉化關系如下圖所示。
請回答以下問題:
(1)B 溶液中的陰離子是_____,E 的化學式為_____
(2)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
(3)①②③④四個反應中屬于復分解反應的是_____
(4)H 的一種用途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下圖所示實驗回答問題:
(1)圖A實驗中能得到鐵生銹的條件之一是:與_______接觸
(2)圖B實驗中熱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圖C中用玻璃棒攪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氯化鈉溶液時,量取水的操作如圖D所示,所配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會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興趣小組對酸、堿、鹽的部分性質進行探究。
(探究一)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
甲同學設計實驗方案如圖1所示
(1)實驗現象為______,甲同學由此判斷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發生了反應。
(2)小組內其他同學認為甲同學方案不完善,理由是______。
(探究二)氫氧化鈉和鹽酸發生中和反應時放出熱量。
乙同學向一定量10%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10%的鹽酸,滴加過程中溫度變化如表
加入鹽酸體積V/mL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8 | 20 |
混合溶液溫度 T/℃ | 15.2 | 19.6 | 22.0 | 26.0 | 28.2 | 26.7 | 25.7 | 24.7 | 23.7 | 22.9 |
(3)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4)根據表中數據分析混合溶液溫度變化的原因_____。
(5)小組內其他同學提出“將10%的鹽酸直接滴入氫氧化鈉固體中也能得出相同結論”,你認為是否合理并說明理由_____。
(6)丙同學將甲同學和乙同學實驗后的溶液混合,未發現明顯現象。現將混合液中的氯化鈉進行提純,具體的操作為______。
(探究三)碳酸鈉溶液與稀鹽酸的分步反應
(查閱資料)向碳酸鈉溶液中逐滴加入稀鹽酸的反應是分步反應,第一步反應生成碳酸氫鈉和氯化鈉,當碳酸鈉反應完后才發生第二步反應。
丁同學向106g質量分數為10%的碳酸鈉溶液中逐滴加入質量分數為3.65%的稀鹽酸,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變化如圖2所示(不考慮CO2的溶解)。
(7)A→C段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
(8)若B點橫坐標為150,則其縱坐標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一次化學課上,老師提供了以下裝置制取二氧化碳并驗證其性質。請回答。
(1)儀器a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實驗室常用A裝置作為制取二氧化碳的發生裝置,選擇氣體發生裝置時,應考慮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二氧化碳應選擇的裝置是______(填字母序號)。
(3)收集到的二氧化碳中常混有氯化氫氣體。要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氫,將氣體通過E裝置能否達到實驗目的?____________(填“能”或“否”)。
(4)用F裝置驗證二氧化碳的性質,通入二氧化碳后,試管中產生的現象是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右圖是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t1℃時,甲的溶解度為a g
C. 升高溫度乙的飽和溶液會變成不飽和溶液
D. t2℃時,分別將甲、乙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到t1℃,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年5月,中科院、國家語委和全國科技名詞委正式定名118號元素讀作 “氣奧”,其部分信息如圖所示。則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 相對原子質量為118 B. 元素符號為Og
C. 原子的核電荷數為179 D. 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29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向一定質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質量與加入Zn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a點溶液中的溶質有2種
B. c點溶液中溶質為Zn(NO3)2
C. 取d點的固體,加入稀鹽酸,無氣泡產生
D. 若取b~c段溶液,滴加稀鹽酸,有白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學習化學需要熟悉物質的性質、用途及物質間的相互轉化關系。下圖A一H均為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其中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G是農業上常用來改良酸性土壤的一種堿的溶液,F是鐵銹的主要成分。(“一”表示物質間能轉化,“一”表示相連的物質能發生反應;圖中部分反應物、反應條件、生成物已省略。)
(1)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是 ________,該反應過程中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熱。
(2)反應②所屬基本反應類型是_______________ 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