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m g碳和銅的混合物放置在敞口容器中充分加熱,完全反應后剩余固體的質量仍為 m g,則原混合物中銅的質量分數為( )
A. 70% B. 72.7% C. 80% D. 84.2%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重慶市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藍色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 液氧、固態氧都為淡藍色 B. 銅與硝酸銀溶液反應后溶液呈藍色
C. 煤爐中煤層上方的火焰呈藍色 D. 硫在氧氣中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福建泉州市2019屆上學期初三年教學質量期末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亮氨酸(C6H13NO2)是人體必需的氨基酸之一,下列有關亮氨酸的說法錯誤的是
A. 由4種元素組成 B. 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 C. 含有氧分子 D. 碳、氧元素的質量比為9︰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蘇州市昆山、太倉市2019屆第一學期初三化學期末教學質量調研測試 題型:科學探究題
某些銅制品在空氣中久置,表面會生成綠色的銅銹(又稱銅綠)。某化學興趣小組設計并進行如下實驗,以探究銅銹的組成和銅生銹的條件。
Ⅰ.探究銅銹的組成
(查閱資料)①銅銹受熱易分解 ②硫酸銅粉末遇水由白色變為藍色
(進行實驗)興趣小組同學從銅器上取下適量的干燥銅銹,按下圖所示裝置實驗(部分夾持裝置已略去)。觀察到B中白色粉末變為藍色,C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解釋與結論)
(1)C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
(2)依據以上現象分析,銅銹中一定含有的元素為銅和________(填元素名稱)。
Ⅱ.探究銅生銹的條件
(提出猜想)根據銅銹的組成推測,銅生銹可能與CO2、H2O和O2有關。
(進行實驗)興趣小組同學取直徑、長度均相同的銅絲,打磨光亮,并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5個實驗,一周后觀察到的實驗現象如下表:
(解釋與結論)
(3)實驗中都使用了經煮沸并迅速冷卻的蒸餾水,“煮沸并迅速冷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4)得出“銅生銹一定與CO2有關”的結論,依據的兩個實驗是___________(填編號)。
(5)對比實驗②和③,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
(6)為驗證猜想,請在圖中將實驗⑤補充完整_____________。
(7)由上述實驗可推知,銅生銹的條件是_____________。
(反思與應用)
(8)結合上述實驗,你對日常生活中保存銅制品的建議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蘇州市昆山、太倉市2019屆第一學期初三化學期末教學質量調研測試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比較正確的是( )
A. 人類利用金屬的年代先后順序:鐵>銅
B. 鐵合金中的含碳量:鋼>生鐵
C. 鐵在不同溶液中的銹蝕程度:河水>海水
D. 氧化物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Fe3O4>Fe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蘇州市昆山、太倉市2019屆第一學期初三化學期末教學質量調研測試 題型:單選題
芯片是內含集成電路的硅片,下圖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關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硅元素屬于金屬元素
B. 硅元素的原子序數為14
C. 硅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8.09g
D. 硅元素是地殼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西省吉安縣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化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請用所學化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日常生活中,切菜刀采用的防銹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
(2)古人在野外生火時常“鉆木取火”。“鉆木取火”滿足的燃燒的條件是____(填序號)。
A.提供可燃物 B.與氧氣接觸 C.達到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
(3)下圖金屬應用的實例,主要利用金屬的導熱性的是_______(填序號);
A電纜 B.電熱壺 C.金屬絲 D.金屬樂器
(4)氫氟酸(HF)能刻畫玻璃,其中有一個化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CaSiO3+6HF=X+SiF4↑+3H2O,則X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_;
(5)鈦合金與人體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可以用來制造人造骨。由此得知鈦合金具有的優良性能是_____________。(答一點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2019學年江蘇省常州市九年級(上)期末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用下列物質的序號填空。
A.鐵粉 B.紅磷 C.氫氣 D.氮氣 E.氧氣
(1)未來理想的燃料是_____;
(2)可用于制煙幕彈的是_____;
(3)食品包裝中常用作雙吸劑的是_____;
(4)可用于充填燈泡的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