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想從含有Al2(SO4)3、CuSO4 的廢液中回收金屬銅,設計流程如圖:
(1)Ⅰ中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2)溶液B中所含的溶質是_____(填化學式)。
(3)Ⅱ中加入過量的稀硫酸的目的是_____。
(4)過程Ⅰ、Ⅱ中涉及反應的基本類型為_____。
【答案】Fe+CuSO4═FeSO4+Cu A12(SO4)3、FeSO4 除去固體A中的鐵 置換反應
【解析】
(1)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化學方程式為:Fe+CuSO4═FeSO4+Cu;故填:Fe+CuSO4═FeSO4+Cu。
(2)鐵會置換出硫酸銅中的銅,不會置換出硫酸鋁中的鋁,所以固體A是Cu、Fe,溶液B中所含的溶質是A12(SO4)3、FeSO4;故填:A12(SO4)3、FeSO4。
(3)過量的鐵會與稀硫酸反應,所以II中加入過量的稀硫酸的目的是除去除去固體A中的鐵;故填:除去固體A中的鐵。
(4)過程Ⅰ、Ⅱ中涉及反應均為單質和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化合物,其反應的基本類型為置換反應;故填:置換反應。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實驗室制取氣體的常用裝置。
(1)儀器①的名稱是 ________________。
(2)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 ;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時,開始收集的適宜時機是 ________________ 。若用 F裝置收集氧氣,氧氣應從 ________________(填“a”或“b”)端導入。
(3)組裝一套實驗室制備并收集二氧化碳的裝置:①所選用的藥品是 ________________(填藥品名稱);發生和收集裝置可選用 ________________(填標號)的組合,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 。
②檢驗收集到的氣體是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 A~E物質之間存在以下轉化關系。其中A、C、D是單質,E是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氧化物.B為藍色溶液。試回答:
(1)物質E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____。
(2)A→D的基本反應類型為__________________。
(3)A和B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
(4)B中溶質的類別是_________________(填“酸”“堿”或“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表為硝酸鉀和氯化鈉的部分溶解度數據,某同學進行了如下圖所示的兩個溶解實驗。
物質/溶解度/g/溫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NaCl | 35.8 | 36.0 | 36.3 | 36.6 | 37.0 | 37.3 | 37.8 | 38.4 |
KNO3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138 | 169 |
(1)由表格數據可知,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變化顯著的物質是_____(選填“NaCl”或“KNO3”)。
(2)上述溶液中屬于飽和溶液的是_____(填 A-F 序號)。
(3)BCEF 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由大到小的關系是_____(用“<”、“>”、“=”表示)
(4)關于圖中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_____。
A B燒杯的溶液還可以溶解硝酸鉀固體
B 將20℃時硝酸鉀的不飽和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的方法:蒸發溶劑或升高溫度
C 氯化鈉中混有少量的硝酸鉀可以用蒸發結晶的方法除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做粗鹽的初步提純實驗涉及如下操作,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 操作①符合稱量藥品的要求
B. 操作②中量取的水多于10 mL
C. 操作③中傾倒粗鹽水時液面要低于濾紙邊緣
D. 操作④造成的后果是局部過熱、液滴飛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某化學反應的微觀模型,其中的黑、白小球分別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對圖示模型理解正確的是( )
A.反應前后分子、原子個數發生了改變B.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
C.反應前后元素的化合價沒有改變D.生成物的化學式可能是N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NaCl是重要的資源,其應用與生產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應用①操作的主要步驟為:計算、稱量、溶解、裝瓶、貼標簽
B.應用②在制備燒堿的過程中,水參與了反應
C.應用③為提高產率應先通NH3,再通CO2,制備過程中還能得到一種化肥
D.生產中提純粗鹽時可依次加入過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再過濾、蒸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在做二氧化錳催化氯酸鉀分解的實驗時,不小心將黑色的氧化銅當作二氧化錳與氯酸鉀混合加熱,用排水法收集,發現集氣瓶中氣泡的產生速率加快了。難道氧化銅對氯酸鉀的分解也有催化作用?該同學展開如下探究:
(提出問題)氧化銅對氯酸鉀的分解是否有催化作用?
(設計實驗)
實驗組 | 實驗步驟 | 測量數據 |
① | 將 3.0 g 氯酸鉀放在試管中加熱,用排水法收集生成的氣體 | |
② | 將 3.0 g 氯酸鉀與 1.0 g 二氧化錳均勻混合加熱,用排水法收集生成的氣體 | |
③ | 將 x g 氯酸鉀與 1.0 g 氧化銅均勻混合加熱,用排水法收集生成的氣體 |
(1)寫出實驗室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氧氣的化學方程式_____。
(2)實驗③中 x 的數值為_____,測量數據為_____。
(實驗結論)
(3)經驗證,氧化銅可代替二氧化錳催化氯酸鉀分解。將實驗③完全反應后的固體加水溶解、過濾、_____,若稱量得到 1.0 g 黑色粉末(假設氯酸鉀完全反應),再將黑色粉末和氯酸鉀混合加熱,集氣瓶中的現象與實驗③_____(填“相同”或“不同”)。
(4)實驗室還可以用過氧化氫溶液為原料制取氧氣,與以氯酸鉀為原料制取氧氣相比,用過氧化氫溶液作原料的優點是_____(寫一點即可)。某同學查閱資料發現氧化銅也能催化過氧化氫溶液分解。小組同學為了比較二氧化錳和氧化銅對過氧化氫溶液的催化效果,利用數字化儀器測得室溫下質量相同的兩種物質分別與 5 mL 5%的過氧化氫溶液在兩個相同的密閉容器內混合時裝置內壓強的變化過程。
(5)由圖像可知:常溫下,_____對過氧化氫的分解催化效果更好。
(6)小明推測兩條曲線最終將合并在一起,請你說出他的理由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