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7分)如圖是甲、乙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據圖回答:
(1)P點的含義 。
(2)要使接近飽和的甲溶液變成飽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寫出一種),當甲中含有少量乙時,可采用 的方法提純甲.
(3)30℃時,將40g甲物質放入盛有50g水的燒杯中,所得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為 .若燒杯內物質升溫到50℃(不考慮蒸發 ),溶液中變化的是 (選填序號).
a.溶質的質量 b.溶液的質量 c.溶質的質量分數
(4)從圖中還可獲得的信息是 、 (答出二條).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實驗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A.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白色固體
B.分別點燃一小塊棉纖維和羊毛纖維,都產生了燒焦羽毛的氣味
C.銅絲加熱變黑
D.木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研究質量守恒定律,設計了下圖“白磷燃燒前后質量測定”的實驗,請分析有關問題:
(1)裝置:錐形瓶的底部鋪有一層細沙,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燃燒前稱量,錐形瓶的總質量為27.6g,則右圖托盤天平中游碼的讀數為__________g;
(3)白磷燃燒:白磷燃燒過程中看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燃燒后稱量:發現托盤天平指針偏向右邊,造成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CuCl2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過量鋅粉,充分反應后過濾,留在濾紙上的物質是( )
A.Zn B.Cu C.Cu和Mg D.Zn和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常用下列裝置來制取氧氣:
(1)寫出圖中有標號儀器的名稱:a 、b 、c______ ______
(2)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來制取氧氣時,最好選用的制取和收集裝置是 (填序號),其中二氧化錳起 作用。
(3)用加熱高錳酸鉀和圖C所示的方法制取氧氣時,試管口應______________防止 ,炸裂試管;加熱過程中若發現水槽中的水變成了紅色,原因是 ;收集氧氣的最佳時機是:________________;實驗結束時,應先 , 后 ,理由是,防止________________,炸裂試管。
(4)用E裝置收集氧氣的依據是 ,檢驗氧氣是否集滿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5)實驗室常用氯化銨固體與堿石灰固體共熱來制取氨氣(NH3)。常溫下NH3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NH3極易溶于水。制取并收集NH3,應該從上圖中選擇的是 和 (填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12年6月24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實現新突破,神舟九號航天員成功駕駛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對接,這標志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完整掌握空間交會對接技術的國家。
(1)為完成此次任務所做的各項準備中,屬于化學研究對象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號)。
A.飛船內電路系統的設計
B.制作神舟九號太陽能帆板的材料
C.航天員在地面進行1500多次對接操作模擬訓練
(2)四氧化二氮(N2O4)是運載神舟九號的長征2號F運載火箭的推進劑之一。在室溫、101 kPa時,四氧化二氮是無色氣體,易轉化為二氧化氮(NO2)。二氧化氮在紫外線的作用下能破壞臭氧層。因此,我國將于2014年投入使用的長征5號運載火箭將全部使用無毒無污染的新型環保燃料。
①從物質分類的角度來看,四氧化二氮屬于 (填字母序號)。
A.單質 B.化合物
②在一定條件下,四氧化二氮轉化為二氧化氮屬于 (填“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
③液態四氧化二氮的化學性質與氣態四氧化二氮相同,請從微觀的角度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下圖所示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圖1 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圖2 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 圖3 過濾
(1)圖1中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集氣瓶中預先加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2中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后,發現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小于原瓶中空氣體積的1/5,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寫一條即可)。
(3)圖3操作中玻璃棒起_____作用,實驗結束后,發現燒杯中的液體仍然渾濁,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寫一條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常用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氣,寫出反應的文字或符號表達式: 。
小芳發現,氯酸鉀與氧化銅混合加熱,也能較快產生氧氣,于是進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除二氧化錳、氧化銅外,氧化鐵也可以作氯酸鉀分解的催化劑。
【完成實驗】按下表進行分析:測定分解溫度(分解溫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
實驗編號 | 實驗藥品 | 分解溫度(℃) |
① | 氯酸鉀 | 580 |
② | 氯酸鉀、二氧化錳(質量比1:1) | 未測 |
③ | 氯酸鉀、氧化銅(質量比l:1) | 370 |
④ | 氯酸鉀、氧化鐵(質量比1:1) | 390 |
【分析數據、得出結論】
(1)由實驗_____________與實驗④對比,證明猜想合理。
(2)已知實驗所用的三種物質中,催化效果最好的是二氧化錳,則實驗②的分解溫度 370(填“>”、“=”或“<”)。
【反思】
(1)若要證明氧化鐵是該反應的催化劑,還要驗證它在化學反應前后質量和 不變;
(2)已知氯酸鉀的熔點為356℃,結合上表數據,你認為加熱氯酸鉀和氧化鐵的混合物制氧氣最適宜的裝置是 (填字母)
(3)同種催化劑,顆粒大小可能影響催化效果,請設計實驗方案進行驗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