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利用下圖所示裝置研究氧氣的性質,并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1)實驗1中觀察到鐵絲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熱,_________。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2)實驗2中,點燃紅磷前需要用彈簧夾夾緊膠皮管的原因是_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發現實驗臺上一瓶標簽破損的無色溶液(標簽如圖)。
(猜想與假設)
小寧:可能是氫氧化鈉溶液
小靜:可能是(1)__________溶液
小致:可能是(2)__________溶液
小遠同學認為小寧的猜想不可能,原因是(3)__________。
(實驗探究)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結論 |
取該溶液少許,滴加(4)__________ | 有氣泡產生 | (5)__________同學的猜想成立。 |
(反思與評價)
標簽為什么會破損,小靜同學想測定該溶液的酸堿度,她的操作步驟是:(6)__________。測得溶液的pH,(7)__________(選填>7,=7或<7),溶液顯__________性(選填酸性、中性或堿性)致使標簽破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目前世界上已證明”達菲”(分子式為C16H31N2PO8)是治療禽流感的唯一良方,其生產原材料是作為中國傳統香料和中藥的八角中所含的一種重要成分莽草酸(分子式為C7H10O5)求:
(1)“莽草酸”中各元素的原子個數比為C﹕H﹕O=________________。
(2)“莽草酸”中各元素的質量比為C﹕H﹕O=________________。
(3)“莽草酸”分子的相對分子質量為_________________。
(4)求174g莽草酸中含有氫元素的質量為_____________g。
(5)348克莽草酸中含有的氧元素質量與______________g水中含有的氧元素質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指出圖中操作的錯誤,并加以改正。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綠礬(FeSO47H2O),又稱絳礬,始載于《新修本草》“礬石有五種……其絳礬本來綠色,新出窟未見風者,正如琉璃……燒之赤色,故名絳礬矣”。綠礬在醫藥、凈水、化肥、農藥等方面有廣發的應用。某學習小組進行了如下學習活動:
Ⅰ.制備FeSO4。
(1)請你寫出一個以Fe為原料制備FeSO4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若有5.6 g Fe完全反應,理論上生成FeSO4_______g。
Ⅱ.小組同學在用綠礬配制FeSO4溶液時發現,溶液顏色會由綠變黃。然后進行如下探究:
(查閱資料)
ⅰ.FeSO4溶液能與氧氣反應,反應生成的可溶性含鐵物質遇KSCN溶液會變紅。
ⅱ.保存FeSO4溶液時要加入稀硫酸和鐵釘,置于陰涼處。
(提出猜想)
影響FeSO4溶液與氧氣反應速率的因素可能有溫度、濃度、溶液酸堿性、是否有鐵釘等。
(進行實驗)
(解釋與結論)
(2)通過對比實驗②和③,得出的結論是 _____ 。
(3)欲得出“稀硫酸和鐵釘共同存在下才能有效防止FeSO4溶液變質”的結論,需要對比_____ (填編號)。
(4)實驗⑤中,FeSO4溶液變質的反應如下,補全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4FeSO4 + 2H2SO4+ O2 2Fe2(SO4)3 + _____ _______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_____ .
A.其他條件相同,溶液酸性增強,FeSO4溶液變質加快
B.其他條件相同,FeSO4溶液濃度越大,變質越快
C.實驗⑥中,滴加KSCN溶液后,略顯紅色,振蕩后溶液變為淺綠色,可能是發生了反應Fe2(SO4)3 +Fe=3FeSO4
D.“其絳礬本來綠色……燒之赤色”,顏色發生變化的原因可能是鐵的化合價發生了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興趣小組在準備化學魔術時發現,若向某種紅色飲料中加堿和亞甲基藍(一種化學試劑),混合振蕩后,飲料先變成藍綠色,靜置后逐漸變成黃綠色。
(提出問題)加堿和亞甲基藍后,紅色飲料的顏色為什么會發生改變?
(查閱資料)
ⅰ.該飲料含有天然色素“花青素”,它是一種酸堿指示劑;
ⅱ.亞甲基藍呈藍色,溶于水可形成藍色溶液。
(進行實驗、分析解釋、獲得結論)
實驗1 初步探究飲料變色的原因。
(1)根據實驗現象推測,酸堿性________影響飲料的顏色(填“會”或“不會”)。
(2)小組同學認為“加入亞甲基藍不是飲料變藍綠色的唯一原因”,依據的現象是_____。
(3)綜合實驗1猜想“紅色飲料變藍綠色與亞甲基藍有關”,所依據的實驗是________(填實驗編號)。
實驗2 進一步探究靜置一段時間后飲料顏色變化的原因。
(4)由實驗2-1可以推斷,NaOH在空氣中變質不會導致飲料靜置后變黃綠色,理由是_______。
(5)小組同學結合實驗1和實驗2,推測化學魔術中紅色飲料發生顏色變化的過程與________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取碳酸鈣和硫酸鋇的混合物15.0 g于燒杯中,將150.0 g的稀鹽酸平均分成三次加入燒杯中,加入稀鹽酸與燒杯中固體的質量關系如下圖所示,請完成下列問題:
(1)該混合物中硫酸鋇的質量為__________g;
(2)所加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是 ______;
(3)求恰好完全反應時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_______(寫出計算過程,精確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請從A或B兩題中任選一個作答,若兩題均作答,按A計分。
A | B |
(1)實驗1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 (2)實驗2中,加熱液體時可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 | (1)實驗1的現象:劇烈燃燒,_____,放熱,生成黑色固體。 (2)實驗2中,石蕊溶液變紅的原因是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紅磷、白磷、木炭、鎂條幾種物質,哪種更適用于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小明進行如下探究:
(查閱資料)
①紅磷暗紅色固體、著火點240°C;白磷蠟狀固體,有毒,著火點40°C。
②鎂條可以與空氣中多種物質反應,如N2、CO2等。
(探究過程)如圖所示,按照實驗裝置進行實驗,
(1)紅磷、白磷探究實驗小明認為應選用紅磷進行實驗,其原因是_____。
(2)若改為木炭,反應結束后降至室溫,打開止水夾,水不倒吸入集氣瓶的原因是_____。
(3)若改為鎂條,反應結束后降至室溫,觀察到水倒吸入集氣瓶大于1/5.影響結果的原因是_____。
(探究結論)幾種物質中,紅磷是最適用于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