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水、食鹽是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海水中能提取食鹽,則食鹽中金屬元素的名稱是_________。食鹽可以配成0.9%的生理鹽水,“0.9%”表示_________。(選填編號)
A.每100g水中最多溶解 0.9g NaCl B.每100g生理鹽水中溶解0.9g NaCl
C.生理鹽水中有0.9g NaCl D.生理鹽水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②工業上分離液態空氣制氧氣,是利用氧氣和氫氣_________不同(選填“溶解性”“沸點”或“熔點”)
③廢氣處理有利于治理環境,工業煙氣中排放的SO2經過下列轉化可以得到化工產品。
Ⅰ. 加入石灰石的目的是將SO2最終轉化為______物質,寫出煅燒石灰石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
Ⅱ. 在處理過程中,元素化合價發生改變的元素有___________。
④天然水中含有許多雜質。自來水廠凈水過程示意圖為:天然水沉降過濾
自來水。加氯的作用是___________。明礬的化學式是 KAl(SO4)2 ·12H2O,該物質中含有__________種元素,0.2 mol中KAl(SO4)2 ·12H2O 含有__________個鉀微粒。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西省太原市2018屆九年級綜合測試(一)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物質中屬于混合物的是( )
A. 火堿 B. 熟石灰 C. 食鹽 D. 小蘇打
C 【解析】A. 火堿是氫氧化鈉的俗稱,氫氧化鈉屬于堿,不符合題意;B. 熟石灰是氫氧化鈣的俗稱,氫氧化鈣屬于堿,不符合題意;C. 食鹽主要成分是氯化鈉,食鹽屬于混合物,符合題意;D. 小蘇打是碳酸氫鈉的俗稱,屬于鹽,不符合題意。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西省2017-2018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2) 題型:單選題
下列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
A. 氧化汞加熱分解: HgOHg+O2↑
B. 鐵在氧氣中燃燒: 3Fe+2O2Fe3O4
C. 碳在氧氣中燃燒:C+O2CO2↑
D. 磷在氧氣中燃燒: Mg+O2Mg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淮北市2018年中考化學模擬試卷 題型:單選題
在今年的化學活動周中,某校興趣小組同學在課題組老師的指導下,利用白磷在空氣中只需加熱到40℃便能燃燒的特性,將課本“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裝置(如甲圖)改進為新的實驗裝置(如乙圖),改進后的實驗裝置其原理相當于原裝置,以下對乙裝置的評價不恰當的是( )
A. 反應的容器體積小,藥品消耗少
B. 裝置簡潔,減少了甲圖裝置中導管引起的誤差
C. 容器內徑相等,易準確推算出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D. 反應容器中沒有水,玻璃儀器不會炸裂,實驗更安全
D 【解析】A、通過裝置可以看出,乙裝置的反應容器體積小,里面密封的空氣就少,藥品消耗少,正確;B、乙裝置比較簡潔,空氣只存在于注射器內,而甲裝置的氣體除了集氣瓶內的外,導氣管中也含有氣體,因此可以減少甲圖裝置中導管引起的誤差,正確;C、由于注射器的內徑相等,通過注射器上的刻度易準確推算出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正確;D、玻璃儀器的炸裂與儀器中有水沒有關系,只要儀器受熱均勻就不會炸裂,錯誤。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上海市黃浦區2018屆九年級4月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鈣、碳酸鈉、硫酸鈉、氯化鈉、硝酸鉀中的一種或幾種,為了確定其組成,進行實驗,按要求進行回答:
實驗步驟 | 實驗過程 | 實驗現象 | 結論 |
① | 取樣,進行焰色反應,透過藍色鈷玻璃 | 火焰呈__________ | 原粉末中含有硝酸鉀 |
② | _____________ | 原粉末中肯定不含碳酸鈣 | |
③ | 有氣泡產生 | 原粉末中肯定有_______ | |
④ | 取步驟③試管中的溶液 Ⅰ.先加入__________ Ⅱ.再加入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 原粉末中肯定還有的物質是氯化鈉肯定沒有硫酸鈉 |
⑤ | 反思:在步驟③中加入的稀硝酸是否一定要過量,理由是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上海市黃浦區2018屆九年級4月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時,為了控制反應的發生與停止,可選用的裝置(鐵架臺省略)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上海市黃浦區2018屆九年級4月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關于氯化鎂分類錯誤的是
A. 化合物 B. 正鹽 C. 鎂鹽 D. 酸式鹽
D 【解析】A、氯化鎂由兩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化合物,正確; B、鹽是由金屬陽離子或是銨根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的化合物,氯化鎂在溶液中電離出鎂離子、氯離子,屬于正鹽,正確; C、氯化鎂在溶液中電離出鎂離子、氯離子,屬于鎂鹽,錯誤;D、氯化鎂在溶液中電離出鎂離子、氯離子,屬于正鹽,錯誤。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六校聯盟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圖是某化學變化的微觀示意圖(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裂為原子 B. 在化學變化中,原子可重新組成新分子
C. 在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個數沒有改變 D. 在化學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沒有改變
D 【解析】A、通過分析圖示可知,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裂為原子,正確;B、通過分析圖示可知,在化學變化中,原子可重新組成新分子,正確;C、通過分析圖示可知,在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個數沒有改變,正確;D、根據反應微觀圖可知,化學反應變化前后,分子的種類發生改變,錯誤。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陜西省西安市2018屆九年級中考化學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如圖裝置可用于實驗室制取氧氣和二氧化碳,并驗證它們的部分性質(圖中部分夾持裝置已略)。請你回答:
(1)用B裝置制取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與A裝置相比,用B裝置制取氧氣的優點是_____。(寫一點即可)
(2)將BCD連接制取氧氣,判斷氧氣已收集滿的現象是_____。
(3)按E和F裝置進行實驗(在水中將膠塞取下),該實驗現象說明收集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區別是_____。
2H2O22H2O+O2↑ 不需要加熱 蠟燭劇烈燃燒 氧氣可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則不能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儀器的名稱、氣體的制取裝置和收集裝置的選擇,同時也考查了化學方程式的書寫等,綜合性比較強。氣體的制取裝置的選擇與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的條件有關;氣體的收集裝置的選擇與氣體的密度和溶解性有關。 (1)B裝置適用于固體和液體的不加熱反應,用過氧化氫和二氧化錳制氧氣不需要加熱,過氧化...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