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同學們按照下圖所示的裝置進行了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實驗中發生化學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_____。
(2)實驗時先向集氣瓶內加入少量水,并將水面以上的部分劃分為五等份。用_____,點燃燃燒匙中的紅磷后,立即伸入集氣瓶中并把塞上塞緊。待紅磷熄滅后,打開彈簧夾。
(3)若紅磷燃燒結束冷卻至室溫,打開彈簧夾,觀察到的現象_____,是可以得出結論:_____。
(4)產生上述現象的原因是由于紅磷燃燒,_____,使集氣瓶內氣體減少,_____,在氣壓差的作用下,燒杯內的水進入集氣瓶。
(5)如果小明做實驗時發現進入到集氣瓶中的液體的量小于瓶內原空氣體積的五分之一,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寫兩條即可)
【答案】 用彈簧夾夾緊膠皮管 燒杯內的水沿導管進入集氣瓶中,進入水的體積約占原空氣體積的1/5 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1/5 消耗氧氣,生成五氧化二磷固體 壓強減小,小于外界大氣壓 紅磷量不足 沒冷卻到室溫就打開彈簧夾
【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方法、步驟和誤差分析。
(1)該實驗是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發生化學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
(2)實驗時先向集氣瓶內加入少量水,并將水面以上的部分劃分為五等份。用彈簧夾夾緊膠皮管,點燃燃燒匙中的紅磷后,立即伸入集氣瓶中并把塞上塞緊。
(3)若紅磷燃燒結束冷卻至室溫,打開彈簧夾,觀察到的現象是燒杯內的水沿導管進入集氣瓶中,進入水的體積約占原空氣體積的1/5 ,得出結論: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1/5。
(4)產生上述現象的原因是由于紅磷燃燒,消耗氧氣,生成五氧化二磷固體,使集氣瓶內氣體減少,壓強減小,小于外界大氣壓,在氣壓差的作用下,燒杯內的水進入集氣瓶。
(5)實驗時發現進入到集氣瓶中的液體的量小于瓶內原空氣體積的五分之一,其可能的原因是:紅磷量不足,沒有把瓶內的氧氣消耗完,進入水的體積偏小;也可能是瓶子沒有冷卻到室溫就打開彈簧夾,進入水體積偏小。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年5月18日,我國在南海海域試采可燃冰獲得成功,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在海域可燃冰試開采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
(1)可燃冰被科學家譽為“21世紀能源”。可燃冰中,水分子形成一種空間籠狀結構,CH4和少量N2,CO2等分子填入籠內的空隙中,無固定的組成,因此可燃冰屬于________(填“純凈物”或“混合物”)。
(2)沼氣、天然氣的主要成份也是甲烷。充分燃燒1000g天然氣和煤所產生的CO2和SO2氣體的質量如圖l所示,請寫出甲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根據圖示和已有知識分析,天然氣被譽為城市清潔能源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答兩條即可)。
(3)天然氣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小于空氣,天然氣泄漏后.遇明火或靜電易發生爆炸,為防止因天然氣泄漏造成危險,可在家中安裝報警器,圖2甲、乙兩種情況,安裝位置正確的是______________。
(4)甲烷不僅是重要的燃料,同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圖3是以甲烷為原料,一定條件下制取某液體燃料的微觀過程示意圖。由此得出:進程I中參加反應的各物質分子個數比為_____,進程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有一瓶標簽受到腐蝕(如圖所示)的無色溶液,老師叫各小組開展探究。
(提出問題)
這瓶無色溶液究竟是什么物質的溶液?
(猜想與假設)
經了解得知,這瓶無色溶液原來是放在存放鹽溶液的柜子里。由此猜測:可能是碳酸鈉、碳酸氫鈉、氯化鈉、硫酸鈉、硝酸鈉中某一種。
(理論分析)
為了確定該溶液,他們首先進行了
(1)甲同學根據標簽上的組成元素認為一定不可能是_____溶液。
(2)乙同學提出,碳酸氫鈉、硝酸鈉的溶液也不可能,他的依據是_____。
(設計實驗)
為了確定該溶液究竟是剩余兩種鹽的哪一種溶液,他們設計了如下實驗: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①取少量該無色溶液于試管中,慢慢滴加BaCl2溶液 ②靜置后,倒出上層清液,向沉淀中滴加稀鹽酸 | 產生白色沉淀 產生大量氣泡,沉淀消失 |
(實驗結論)
(3)該瓶無色溶液是_____。
(實驗反思)
(4)丙同學認為原設計的實驗還可簡化,同樣達到鑒別的目的。丙同學設計的實驗如下(將實驗操作及實驗現象填入相應的空格中):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_____ | _____ |
(5)下列物質能與Na2CO3溶液反應產生與步驟①類似實驗現象的是_____。
A Ba(OH)2 B CaCl2 C KNO3 D 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下列實驗裝置圖,結合所學化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1中儀器①的名稱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A裝置制取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檢驗氧氣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E裝置驗證二氧化碳的性質,當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時間后,試管甲中產生的現象是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試管乙中產生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實驗室制取氫氣時,可選用的收集裝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若利用圖2裝置, 使用所制取的氣體還原氧化銅,裝置F中所盛放的試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裝置G硬質玻璃管中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用氯酸鉀制取氧氣,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二氧化錳起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6)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其依據是______________,若用該方法收集氧氣,驗滿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掌握儀器的使用并嚴格按照操作要求進行實驗,才能保障化學實驗的成功和安全。根據所學化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如圖1所示進行鐵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結果集氣瓶炸裂,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某學生用如圖2所示裝置進行“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
①選擇圖2代替課本實驗圖3的優點是______________(答一點即可);
②紅磷燃燒后冷卻至室溫,活塞a應停在刻度_________(填數字)處。若該實驗沒有達到實驗目的,可能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
③該實驗中的紅磷______(填“能”或“不能”)用硫來代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圖a是兩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圖b是氟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a方框右上角橫線上應填寫NA
B.氯元素屬于金屬元素
C.圖b方框橫線上的數字是9
D.11號元素與氟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是Na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苯甲酸鈉(C7H5O2Na)是一種食品添加劑,廣泛用于食品工業中。請計算:
(1)C7H5O2Na的相對分子質量是____________;
(2)C7H5O2Na中氫氧兩種元素的質量比是___________;
(3)C7H5O2Na中有________個原子,各原子的個數比是_______________;
(4)14.4克苯甲酸鈉中含有鈉元素的質量(寫出計算過程)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人類發現二氧化碳經歷了多個世紀,下列是其歷程中的部分資料。
資料一:1630年,海爾蒙特發現在一些洞穴處,有一種能使燃著的蠟燭熄滅的氣體,后來被證實是CO2。
資料二:1754年,布萊克將石灰石煅燒首次制得CO2。
資料三:1766年,卡文迪許通過實驗測得,室溫下1體積水大約能溶解1體積二氧化碳氣體。
(1)根據海爾蒙特的發現,可推測二氧化碳的用途是____________。
(2)布萊克實驗中,若要檢驗石灰石是否完全分解,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3)如圖1,在室溫下將容積為200毫升的廣口瓶注滿蒸餾水,通過導管a緩慢通入300毫升CO2,欲驗證卡文迪許的結論,現象是______________。
(4)興趣小組同學在實驗室用如圖2儀器制取氣體。
①儀器A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
②用圖示儀器制備并收集二氧化碳,則應選擇的儀器組合是______________,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若選用氯酸鉀制取氧氣,則除上述給出的儀器外,還必須增加的儀器是_____________,檢驗氧氣是否集滿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③SO2和CO2的化學性質有相似之處,實驗室可用Na2SO3與70%硫酸在常溫下反應制備SO2,尾氣必須要進行處理,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④H2O2可作增氧劑。常溫下,用4%H2O2溶液進行實驗,研究pH對H2O2分解所得溶液中溶氧的影響,測定結果如圖3。
a.實驗室用H2O2分解制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
b.分析圖3得到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結合配制80g質量分數為10%的氯化鈉溶液的實驗圖示,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需要氯化鈉周體的質量為_________g
(2)在量取水的操作中,當水而接近所需刻度時,改用__________向量簡 滴加水;
(3)上圖所示操作中,一定能導致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小于10%的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