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為鎂的原子結構示意圖,該元素的原子核外有________個電子層,它屬于________(填“金屬”或“非金屬”)元素,其化學性質比較活潑,在化學反應中易________(填“得”或“失”)電子,形成________(填“陰”或“陽”)離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6分)下圖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內容,結合表中內容回答問題。
(1)12號元素鎂的元素符號為 。
(2)氟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從原子結構分析,下列元素化學性質與氟相似的是 (填序號)。
(3)某種鈉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3,該鈉原子核內的中子數為 。
(4)小紅取一瓶氫氣和一瓶氯氣進行實驗。首先將氫氣和氯氣按右圖所示裝置放置,抽掉玻璃片,過一會觀察到 ,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是 。然后點燃一段鎂條,靠近集氣瓶,氫氣和氯氣在光照條件下發生爆炸,生成穩定的化合物氯化氫,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模擬題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鎂合金的強度高、機械性能好。這些特性使金屬鎂成為制造汽車、飛機、火箭的重要材料,從而獲得“國防金屬”的美譽。海水提鎂是國際上的主要趨勢,工業流程圖如下:
其步驟為:
Ⅰ.將海邊大量存在的貝殼(主要成分為CaCO3 )鍛燒成生石灰,并將生石灰制成石灰乳Ⅱ.將石灰乳加入到海水反應池中,經過沉降、過濾得到Mg(OH)2沉淀
Ⅲ.在Mg(OH)2沉淀中加入鹽酸中和得到MgCl2溶液,再經蒸發結晶得到MgCl2?6H2O
Ⅳ.將MgC12?6H2O 在一定條件下加熱得到無水MgCl2
V.電解熔融的無水MgCl2 可得到Mg
(1)請根據上述步驟回答問題:
① 寫出步驟I 、Ⅲ 的有關化學方程式:
Ⅰ.貝殼鍛燒成生石灰
Ⅲ.Mg(OH)2 沉淀中加入鹽酸中和
② 步驟Ⅰ―V 中有分解反應的是(填寫步驟序號): 。
③ 步驟Ⅲ中的蒸發是利用風吹日曬來完成的,而在實驗室中進行蒸發操作需要的主要儀器有 、 、酒精燈、帶鐵圈的鐵架臺、坩堝鉗等。
④ 上述海水提鎂的流程中,采取了哪些措施來降低成本、減少污染的?請寫出其中一點: 。
(2)回答下列問題:
① 下圖為鎂元素的某種粒子結構示意圖,該圖表示(填序號)
A.分子 B.原子 C.陽離子 D.陰離子
② 鎂原子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電子,鎂是一種(填“活潑”或“不活潑”) 金屬,除了能與氧氣反應,還可以與氮氣、二氧化碳等反應。
(3)為測定約含鎂30%的鎂鋁合金(不含其它元素)中鎂的質量分數。
① 第一小組設計下列實驗方案:稱量ag鎂鋁合金粉末,放在如下圖所示裝置的惰性電熱板上,通電使其充分灼燒。
討論一:欲計算鎂的質量分數,該實驗中還需測定的一種數據是 。討論二:若用空氣代替O2 進行實驗,對測定結果(填“有”或“無”) 影響。② 第二小組設計下列實驗方案:稱取bg鎂鋁合金,與足量的稀鹽酸完全反應。欲計算鎂的質量分數,該實驗中還需測定的一種數據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以下是甲、乙兩同學對有關鎂與鹽酸反應的系列研究
研究一:鎂與鹽酸反應過程中的能量變化以及反應速率的變化:
(1)實驗時需將鎂條進行打磨,其目的是 。
(2) 反應中試管外壁發燙,說明鎂與稀鹽酸反應是 反應(填“吸熱”或“放熱”),化學方程式為
(3)實驗測得鎂片產生氣體的速率(v)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所示,則t1~t2時間內反應速率逐漸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
研究二.反應后所得溶液的酸堿性探究
【發現問題】
(1)反應后甲同學用pH試紙測定試管中溶液的酸堿性,發現pH小于7,說明甲同學所得溶液呈 性,(選填“酸”“堿”或“中”)。
(2)反應后乙同學的試管中鎂條有剩余,向試液中滴入兩滴酚酞溶液,振蕩顯紅色,說明乙同學所得溶液呈 性。對此現象,乙同學重復如上實驗,得到同樣結果。
【提出猜想】
甲同學:猜想Ⅰ:稀鹽酸過量,使溶液pH小于7;猜想Ⅱ:氯化鎂溶液pH小于7。
乙同學:猜想Ⅰ:氯化鎂溶液使酚酞變紅色; 猜想Ⅱ:鎂與熱水反應使酚酞變紅色。
【實驗與思考】
為驗證猜想,甲、乙兩同學均需測定________溶液的酸堿性,實驗表明該溶液顯弱酸性。
乙同學為完成猜想Ⅱ,在滴有兩滴酚酞的熱水中放入一段打磨過的鎂條,觀察到溶液很快變為紅色,同時還觀察到鎂條表面有氣體生成,收集并點燃該氣體,發現能燃燒,請根據實驗現象寫出鎂與水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
【結論】
鎂與稀鹽酸反應,鎂反應完全后所得溶液顯酸性;
鎂與稀鹽酸反應,鎂過量時所得溶液顯堿性。
【拓展與延伸】
(1)金屬氯化物的水溶液可能顯中性或弱酸性;與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有關,如氯化鈉溶液顯中性,氯化鎂溶液顯弱酸性,氯化鉀溶液顯________性。
(2)活潑金屬能與水在一定條件下反應。實驗發現鈉與冷水劇烈反應,產生大量的氣體。由此可見金屬與水反應與金屬的活動性順序_________(填“有關”或“無關”)。
研究三. 金屬活動性強弱與原子結構的關系
下圖為鎂原子、鈣原子和鋇離子結構示意圖,據此推測,這三種金屬的活動性最強的是
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以下是甲、乙兩同學對有關鎂與鹽酸反應的系列研究
研究一:鎂與鹽酸反應過程中的能量變化以及反應速率的變化:
(1)實驗時需將鎂條進行打磨,其目的是 。
(2) 反應中試管外壁發燙,說明鎂與稀鹽酸反應是 反應(填“吸熱”或“放熱”),化學方程式為
(3)實驗測得鎂片產生氣體的速率(v)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所示,則t1~t2時間內反應速率逐漸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
研究二.反應后所得溶液的酸堿性探究
【發現問題】
(1)反應后甲同學用pH試紙測定試管中溶液的酸堿性,發現pH小于7,說明甲同學所得溶液呈 性,(選填“酸”“堿”或“中”)。
(2)反應后乙同學的試管中鎂條有剩余,向試液中滴入兩滴酚酞溶液,振蕩顯紅色,說明乙同學所得溶液呈 性。對此現象,乙同學重復如上實驗,得到同樣結果。
【提出猜想】
甲同學:猜想Ⅰ:稀鹽酸過量,使溶液pH小于7;猜想Ⅱ:氯化鎂溶液pH小于7。
乙同學:猜想Ⅰ:氯化鎂溶液使酚酞變紅色; 猜想Ⅱ:鎂與熱水反應使酚酞變紅色。
【實驗與思考】
為驗證猜想,甲、乙兩同學均需測定________溶液的酸堿性,實驗表明該溶液顯弱酸性。
乙同學為完成猜想Ⅱ,在滴有兩滴酚酞的熱水中放入一段打磨過的鎂條,觀察到溶液很快變為紅色,同時還觀察到鎂條表面有氣體生成,收集并點燃該氣體,發現能燃燒,請根據實驗現象寫出鎂與水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
【結論】
鎂與稀鹽酸反應,鎂反應完全后所得溶液顯酸性;
鎂與稀鹽酸反應,鎂過量時所得溶液顯堿性。
【拓展與延伸】
(1)金屬氯化物的水溶液可能顯中性或弱酸性;與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有關,如氯化鈉溶液顯中性,氯化鎂溶液顯弱酸性,氯化鉀溶液顯________性。
(2)活潑金屬能與水在一定條件下反應。實驗發現鈉與冷水劇烈反應,產生大量的氣體。由此可見金屬與水反應與金屬的活動性順序_________(填“有關”或“無關”)。
研究三. 金屬活動性強弱與原子結構的關系
下圖為鎂原子、鈣原子和鋇離子結構示意圖,據此推測,這三種金屬的活動性最強的是
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