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微觀和宏觀之間的聯系是一種科學的思維方式,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 石墨和金剛石物理性質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B. 冰和干冰的化學性質存在差異的原因是構成它們的分子不同
C. 夏天鋼軌之間的縫隙變小的原因是溫度升高鐵原子變大了
D. 過氧化氫溶液是混合物的原因是其中含有過氧化氫分子、水分子等多種分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福建省漳州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質量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明代藥學典籍《滇南本草》記載:金銀花有“清熱,解諸瘡、癰疽發背,無名腫痛,補虛療風,久服延年”的功效,其主要成份為綠原酸(C16H1809)。綠原酸屬于
A. 混合物 B. 氧化物 C. 單質 D. 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豐臺區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利用如圖所示實驗研究氧氣的性質。
(1)實驗1中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
(2)實驗2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3)實驗2中,水的作用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化學與生活、生產密切相關。
(1)我國首架大型客機C919中使用了大量的鋁鎂合金,鋁制品在空氣中不易被腐蝕,具有“自我保護”能力,其原因是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2)鋁、銅、銀是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三種金屬。同學甲設計了如下三個實驗來驗證它們的金屬活動性強弱:① 鋁、硝酸銀溶液;②銅、硫酸鋁溶液;③銅、硝酸銀溶液。同學乙認為這一方案中實驗 ______(填“①”、“②”、“③”)可以不做,也能驗證三個金屬的活動性強弱。請寫出實驗③中的實驗現象______。
(3)中國南海海底有大量的可燃冰(CH4·nH2O)。
① 可燃冰中,水分子形成一種空間籠狀結構,甲烷和少量N2、CO2等分子填入籠內空隙中,無固定的化學計量關系,因此可燃冰屬于________(選填“純凈物”或“混合物”)。
②甲烷在一定量的氧氣中燃燒,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所示:
物質 | 甲烷 | 氧氣 | 水 | 二氧化碳 | 一氧化碳 |
反應前質量/g | 3.2 | 11.2 | 0 | 0 | 0 |
反應后質量/g | 0 | 0 | 7.2 | 4.4 | 未測 |
根據表格中數據,請完成甲烷在一定量的氧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
(4)某工廠利用廢硫酸與廢鐵屑反應制取硫酸亞鐵。現制得FeSO4 1.52 t,需要鐵的質量至少是多少?(在答題卡上寫出計算過程)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圖示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A. 點燃酒精燈
B. 稱量10.05g固體
C. 量取5.5mL液體
D. 過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氧氣、二氧化碳是我們身邊常見的物質。某興趣小組對這兩種氣體研究如下:
Ⅰ.氧氣、二氧化碳的制備:
(1)寫出A圖中有標號儀器①的名稱:__________。
(2)寫出用KMnO 4制取O 2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該裝置中棉花團的作用是__________,圖中裝置一處明顯的錯誤是__________。
(3)在化學實驗室中用石灰石和稀鹽酸來制取二氧化碳可選用圖B所示的發生裝置,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
(4)制二氧化碳也可選用如圖C所示的裝置,與B裝置相比,C裝置的優點是_________,用圖D裝置也可以制取二氧化碳,將石灰石放在銅絲網中,該實驗說明了銅____(填“能”或“不能”)和稀鹽酸發生反應。
Ⅱ.二氧化碳的性質及氧氣的收集研究:
(1)二氧化碳的性質研究
①如圖E所示的裝置可以測定一段時間收集的二氧化碳的體積,植物油的作用是____。
②如圖F所示的裝置說明了二氧化碳具有__________的性質,該性質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是__________。
③已知:CO 2和SO 2既有相似性,又有差異性。
實驗一:將收集滿兩種氣體的試管同時倒立于盛水的水槽中,片刻后實驗現象如圖所示,說明相同條件下SO 2比CO 2__________(填“易”或“難”)溶于水。
實驗二:已知鎂條可以在CO 2中劇列燃燒: 2Mg+CO 2 2MgO+C,試推測鎂條在SO 2中燃燒的現象為:劇烈燃燒,__________。
(2)氧氣的收集
(實驗1)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當放置在集氣瓶口帶火星木條復燃時停止收集,測定瓶中氧氣的含量,重復實驗3次。
(實驗2)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當放置在集氣瓶口帶火星木條復燃后,繼續收集40秒,測定瓶中氧氣的含量,重復實驗3次。
(實驗3)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測定瓶中氧氣的含量,重復實驗3次。
實驗數據:
實驗1 | 實驗2 | 實驗3 | |||||||
氧氣的體積分數(%) | 79.7 | 79.6 | 79.9 | 88.4 | 89.0 | 87.9 | 90.0 | 89.8 | 89.3 |
氧氣的平均體積分數(%) | 79.7 | 88.4 | 89.7 |
數據①由實驗1、2可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時,為提高獲得的氧氣體積分數,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
②不考慮操作因素,實驗3獲得的氧氣體積分數不能達到100%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中國最新戰機殲-31使用了高強度、耐高溫的鈦合金材料。工業上冶煉鈦的反應如下:TiCl4+2MgTi+2MgCl2。該反應屬于
A. 化合反應 B. 分解反應 C. 置換反應 D. 以上都不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蘇州市、吳江、相城區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末教學質量調研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完成下列變化的化學方程式。
(1)水通電分解:_____________。
(2)碳酸氫銨在烈日下暴曬:_____________。
(3)常溫下,鋁的表面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膜:_____________。
(4)濕法煉銅:_____________。
(5)氨氣(NH3)與氧化銅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氮氣、一種紅色固態物質和一種無色液態物質: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