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發現家中一枚戒指生滿了銅綠,他和同學利用這枚戒指展開了研究性學習.
[查閱資料]真金在空氣中不會生銹,生滿銅綠的“金戒指”材質為銅鋅合金;
銅長期露置在潮濕的空氣中能生成銅綠,其主要成分是堿式碳酸銅,堿式碳酸銅受熱易分解生成CuO、H2O和CO2.
堿式碳酸銅能與鹽酸發生反應生成氯化銅,水和二氧化碳.
氯化銅溶液為藍綠色
鐵能夠與氯化銅發生置換反應
據上述資料可推知,堿式碳酸銅由______種元素組成.
[實驗探究]將該枚戒指加入過量稀鹽酸中,有氣泡產生,溶液由無色逐漸變為藍綠色.
(1)小明認為:氣體中除了含有CO2,還可能含有少量______.
(2)小紅認為藍綠色溶液中的溶質只有氯化鋅.小華認為溶液中的溶質除了氯化鋅外,還應該含有______、______.他取適量上述藍綠色溶液,加入光亮的鐵片,觀察到了現象:①______,②______,證實了自己的觀點.
(3)小娟取適量新制的FeCl2溶液,加入鋅粒,一段時間后,溶液顏色變淺.結合小華的實驗可推知:鐵、鋅、銅三種金屬的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______.
【答案】分析:(1)從戒指的成分和探究過程中加入過量的酸來考慮答案.
(2)根據溶液的顏色和前面加入的過量的酸,說明溶液中還含有氯化銅和鹽酸,這兩種物質都能和鐵反應并伴隨不同的現象.
(3)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應用,排在前面的金屬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
解答:解:堿式碳酸銅受熱易分解生成CuO、H2O和CO2三種物質,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故堿式碳酸銅是有碳,氫,氧,銅四種元素組成的;
(1)戒指的成分中有鋅,故能和鹽酸反應放出H2;
(2)堿式碳酸銅能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銅,同時鹽酸是過量的,故藍色溶液中還含有CuCl2 HCl等溶質;
氯化銅和鐵反應能置換出紅色的銅,鹽酸和鐵反應放出氫氣,故反應現象是:有氣泡產生;有紅色物質析出;
(3)鋅能置換出鐵,鐵能置換出銅,故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為:Zn、Fe、Cu.
故答案為:
四;
(1)H2;
(2)CuCl2 HCl;有氣泡產生;有紅色物質析出;
(3)Zn、Fe、Cu.
點評:本題從物質的元素組成,物質的化學性質,如何分析溶液的成分,物質的檢驗,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應用等方面進行考查,容量大,難易程度成階梯上升,是一道很好的大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