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2分)分類的方法,使化學學習和研究變得有規律。請從原子的結構特點與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的關系的角度,將下列原子結構示意圖平均分成兩類。
① ② ③ ④
(1) 你選擇的原子結構示意圖是 (填序號),
(2) 你的一種分類標準是 。
【答案】(1) ①②;③④;①④;②③
(2)原子核外有一個電子層,排在周期表的第一橫行(或同一橫行);原子核外有三個電子層,排在周期表的第三周期(或同一橫行);原子核外電子達到穩定結構,排在周期表的同一縱行(或同一族);核外電子排布未達到穩定結構,原子核外的最外層電子數相同排在周期表的同一縱行(或同一族)
【解析】
試題分析:(1) 從原子的結構特點與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的關系的角度,比如電子層數與周期數之間的關系,最外層電子數與族之間的關系,最外層電子數與元素化學性質之間的關系等,所以可將其分為①②;③④;①④;②③
(2) 分類標準是:原子核外有一個電子層,排在周期表的第一橫行(或同一橫行);原子核外有三個電子層,排在周期表的第三周期(或同一橫行);原子核外電子達到穩定結構,排在周期表的同一縱行(或同一族);核外電子排布未達到穩定結構,原子核外的最外層電子數相同排在周期表的同一縱行(或同一族)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7分)鐵是最早使用的金屬之一。
(1)下列鐵制品,主要利用其導熱性的是 (填字母序號)。
A.鏟子 B.鐵鍋 C.電爐絲
(2)工業上以赤鐵礦(主要含氧化鐵)為原料煉鐵,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鐵粉是雙吸劑的有效成分,原因是 。實際生產中用到的雙吸劑除鐵粉外,一般還含有NaCl和木炭粉。檢驗用過一段時間的雙吸劑是否失效的方法是 。
(5)已知“Fe”是植物生長必須的微量元素,FeSO4·7H2O常用作花肥。為保護環境,回收金屬資源。課外小組的同學設計了如下圖所示流程(略去部分產物),對用過一段時間的雙吸劑進行回收。(說明:含“Fe3+”的鹽溶液能與鐵反應轉化為“Fe2+”。如 Fe + 2FeCl3 ==== 3FeCl2,。)回答下列問題:
①上述流程中,共發生 個不同的化學反應。
②A-I九中物質中,含鐵元素的是 (填字母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60℃的A、B、C三種物質的溶液中A物質的溶液中所含溶質的質量最多
B.60℃時A、B、C三種物質的等質量飽和溶液,降溫至40℃時析出晶體最多的是A
C.40℃時A物質60g放入50g水溶解后升溫至60℃時,溶質的質量分數增大,由飽和溶液變為不飽和溶液
D.物質C中混有少量A時,可以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提純物質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小組同學在學習鎂條與鹽酸反應會放出大量熱的實驗后,想研究金屬鋁與鹽酸反應是否也放熱,同學們設計了如圖所示實驗,請你和該小組同學共同完成實驗。
將注射器中的稀鹽酸加入到錐形瓶內時,可觀察到錐形瓶中產生的現象為 ;
甲同學觀察到反應一段時間后,導管口有氣泡冒出的現象,從而得到鋁片與稀鹽酸反應是放出熱量的。
乙同學不同意甲的結論,理由是
實驗結束后,小組同學發現錐形瓶中的液體的量明顯多于加入的稀鹽酸,請用理化知識解釋錐形瓶液體量增多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對物質進行分類,是化學研究上的一種基本方法。例如,我們可將無機化合物根據其組成的不同,把它們分為氧化物、酸、堿、鹽四類物質。請你據此判斷:在下面的四種化合物中,其中一種與另外三種不屬于同一類別的物質是( )
A.HCl B. FeSO4 C.CuSO4 D. Na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5分) 石建同學在實驗室用下圖制備二氧化碳并進行相關的實驗探究。請回答問題:
(1)寫出在此實驗中使用儀器A的注意事項
;
(2) 石建同學用右側裝置制備二氧化碳并得出其密度比空
氣大且不能燃燒也不能支持燃燒的結論。請幫助他將此實驗
裝置圖補充完整;
(3)在實驗室制備二氧化碳的物質的名稱是 ;
(4)Ⅲ中產生實驗現象的原因是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7分)學過金屬活動性后,秦思同學通過實驗探究鋅粉與硝酸亞鐵和硝酸銀兩種鹽溶液的反應。實驗現象和數據如下: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
硝酸亞鐵與硝酸銀的混合溶液 | 100g | 100g | 100g | 100g |
鋅粉 | 2g | 3.25g | m | 9.75g |
向濾液中加入稀鹽酸后的實驗現象 | 產生白色沉淀 | 無明顯現象 | 無明顯現象 | 無明顯現象 |
向濾渣中加入100 g稀鹽酸后的實驗現象 | 無明顯現象 | 無明顯現象 | 產生氣泡,溶液變為淺綠色 | 現象與第三次相同 |
(1)第四次向濾渣中加入稀鹽酸后產生氣泡的化學方程式為 ;
(2)根據第一次的實驗現象,你認為此次濾液中的溶質是 ;
(3)根據已知條件列出求解第二次實驗中置換出金屬銀的質量(x)的比例式 ;
(4)若第三次實驗鋅與兩種鹽溶液恰好完全反應,則m的質量為__________________;
(5)若向第三次反應后的濾液中加入一定質量的水,所得不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0%,則加入水的質量為__________________;
(6)若用溶質質量分數為36.5%的濃鹽酸配制第四次實驗中與濾渣恰好完全反應所需的稀鹽酸,則需要濃鹽酸與水的質量比為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5分)下圖化學反應的溶液顏色變化體現了“魔法世界,魅力化學”,請回答:
(1)溶液X是 (填“酸”、“堿”、“鹽”),試劑A的名稱是 。
(2)若X是稀硫酸,B是氧化物,則B的化學式為 。
(3)若X是稀鹽酸,C是鹽,則C的名稱是 。
(4)若X是稀硫酸,D是堿,則X與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下圖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NaCl和NH4Cl的溶解度都隨溫度升高而增大
B.20 ℃時,20g NaCl加入到50 g水中,攪拌后將全部溶解
C.t ℃時,NH4C1飽和溶液和NaCl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相等
D.將20 ℃時,某NH4Cl飽和溶液降溫到t ℃,其溶質質量分數一定減小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