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學實驗中,對于用剩的化學藥品,處理方法正確的是
A. 為節約倒回原試劑瓶 B. 帶回家做家庭小實驗
C. 倒入下水道以防止污染環境 D. 倒在指定的容器中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鹽城市2017屆九年級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物質世界充滿了變化。下列變化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A. 呼吸作用 B. 蠟燭燃燒 C. 干冰升華 D. 生石灰變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重慶市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Na、Na+ 兩種粒子的判斷中,正確的是( )
①核電荷數相同 ②核外電子數相等 ③電子層結構完全相同
④質量幾乎相等 ⑤質子數相等 ⑥Na+ 比Na穩定
A. ①④⑤ B. ①③⑤⑥ C. ①④⑤⑥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10月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推斷題
甲、乙、丙三種氣體均為空氣的組成之一。甲、丙氣體混合后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沒有明顯變化;將黑色固體丁灼燒至發紅,伸入甲、丙混合氣體中,丁充分燃燒生成一種新的氣體乙。丁燃燒結束后,測知甲氣體已全部耗盡;將乙、丙混合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變混濁。已知丙氣體占空氣的體積分數約為4/5,試回答。
(1)四種物質的名稱甲_______,乙_______,丙________,丁_________。
(2)寫出丁燃燒的文字表達式 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10月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某學生欲稱5.6gNaCl(食鹽),他在左邊托盤上放了5g砝碼,又把游碼移動到0.6g,然后在右邊托盤上加NaCl使天平平衡,則實際得的NaCl的質量為 ( )
A. 5.6g B. 5g C. 4.4g D. 6.2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內蒙古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有一黑色粉末物質可能由氧化銅、木炭、二氧化錳中的兩種或三種組成。某興趣小組對該粉末的成分進行了如下探究和驗證。
(提出問題)該黑色粉末含有哪些的成分?
(查閱資料)(1) 氧化銅、木炭、二氧化錳中只有黑色的氧化銅能與稀硫酸反應,并生成藍色的硫酸銅溶液。
(2)常溫下木炭、氧化銅、稀硫酸均不與二氧化錳反應;
(3)二氧化錳和氧化銅不能燃燒。
(做出猜想)大家認為黑色粉末的組成共有下面四種可能:
猜想1:木炭和氧化銅; 猜想2:木炭和二氧化錳;
猜想3: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4:氧化銅、木炭、二氧化錳。
(探究驗證)
步驟 |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結論及解釋 |
(1) | 取少量黑色粉末放入試管,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振蕩 | 黑色粉末部分溶解,生成藍色溶液 | 原混合物中有______________。 |
(2) | 將(1)反應后的物質過濾、干燥,取一部分濾渣放入橫口試管中加強熱,并不斷鼓入空氣 | 有火星產生 | 原混合物中有____________。 |
(3) | ①將(2)所得另一部分濾渣加入5%的過氧化氫溶液 | 有大量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氣體產生 | 原混合物中有 _____________。 |
②向(2)所得濾液中加入5%的過氧化氫溶液 | 有大量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氣體產生 | _____________。 |
(結論)上述猜想中正確的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內蒙古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為驗證“加熱碳酸氫銨”所發生的變化,兩同學分別用甲、乙裝置進行實驗,發現兩個實驗中碳酸氫銨固體均消失,乙實驗中還觀察到無水硫酸銅變藍、浸有酚酞試液的棉球變紅、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資料:無水硫酸銅呈白色,遇水后呈藍色。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甲實驗不如乙實驗環保
B. 甲實驗只根據“固體消失”這一現象,能說明碳酸氫銨受熱分解
C. 乙實驗有利于同學們分析“固體消失”的原因
D. 根據乙實驗的現象可知,碳酸氫銨受熱分解為氨氣、二氧化碳和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內蒙古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將“泡騰片”放入水中,有無色氣體產生。小紅同學建議,可以用石灰水鑒定一下氣體的成分是不是二氧化碳,這個環節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
A. 提出假設 B. 交流評價 C. 設計實驗 D. 作出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重慶市等七校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一階段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步驟:①點燃酒精燈,給試管加熱;②熄滅酒精燈;③檢查裝置的氣密性;④將高錳酸鉀裝入試管里,試管口放一團棉花,將試管固定;⑤用排水法收集;⑥將導管從水面下拿出。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
A. ③④①⑤②⑥ B. ③④①⑤⑥② C. ④①③⑤②⑥ D. ④①③⑤⑥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