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汽車尾氣中含有許多有害氣體,使用催化轉換器可減少有害氣體的排放,其中某一反應過程的微觀變化如圖所示。
(1)請標出丁中所含元素的化合價________;
(2)甲、乙、丙、丁四種氣體中密度最大的是_________(填序號),保持丙物質化學性質最小的粒子是________(填名稱);
(3)參加反應的甲與乙的質量比是_________;
(4)嘗試寫出該轉化過程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
【答案】 丙 二氧化碳分子 14:15 2CO+2NO
2CO2+N2
【解析】
由圖示和質量守恒定律可知,甲為一氧化碳、乙為一氧化氮,丙為二氧化碳,丁為氮氣,該反應是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在催化劑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O+2NO2CO2+N2。
(1)丁是一種單質,為氮氣,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0,元素化合價的表示方法:確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標出的元素的化合價,然后在其化學式該元素的上方用正負號和數字表示,正負號在前,數字在后,所以氮氣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0表示為。
(2)氣體的密度和氣體的相對分子質量成正比,一氧化碳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2+16=28,一氧化氮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4+16=30,二氧化碳的相對分子質量=12+16×2=44,氮氣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4×2=28。故甲、乙、丙、丁四種氣體中密度最大的是丙二氧化碳。丙二氧化碳是由分子構成的,保持丙物質化學性質最小的粒子是二氧化碳分子;
(3)參加反應的甲與乙的質量比是(28×2):(30×2)=14:15;
(4)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O+2NO2CO2+N2.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現有一瓶含少量水的碳酸氫銨樣品,為測定其中碳酸氫銨的質量分數,某化學興趣小組利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該裝置氣密性良好,裝置B、C中所裝藥品均足量,堿石灰是氧化鈣和氫氧化鈉的混合物)。已知:碳酸氫銨受熱易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H4HCO3NH3↑+H2O↑+CO2↑。
部分實驗步驟如下:
Ⅰ.打開彈簧夾,通入一段時間的氮氣;
Ⅱ.關閉彈簧夾,給碳酸氫銨樣品加熱;
Ⅲ.當樣品反應完全,…,再停止加熱,直到玻璃管冷卻;
Ⅳ.實驗完畢,測得裝置B、C中藥品的質量分別增加了m1、m2
請回答下列問題:
(1)NH4HCO3屬于______(選填“氮肥”“磷肥”“鉀肥”或“復合肥”),裝置B中盛放的液體是______,裝置D的作用是______。
(2)裝置C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3)步驟Ⅲ中,停止加熱前應進行的操作是______。
(4)該樣品中碳酸氫銨的質量分數的表達式為______(用m1、m2的代數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為了比較金屬 R 與鐵、銅的金屬活動性強弱,進行如下探究活動:
(査閱資料)鐵的活動性比銅強。
(進行猜想)對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做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R>Fe>Cu;猜想二:_______________; 猜想三:Fe>Cu>R。
(收集證據)為了驗證哪一種猜想成立,甲、乙、丙三位同學分別展開實驗探究。
主要操作 | 主要現象 | 實驗結論 | ||
甲 | 將打磨好的R 絲插入盛有硫酸銅溶液的試管中 | ____________ | 猜想一正確 | |
乙 | 將粗細相同打磨好的 R 絲、鐵絲,分別插入體積和溶質質量分數都相同的稀鹽酸中 | R 絲表面產生氣泡速率比鐵絲表面產生氣泡速率_____________( 填 “快”或“慢”) | ||
丙 | 將粗細相同打磨好的 R 絲、鐵絲,分別在空氣中點燃 | R 絲在空氣中劇烈燃燒,鐵絲在空氣中_______________ |
寫出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交流反思)三位同學交流討論后認為,比較金屬活動性強弱的方法有多種。
(歸納總結)他們總結得出比較金屬活動性強弱的常見方法有:
(1)金屬與氧氣反應的難易和劇烈程度;
(2)金屬與酸溶液是否反應或反應的劇烈程度;
(3)金屬與______________是否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氫氣和氯氣發生反應的微觀模擬圖,“”代表氫原子,“
”代表氯原子,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在B圖中將相關粒子圖形補充完整_____。
(2)A中兩種分子的相同點是_____。
(3)某元素的原子比一個B分子少兩個質子,畫出該原子的離子結構示意圖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面科普短文(以下材料來自百度科普材料整理)。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及預防
1965年,分離出第一株人的冠狀病毒。由于在電子顯微鏡下可觀察到其外膜上有明顯的棒狀粒子突起,使其形態看上去像中世紀歐洲帝王的皇冠,因此命名為“冠狀病毒”。
2020年2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在瑞士日內瓦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為“COVID-19”。“COVID-19”是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新冠肺炎一般癥狀:發熱、乏力、干咳、逐漸出現呼吸困難。部分患者起病癥狀輕微,無發熱。少數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瀉等癥狀。嚴重者死亡。
目前已有確切的證據表明可以人傳人。目前所見傳染源主要是新冠肺炎患者。無癥狀感染者也可能成為傳染源。新冠肺炎的主要傳播途徑是經呼吸道飛沫傳播,亦可通過接觸傳播。氣溶膠和消化道等傳播途徑尚待明確。目前新冠肺炎的治療沒有特效藥。
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如何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日常預防一:勤洗手。無論是飯前便后,還是下班回家,一定要勤洗手,并且認真洗手。洗手時要使用肥皂或用免洗液洗手。
日常預防二:勤消毒。家里可以用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劑做好居家消毒。家中一定要定期消毒,尤其是外出回家之后,更要注意。
日常預防三:出門一定戴好口罩,出門一定要佩戴符合國家標準的口罩如醫用外科一次性口罩或N95口罩,在病毒肆虐的現實面前大家都是易感人群。
(1)佩戴口罩預防病毒相當于化學實驗中的_______操作。
A 過濾 B 吸附
(2)生產N95口罩的主要原料是聚丙烯,它屬于_____。
A 金屬材料 B 合成材料
(3)乙醇(C2H5OH)、乙醚(C4H10O)、氯仿(CHCl3)屬于______。
A 有機物 B 無機物
(4)84消毒液與含酒精的消毒劑、家中的潔廁靈等其它清潔劑混合使用,因為其有強氧化性,反應會生成有毒氣體。84消毒劑具有強氧化性屬于________。
A 物理性質 B 化學性質
(5)根據你的生活經驗及從電視等媒體中得到的知識,寫出除上述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寫一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的結構和性質呈現一定的規律性變化。下表列出的是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徑及主要化合價(部分信息未列出)。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元素 | Na | Mg | ① | Si | P | ② | Cl |
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 | 1 | 2 | 3 | 4 | 5 | 6 | 7 |
原子半徑(10-10m) | 1.86 | 1.60 | 1.43 | ③ | 1.10 | 10.2 | 0.994 |
最高正價最低負價 | +1 | +2 | ④ | +4 -4 | +5 -3 | ⑤ | +7-1 |
A.⑤處的最高正價是+6,最低負價是-2
B.元素①的原子序數是 13,①和②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AlS
C.第三周期元素(Na→Cl)的最高正價數等于其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
D.③處的數值介于 1.10~1.43 之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測定某碳酸鈣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某學習小組進行了如下實驗探究。取10g碳酸鈣樣品放入燒杯中,加入稀鹽酸至不再產生氣泡為止(樣品中的雜質僅有 CaCl2),并繪制了加入稀鹽酸的質量與放出氣體質量的坐標圖(如圖).
(1)所用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是多少?______
(2)該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多少?______
(3)當鹽酸和樣品恰好完全反應,所得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是多少?(規范寫出計算過程)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驗證混合氣體由H2、CO和HC1組成,請從下圖中選用適當的實驗裝置設計一個實驗,并回答下列問題
(1)連接選用裝置的正確順序是(只要求寫出圖中裝置的序號)_____
(2)所用裝置的連接順序是(填各接口的字母,連接膠省略,裝置之間用“→”連接)混合氣體→_____。
(3)首先選用的裝置的作用_____,第二步選用的裝置的作用_____。
(4)簡述尾氣處理方法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分類、類比、歸納、推理都是學習化學常用的方法。
(1)教材中有很多科學家的事跡,被他們的科學精神洗禮的同時,我們也獲取了很多知識。
A | B | C | D |
拉瓦錫利用汞和空氣進行的實驗 | 波義耳不慎將濃鹽酸滴在花瓣上 | 拉瓦錫讓水蒸氣通過一根燒紅的槍管,證明水不是一種元素 | 侯德榜為純堿和氮肥工業技術的發展作出了杰出貢獻 |
若按照實驗目的的不同,可將其分為探究物質組成的實驗、物質的制備或制取實驗、探究物質的性質實驗等等。據此可將 A 實驗與_____(填字母)實驗歸為一類,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數據傳感技術(裝置如圖 1)可以形象地比較塊狀碳酸鈣與粉末狀碳酸鈣分別與稀鹽酸反應的速率。某同學傾斜錐形瓶,使試管內的稀鹽酸流入瓶中與碳酸鈣發生反應,測得瓶內氣壓隨時間的變化如圖 2 所示:
①圖 1 中 x 最科學的數值為_________。
②分析圖 2,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對比分析 a、b 點可知,曲線①表示塊狀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
B 對比分析 c、d 點可知,碳酸鈣粉末與稀鹽酸反應速率更快
C 在不計實驗損耗的條件下,此實驗中碳酸鈣粉末產生的 CO2質量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