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物質中,不屬于混合物的是
A. 牛奶 B. 泉水 C. 空氣 D. 水銀
D 【解析】混合物是指由兩種或多種物質混合而成,純凈物是指由同一種物質組成。A、牛奶,由多種物質混合而成,屬于混合物;B、泉水,由多種物質混合而成,屬于混合物; C、空氣,由多種物質混合而成,屬于混合物;D、水銀,由同一種物質組成,屬于純凈物。 點睛∶混合物沒有固定的組成和性質,純凈物有固定的組成和性質。空氣是一種典型的混合物。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天津市河北區2018屆九年級會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中和反應在生產和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下列應用與中和反應原理無關的是
A. 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 用熟石灰和硫酸銅配制波爾多液
C. 服用含氫氧化鋁的藥物可治療胃酸過多
D. 用氫氧化鈉溶液洗滌石油產品中的殘余硫酸
B 【解析】A、熟石灰為堿,而熟石灰可以與酸性物質發生中和反應,所以可以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故A與中和反應原理有關;B、用熟石灰和硫酸銅配制波爾多液,為堿與鹽的反應,故B與中和反應原理無關;C、氫氧化鋁為堿,與胃液中的鹽酸發生中和反應,故C與中和反應原理有關;D、用NaOH溶液洗滌石油產品中的殘余硫酸,氫氧化鈉溶液與硫酸反應為中和反應,故D與中和反應原理有關。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一輪復習階段,小明同學梳理了以下知識:①單質只含有一種元素,所以含一種元素的物質一定屬于單質;②燃燒需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故破壞其中一個條件就可以滅火;③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④洗滌劑去除油污是因為乳化作用;⑤催化劑一定加快反應速率;⑥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則該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其中正確的個數是
A. 1 B. 2 C. 3 D. 4
B 【解析】①單質只含有一種元素,但含一種元素的物質不一定屬于單質,如氧氣與臭氧的混合物,錯誤;②燃燒需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故破壞其中一個條件就可以滅火,正確;③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如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錯誤;④洗滌劑去除油污是因為乳化作用,正確;⑤催化劑改變反應速率,錯誤;⑥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則該溶液中不一定含有SO42-,可能含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吉林省2018年九年級化學中考模擬試卷 題型:填空題
二氧化碳是溫室氣體之一。下圖為二氧化碳進行轉化的微觀示意圖,根據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1)相同條件下,甲氣體的密度比空氣密度____(選填“大”或“小”)
(2)甲、乙、丙、丁四種物質中屬于氧化物的是____(填序號);丙是由____構成(選填“分子”、“原子”或“離子”)。
(3)丁分子中兩種原子的質量比是______。
(4)嘗試寫出該轉化過程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 甲和丙 分子 1:3或3:1 CO2+4H2=2H2O+CH4 【解析】由題中信息知,CO2+4H2=2H2O+CH4。﹙1)甲是二氧化碳,相同條件下,甲氣體的密度比空氣密度大。(2)甲、乙、丙、丁四種物質中屬于氧化物的是甲和丙,均是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元素是氧元素;丙是水,由分子構成。(3)丁是CH4,分子中兩種原子的質量比,12∶4=3∶1。(4)該轉化過程的化學方程式是CO2+...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吉林省2018年九年級化學中考模擬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催化劑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在化學反應后其質量減小 B. 催化劑能改變化學反應速率
C. 在化學反應后其質量增加 D. 在化學反應后其化學性質發生了變化
B 【解析】能改變其他物質的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后不變的物質叫催化劑。故B正確。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煙臺龍口市2017-2018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走進化學變化的微觀世界,有利于進一步認識化學變化。下圖是某化學變化的微觀示意圖,X、Y、Z分別表示不同類別的原子,據圖回答問題:
(1)該化學反應中生成物的分子個數比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從微觀角度分析,化學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相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該化學反應的反應物(寫化學式,下同)是__________ ,生成物是_______。
(4)由X原子構成的物質在該反應中_____(填“是”或“不是”)催化劑。
(5)該反應______(填“是”或“不是”)分解反應。
1:1 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和質量都沒有發生改變 X和YZ2(或Z2Y) XY(或YX)和Z2 不是 不是 【解析】觀察微觀示意圖,可知其中的一個X原子沒有參加反應,因此反應的方程式為X+YZ2=XY+Z2,據此分析各物質的微粒個數比及反應類型等。(1)根據方程式可知該化學反應中生成物的分子個數比為1:1;(2)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個數、質量都沒有發生改變,因此化學反應前后各物質...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煙臺龍口市2017-2018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步驟,(1)點燃酒精燈,加熱試管;(2)檢查裝置的氣密性;(3)將高錳酸鉀裝入試管,管口放一小團棉花,塞上帶導管的單孔塞;(4)用排水法收集氧氣;(5)熄滅酒精燈;(6)將導氣管從水槽中撤離,(7)按順序固定好儀器,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
A. (2)(3)(7)(1)(4)(6)(5) B. (3)(2)(1)(4)(6)(5)(7)
C. (2)(3)(7)(1)(4)(5)(6) D. (3)(4)(1)(2)(7)(5)(6)
A 【解析】根據實驗室用加熱方法制取氧氣的操作步驟:查、裝、定、點、收、移、熄,可得題中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2)(3)(7)(1)(4)(6)(5) 。故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八校(五四學制)2017-2018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涉及學科觀點的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根據微粒觀:碳酸鈣是由鈣離子和碳酸根離子構成的
B. 根據轉化觀: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條件下可相互轉化
C. 根據結構觀:氬原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質不同是因為兩者的分子構成不同
D. 根據守恒觀:高錳酸鉀加熱后固體質量的減少量即為產生氧氣的量
C 【解析】A、碳酸鈣是由鈣離子和碳酸根離子構成的,正確;B、一氧化碳與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與碳在高溫條件下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條件下可相互轉化,正確;C、氬原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質不同是因為它們的微粒構成不同,錯誤;D、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高錳酸鉀加熱后固體質量的減少量即為產生氧氣的量,正確。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江陰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小瑾同學用圖表對所學知識進行歸納,其中甲包含乙和丙,不包含丁。下列關系錯誤的是
甲 | 乙 | 丙 | 丁 | |
A | 堿 | 燒堿 | 氫氧化鉀 | 純堿 |
B | 合成材料 | 塑料 | 合成纖維 | 合成橡膠 |
C | 溶液 | 糖水 | 生理鹽水 | 泥漿 |
D | 化石燃料 | 石油 | 煤 | 酒精 |
A. A B. B C. C D. D
B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和題中信息知,A、燒堿是氫氧化鈉的俗稱和氫氧化鉀均屬于堿,純堿是碳酸鈉的俗稱,屬于鹽,故A正確;B、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均屬于合成材料,故B錯誤;C、糖水和生理鹽水均屬于溶液,泥漿屬于懸濁液,故C正確;D、石油和煤均屬于化石燃料,酒精屬于有機燃料,故D正確。 點睛∶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均屬于合成材料。燒堿是氫氧化鈉的俗稱和氫氧化鉀均屬于堿。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