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要熟悉各種儀器的名稱、用途和使用方法;
(2)凡是有氣體參加或產生的實驗,實驗前一定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3)高錳酸鉀受熱時能夠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
(4)鐵絲在純氧中燃燒的現象是: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熱量、生成黑色固體;還要注意瓶底放少量細沙或少量的水,防止鐵的熔化物濺落而炸裂集氣瓶.
(5)根據制取氣體的反應物狀態、反應條件、氣體的性質可以選擇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
解答 解:(1)根據實驗室常用儀器可知:a是鐵架臺;b是集氣瓶.
(2)制取氣體時都必須檢查氫氣的氣密性,以防裝置漏氣影響實驗結果.
故填:檢查裝置氣密性.
(3)用高錳酸鉀制氧氣時需要加熱,應選用的發生裝置是A裝置;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因為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即用C裝置收集,氧氣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即用E裝置收集;
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的文字表達式為:
(4)鐵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鐵,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3Fe+2O2$\frac{\underline{\;點燃\;}}{\;}$Fe3O4;鐵絲在純氧中燃燒的現象是: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熱量、生成黑色固體;還要注意瓶底放少量細沙或少量的水,防止鐵的熔化物濺落而炸裂集氣瓶;故答案為: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熱量、生成黑色固體;3Fe+2O2$\frac{\underline{\;點燃\;}}{\;}$Fe3O4;防止鐵的熔化物濺落而炸裂集氣瓶;
(5)實驗室用塊狀電石(固體)與水反應制取乙炔.不需要加熱,應該用B裝置作為發生裝置;
乙炔又稱電氣石,是一種無色、無味、密度比空氣略小,不溶于水的氣體,可以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或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氣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答案:
(1)a鐵架臺;b集氣瓶.
(2)檢查裝置氣密性;
(3)A;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4)防止鐵的熔化物濺落而炸裂集氣瓶;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熱量、生成黑色固體;3Fe+2O2$\frac{\underline{\;點燃\;}}{\;}$Fe3O4;
(5)B;C或E.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儀器的用途、文字表達式的書寫,實驗裝置的選擇,選擇發生裝置時,要考慮反應物的狀態、反應條件等因素;選擇收集裝置時,要考慮氣體的水溶性、能否和水發生化學反應、密度、能否和空氣中的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等因素.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江蘇省蘇州市區九年級一模調研測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填充題
熟悉各種化學儀器有助于我們進行化學實驗,下列化學儀器名稱正確的是
A.量桶 | B.坩鍋鉗 | 攝子 | D. 研缽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山東省龍口市(五四學制)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實驗的評價正確的是
A.點燃某可燃物,在火焰上罩一個冷而干燥的燒杯,燒杯的內壁有水霧出現,證明可燃物一定是H2或含有H2
B.實驗室用大理石與鹽酸反應制取的CO2通入澄清石灰水無沉淀生成,可能是因為鹽酸太濃
C.某混合氣體能使灼熱的氧化銅變成紅色固體,且導出后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證明原氣體中一定含有一氧化碳
D.含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氫氣、水蒸氣、氮氣的混合氣體,依次通過石灰水、灼熱的氧化銅、干燥劑(假定每步都充分吸收),最后只剩下氮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鎂條和鹽酸反應會放熱 | |
B. | 鐵釘完全浸沒在蒸餾水中,一天后觀察到大量鐵銹 | |
C. | 黃銅片和銅片相互刻畫時,銅片上留下的痕跡更明顯 | |
D. | 向石蕊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溶液變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