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丙.故加入試管1的固體是丙.正確.C.由于硝酸銨溶于水吸熱.使溫度降低.雖然根據溶解度曲線可知.甲乙兩物質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但由于原甲.乙溶液并不是飽和溶液.故溫度降低不一定有晶體析出.錯誤.D.根據溶解度曲線.物質甲.乙的溶解度都隨溫度的升高而增...">
圖1是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不含結晶水)的溶解度曲線,圖2是30℃時,取其中兩種固體各1g分別放進盛有10g水的兩支試管中,充分振蕩后的溶解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甲物質的溶解度比乙物質的溶解度大
B. 加入試管1的固體是丙
C. 向燒杯中加入NH4NO3固體后,試管2中一定有晶體析出
D. 將30℃時甲、乙、丙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至20℃,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大小關系是乙>甲=丙
B 【解析】試題分析:A、要比較溶解度大小,一定要指明溫度,錯誤,B、根據溶解度曲線,30℃時,物質甲、乙、丙的溶解度的大小關系:甲>乙>丙,故加入試管1的固體是丙,正確,C、由于硝酸銨溶于水吸熱,使溫度降低,雖然根據溶解度曲線可知,甲乙兩物質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但由于原甲、乙溶液并不是飽和溶液,故溫度降低不一定有晶體析出,錯誤,D,根據溶解度曲線,物質甲、乙的溶解度都隨溫度的升高而增...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常州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到除雜設計(括號內內為雜質)正確的是
序號 | 物質 | 選用試劑 | 操作 |
A | CO2(HCl) | NaOH溶液 | 洗氣 |
B | CaO(CaCO3) | H2O | 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溶解,過濾 |
C | KNO3溶液(K2CO3) | 稀鹽酸 | 加入適量的稀鹽酸至不再產生氣泡為止 |
D | NaCl溶液(CaCl2) | Na2CO3溶液 | 加入適量的碳酸鈉溶液,過濾 |
A. A B. B C. C D. D
D 【解析】除雜質的要求是:要把雜質除去,但不能除去了需要的物質,更不能帶入新的雜質。A、氫氧化鈉既能與氯化氫氣體反應也能與二氧化碳氣體反應,即把需要的物質也除去了,錯誤;B、碳酸鈣難溶于水,但氧化鈣能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把需要的物質除去了,錯誤;C、稀鹽酸與碳酸鉀反應生成氯化鉀、水和二氧化碳,雖然把碳酸鉀除去了,但是帶入了氯化鉀這種新的雜質,錯誤;D、碳酸鈉與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泰安市2018年九年級中考化學模擬試卷(二) 題型:單選題
我國化工專家侯德榜創立了“侯氏制堿法”,促進了世界制堿技術的發展。流程簡圖如下(已知:母液中有一種銨態氮肥) ,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反應中先通入氨氣的目的是促進二氧化碳的吸收,提高產率
B. “母液”中至少含有兩種溶質
C. 反應II得到的CO2可以循環使用
D. 反應I的方程式為NaCl+NH3+CO2=NaHCO3↓+NH4Cl
D 【解析】A. 氨氣顯堿性,反應中先通入氨氣的目的是促進二氧化碳的吸收,提高產率,正確; B、母液可能含有碳酸氫鈉和氯化銨、氯化鈉等,故正確; C、反應II得到的CO2可以循環使用,正確; D、反應I是NaCl、NH3、CO2、和水反應生成碳酸氫銨和氯化銨,故錯誤。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泰安市2018年九年級中考化學模擬試卷(二) 題型:單選題
下列屬于純凈物的是 ( )
A. 空氣 B. 生鐵 C. 牛奶 D. 水銀
D 【解析】A、空氣中有氧氣、氮氣等物質,屬于混合物,故選項錯誤;B、生鐵中有鐵和碳等,屬于混合物,故選項錯誤;C、牛奶中有蛋白質、水等,屬于混合物,故選項錯誤;D、水銀屬于純凈物中的單質,故選項正確。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西貴港市平南縣2018屆九年級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化學與人類生活、生產息息相關。請回答下列問題:
(1)從環境保護的角度考慮,理想的燃料是__(填“氫氣”或“煤”)。
(2)為預防佝僂病,可以多吃魚、牛奶等食物補充人體需要的__(填元素名稱)。
(3)端午節人們食用粽子紀念屈原,使用糯米、食鹽、火腿瘦肉、少量油作為某種粽子的原料,從營養均衡的角度看,除水外你認為還缺少的營養素為:________。
(4)網上曾有不少食用粉絲可燃燒的報道,有市民誤以為粉絲中加入了不安全的添加劑所致,從化學的角度分析,粉絲中主要含有淀粉,是可燃物,當它_______和_______時就能燃燒。點燃的粉絲如燃燒端朝上易熄滅,從燃燒的條件來看,主要原因是________。
(5)2017年5月,我國首款大型客機C919首飛成功。C919結構上多處運用鈦合金和鋁鋰合金作為零件,鈦合金和鋁鋰合金屬于________材料。
氫氣 鈣 維生素 與氧氣接觸 達到著火點 粉絲的溫度沒有繼續達到著火點 金屬 【解析】(1)氫氣燃燒生成水,對環境沒有污染,是最理想的燃料; (2)佝僂病是由于人體缺少鈣元素引起的,需要大量鈣元素,應多吃吃魚、牛奶等食物; (3)糯米中富含糖類、食鹽屬于無機鹽、火腿瘦肉中富含蛋白質、植物油中富含油脂,還缺少維生素; (4)根據燃燒的條件,面粉是可燃物,當面粉與氧氣接觸且溫度...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西貴港市平南縣2018屆九年級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根據如圖有關信息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鎂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2
B.鎂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失2個電子
C.硫離子核內有16個質子
D.Mg2+與S2﹣的最外層電子數相等
A 【解析】 試題分析:A.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鎂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4.31,原子序數為12,錯誤;B.由鎂原子結構示意圖可知,鎂原子的最外層有2個電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2個電子,正確;C.硫原子得到2個電子形成硫離子,質子數不變,仍為16,正確;D.鎂原子失去最外層的2個電子后,形成鎂離子,鎂離子最外層有8個電子,硫原子得到兩個電子后最外層也成為8個電子,正確。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門頭溝區2018屆九年級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化學小組的同學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如下實驗,實驗前K1、K2、K3均為關閉狀態。
內容 步驟 | 實驗步驟 |
實驗1 | B、C中分別盛有無色酚酞試液,打開K1,從分液漏斗中加入濃氨水,關閉K1,然后打開K2、K3。 |
實驗2 | A中盛滿CO2,B中盛有氫氧化鈣溶液,C中盛有稀鹽酸。 ①打開K1,從分液漏斗慢慢放入適量的氫氧化鈉溶液,關閉K1。 ②一段時間后打開K2,觀察到有A中有沉淀產生時,迅速關閉K2。 ③再打開K3,觀察到A中有氣泡產生。 |
(1)實驗1中,可以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
(2)實驗2中,步驟①中所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2中,請解釋步驟③產生氣泡的原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
B、C中的無色酚酞依次變紅 2NaOH+CO2 == Na2CO3+H2O A中壓強減小,C中稀鹽酸沿導管進入A中,與碳酸鹽發生反應。 【解析】本題考查了二氧化碳、酸堿鹽的性質及化學方程式的書寫,理解由于化學反應而引起裝置內壓強的改變是解題的關鍵。 (1)實驗1:濃氨水具有揮發性,會發出氨氣,分別進入BC兩瓶,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顯堿性,使無色酚酞依次變紅; (2)實驗2中,步驟...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順義區2018屆初三第一次中考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鋼鐵被稱為工業的骨骼。
(1)工業上煉鐵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
(2)鋼鐵在生產生活中可用于__________(舉一例)。
Fe2O3+3CO 2Fe+3CO2 做炊具 【解析】(1)工業上煉鐵的化學方程式為Fe2O3+3CO 2Fe+3CO2,利用一氧化碳的還原性。(2)鋼鐵在生產生活中可用于做炊具,利用鐵具有良好的導熱性。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計算題
小明取某地石灰石樣品12 g進行測定實驗,現將100 g稀鹽酸分五次加入石灰石樣品中(雜質不溶于水也不參與反應),充分反應后測得生成氣體的總質量如下表所示
試求:
(1)m的值為________;
(2)反應完全后最終溶液中氯化鈣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寫出計算過程,計算結果保留小數至0.1%)
3.3 10.5% 【解析】由表格數據可知,當碳酸鈣足量時,每加入20g稀鹽酸產生1.1g的二氧化碳氣體,第4次加入稀鹽酸后產生的二氧化碳的總質量是4.4g,故第3次加入稀鹽酸產生的二氧化碳的總質量為3.3g; (2)由表格數據可知最終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為4.4g,利用化學方程式,根據反應的質量比可計算出生成的氯化鈣的質量。設生成的氯化鈣的質量為x,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為y; C...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