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三瓶無色、無味的氣體x、y、z,它們分別是甲烷、氫氣、一氧化碳中的一種,分別點燃三種氣體,用干燥的冷燒杯罩在火焰上方,只有y和z火焰上方的燒杯內壁有水滴出現,燃燒后分別向燒杯中注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蕩,只有x和y的燒杯內石灰水變渾濁。則x、y、z分別是
A. CH4H2CO B. CH4CO H2
C. CO CH4H2 D. H2CH4CO
C 【解析】甲烷中含有碳、氫兩種元素,燃燒產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氫氣只有氫元素組成,燃燒產物是水;一氧化碳含有碳、氧兩種元素,燃燒產物是二氧化碳.在x火焰上方的燒杯內壁上沒有水珠,說明沒生成水,則是一氧化碳,在y、z火焰上方的燒杯內壁上有水珠出現,且y杯內的石灰水變渾濁,說明y為甲烷,z杯內壁上有水珠,注入的澄清石灰水沒有變化,說明只生成了水,為氫氣,所以x、y、z分別是CO、CH4、H2.故...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 題型:多選題
下列圖象表示對應反應過程的分析正確的是( )
A. 如圖表示有、無 MnO2下等質量同濃度 H2O2溶液的分解
B. 如圖表示等質量粉末狀和塊狀碳酸鈣分別與足量同濃度稀鹽酸的反應
C. 如圖表示等質量的 Fe、Zn 與足量同濃度稀硫酸的反應
D. 如圖表示加熱高錳酸鉀制氧氣時,固體中錳、氧元素的質量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2018屆九年級中考適應性(一模)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推斷題
A~H為初中化學常見物質,相互關系如圖所示,“→”表示轉化關系,“—”表示相互之間能發生反應(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省略)。其中A、G、E為氧化物且A和G的元素組成相同;B、D是常見的兩種堿; C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F是胃酸的主要成分。
(1)A的化學式_____________,C的化學式____________。
(2)F的用途有____________(寫出一種即可),D的俗稱____________。
(3)寫出化學反應①③的化學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4)下列反應中屬于置換反應的是____________。
A.④ B.⑤ C.⑥
CO2 CaCO3 除鐵銹或制藥物 燒堿/火堿/苛性鈉 Ca(OH) 2+Na2CO3 CaCO3↓+2NaOH CaCO3+2HClCaCl2+H2O+CO2↑ B 【解析】本題是框圖型推斷題。首先將題中有特征的物質推出,然后結合推出的物質和題中的轉化關系推導剩余的物質,最后將推出的各種物質代入轉化關系中進行驗證即可。本題的特征物質中A。 A、G為氧化物且A和G的元素組成相同,A、G...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南省招生考試模擬試卷化學試卷 題型:綜合題
某實驗小組的同學用氯化鈣粉末、碳酸鈉粉末、粒狀大理石、稀鹽酸、稀硫酸這幾種藥品,探究哪兩種藥品適合在實驗室制取CO2。請你參與下列的探究并回答問題。
【資料卡片】硫酸鈣微溶于水,易在碳酸鈣表面形成一層隔膜。
【提出問題】上述的酸和碳酸鹽的反應是否適合在實驗室制取CO2?
【方案設計】小紅認為可選用稀硫酸、氯化鈣反應制得CO2,小江認為不可能,小江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家經過討論后,設計了如下三個實驗進行對比分析。
【實驗與結論】(1)請你填寫實驗報告中①、②處的內容。
實驗 | 實驗現象 | 實驗分析、結論 |
A | 劇烈反應,急速放出大量氣泡 | 反應速率過快,氣體不便收集,不宜于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 |
B | 產生氣泡,速率迅速減慢,隨后反應幾乎停止 | 無法持續產生CO2,不能用于實驗室制取CO2 |
C | 現象:__________________ | 反應速率適中,氣體便于收集 |
(2)根據探究結論,適合在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
(3)分析:實驗室不能用實驗B制取二氧化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拓展與遷移】(1)由上述探究可知,在確定實驗室制取氣體的反應原理時,要考慮諸多因素,例如反應速率要適中,便于收集等。請你再寫出一種需要考慮的因素:_________。
(2)以下是某研究小組探究影響反應速率部分因素的相關實驗數據。
通過實驗①和②對比可知,化學反應速率與______________有關;從實驗③和④對比可知,化學反應速率與溫度的關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某課外活動小組為測定當地石灰石中含碳酸鈣的質量分數,取來了一些礦石,并取稀鹽酸200g,平均分成4份,進行實驗,結果如下:
實驗 | 1 | 2 | 3 | 4 |
加入樣品的質量/g | 5 | 10 | 15 | 20 |
生成CO2的質量/g | 1.54 | 3.08 | 4.4 | m |
①哪幾項反應中鹽酸有剩余_____________;②上表中m的數值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試計算這種石灰石礦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_。
反應物中不含有碳元素 產生大量的汽包 CaCO3+2HCl=CaCl2+H2O+CO2↑ 反應生成硫酸鈣微溶于水,覆蓋在大理石表面 經濟、環保、操作簡單可行(合理給分) 溶液濃度 溫度越高反應速度越快 1、2 4.4 【答題空10】70% 【解析】【方案設計】根據反應物中都不含有碳元素分析解答;【實驗與結論】(1)根據稀鹽酸和大理石中的碳酸鈣反應能夠產生氣泡,速率適中且持久分析解答;(2)根...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南省招生考試模擬試卷化學試卷 題型:推斷題
化學變化中,同種元素可在不同物質中“旅行”!啊北硎灸撤N物質通過一步反應可轉化為另一種物質。
若按甲、乙物質所含元素種類遞增的規律,完成上圖所示的“旅行”。請回答下列問題:
(1)如圖為碳元素的“旅行”路線,其中甲為二氧化碳,乙為碳酸鈣,寫出路線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上圖為氫元素的“旅行”路線,若其中乙為水,則甲為_________(寫物質名稱),
CaCO3 + 2HCl==CaCl2 + CO2↑ + H2O 氫氣 【解析】本題為框圖型推斷題,解答本題的關鍵是依據題干提供的信息結合已有的物質性質的知識進行。 (1)如圖為碳元素的“旅行”路線,其中甲為二氧化碳,乙為碳酸鈣,路線Ⅱ反應可以是碳酸鈣能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是:CaCO3 + 2HCl==CaCl2 + CO2↑ + H2O; (2)若上...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南省招生考試模擬試卷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四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中,說法正確的是( 。
A. 它們表示四種不同的元素 B. ①③④表示的是陽離子
C. ①③④表示的粒子化學性質相似 D. ①③④表示的元素都是非金屬元素
C 【解析】A、決定元素種類的是核電荷數(即核內質子數),同種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內質子數,②④屬于同一種元素,錯誤;B、①質子數=8,核外電子數=10,質子數<核外電子數,為陰離子,錯誤;C、①③④表示的粒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化學性質相似,正確;D、③④對應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分別為1、2,小于4,為金屬元素,錯誤,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南省招生考試模擬試卷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變化過程中,一定發生化學變化的是
A. 糧食釀酒 B. 水能發電 C. 冰雪融化 D. 銅片抽絲
A 【解析】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根本區別在于是否有新物質生成,如果有新物質生成,則屬于化學變化; 反之,則是物理變化。糧食釀酒,有新的物質生成,是化學變化;水能發電 、冰雪融化、銅片抽絲都無新的物質生成,是物理變化。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天津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三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維生素C(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能促進人體生 長發育,增強人體對疾 病的抵抗力。近年來科學家還發現維生素 C 有防癌作用。下列關于維生素 C 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維生素 C 分子是由碳元素、氧元素、氫元素組成的
B. 維生素 C 分子是由 6 個碳原子、8 個氫原子和 6 個氧原子構成的
C. 維生素 C 中 C、H、O 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 9︰1︰2
D. 維生素 C 的相對分子質量是 176
D 【解析】A、根據維生素C的化學式C6H8O6可知,該物質由C、H、O三種元素組成;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錯誤;B、一個維生素 C 分子是由 6 個碳原子、8 個氫原子和 6 個氧原子構成的,錯誤;C、維生素 C 中 C、H、O 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2×6):(1×8):(16×6)= 9︰1︰12,錯誤;D、維生素C的相對分子質量=12×6+1×8+16×6=176,正確。故選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西省2018年中考考前適應性訓練理科綜合(化學部分)試卷 題型:單選題
太原玉雕歷史悠久,雕刻工藝精致,所用原料石質精美,產品品種多樣,是太原古老文化的象征。 玉雕大師所用一種玉石的主要成分是NaAlSi2O6,其中硅元素的化合價為
A. +4 B. -4 C. -2 D. +2
A 【解析】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設NaAlSi2O6中硅元素的化合價為x,則(+1)+(+3)+x×2+(-2)×6=0,解得x=+4,故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