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應前的質量(g) | 6.4 | 4.0 | 3.2 | 2.8 |
反應后的質量(g) | 5.2 | 7.2 | 1.2 | X |
A. | 乙可能是化合物 | |
B. | 丁一定為該反應的催化劑 | |
C. | 若消耗6g甲,則生成16g乙 | |
D. | 甲和丙的質量之和一定等于乙的質量 |
分析 甲物質反應后質量減少了1.2g,是反應物;
乙物質反應后質量增加了3.2g,是生成物;
丙物質反應后質量減少了2.0g,是反應物;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1.2g+2.0g=3.2g,丁物質反應前后質量不變,則X為2.8g;可能是催化劑,也可能既不是反應物,也不是生成物;
解答 解:A、由分析可知,該反應是:甲+丙→乙;故乙一定是化合物;故錯誤;
B、丁物質反應前后質量不變,可能是催化劑,也可能既不是反應物,也不是生成物;故錯誤;
C、根據反應中甲和乙的質量比為:1.2g:3.2g=3:8,故若消耗6g甲,則生成16g乙,故正確;
D、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參加反應的甲和丙的質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的乙的質量,故錯誤;
故選C.
點評 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即參加反應的物質的質量之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物質的質量之和,這是書寫化學方程式和進行相關方面計算的基礎.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合金 | 生鐵、金剛石、黃銅 |
B | 化石燃料 | 煤、石油、天然氣 |
C | 有機合成材料 | 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 |
D | 人體中常見微量元素 | 碘、鋅、硒、鐵、氟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
實驗1 | 取樣與試管中,加入食醋 并將產生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 有氣泡產生 石灰水變渾濁 |
實驗2 | 取安多夫樣品少許加入試管中,加熱使之充分反應,并把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 | 試管口出現小水珠,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試管中殘留白色固體粉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