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1)取少量固體放于試管中,加足量蒸餾水溶解,靜置后取上層清液滴加無色酚酞溶液 | 固體溶解時試管外壁發燙,試管底部有不溶物,溶液變紅 | 固體中一定含有氧化鈣 和氫氧化鈣 |
(2)另取少量固體放于試管中,滴加足量的稀鹽酸 | 固體逐漸消失,有大量無色氣體產生,得到淺綠色溶液 | 固體中一定含有鐵,一定不含有Fe2O3 |
(3)將步驟(2)中產生的氣體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 | 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 固體中一定含有CaCO3 |
分析 【作出猜想】本題探究了防腐劑的成分,雙吸劑中含有生石灰,氧化鈣久置能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根據書寫方程式的原則書寫方程式.
【實驗探究】:固體溶解時放出大量熱,因為生石灰溶于水生成熟石灰放出大量的熱,由此可以判斷固體中一定含有氧化鈣;取少量固體放于試管中,滴加足量的稀鹽酸,固體逐漸消失,有大量無色氣體產生,得到淺綠色溶液,固體中一定含有鐵;將生成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固體中一定含有CaCO3.
【實驗質疑】(1)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的氫氧化鈣也能使無色酚酞變紅,不能確定原固體中是否含有氫氧化鈣;
(2)不一定不含Fe2O3理由是:氧化鐵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鐵和氯化鐵反應生成氯化亞鐵,溶液也是淺綠色.
解答 解:【作出猜想】:氧化鈣在空氣中能與空氣中的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化學方程式為CaO+H2O=Ca(OH)2
【實驗探究】:甲同學的方案:
(1)取少量固體放于試管中,加足量蒸餾水溶解,靜置后取上層清液滴加無色酚酞溶液,固體溶解時試管外壁發燙,說明一定含有氧化鈣,氧化鈣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熱,試管底部有不容物,溶液變紅;
(2)另取少量固體放于試管中,滴加足量的稀鹽酸,有大量無色氣體產生,得到淺綠色溶液,固體中一定含有鐵;
(3)將步驟(2)中產生的氣體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變渾濁,說明固體中一定含有碳酸鈣,碳酸鈣與鹽酸反應產生二氧化碳使石灰水變渾濁.
【實驗質疑】(1)不一定含有氫氧化鈣,因為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也能使酚酞試液變紅;
(2)不一定不含Fe2O3,因為氧化鐵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鐵和氯化鐵反應生成氯化亞鐵,溶液也是淺綠色.
故答案為:【作出猜想】CaO+H2O=Ca(OH)2
【實驗探究】氧化鈣;稀鹽酸;鐵;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實驗質疑】氧化鈣與水反應會生成氫氧化鈣,也能使無色酚酞變紅,不能確定原固體中是否有氫氧化鈣;
氧化鐵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鐵與氯化鐵溶液在常溫下發生反應也會生成氯化亞鐵,使溶液顯淺綠色
點評 有關實驗方案的設計和對實驗方案的評價是中考的熱點之一,設計實驗方案時,要注意用最少的藥品和最簡單的方法;關于對實驗設計方案的評價,要在兩個方面考慮,一是方案是否可行,能否達到實驗目的;二是設計的方法進行比較,那種方法更簡便.本考點主要出現在實驗題中.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A中玻璃管(含藥品)質量 | 裝置B的質量 | 裝置C的質量 | |
反應前 | 150g | 156.6g | 256.8g |
反應后 | 147.2g | 158.4g | 257.9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顏色不同 | B. | 兩種物質的結構不同 | ||
C. | 熔點不同 | D. | 兩種物質的用途不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基本反應類型是置換反應 | |
B. | Mg不能取代紅磷測定空氣中O2的含量 | |
C. | CO2發生了氧化反應 | |
D. | 燃燒可以不需要氧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