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NaOH NaCl KNO3 MgCl2 | B. | NaOH Na2CO3 NaCl H2SO4 | ||
C. | NaCl Na2SO4 AgNO3 HNO3 | D. | FeSO4 NaNO3 KCl HCl |
分析 本題考查利用復分解反應的條件來判斷常見物質間的反應及溶解性規律,若物質之間相互交換成分,能結合成沉淀的則不能得到透明的溶液;本題還要注意能得到無色透明溶液,不能含有明顯有顏色的銅離子、鐵離子和亞鐵離子等.
解答 解:A、氫氧化鈉能與氯化鎂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不透明,故錯誤;
B、三者之間不反應,且都是無色透明溶液,故此選項正確;
C、氯化鈉與硝酸銀反應生成氯化銀是沉淀,不透明,故此選項錯誤;
D、三者之間不反應,但硫酸亞鐵溶于水呈淺綠色,故此選項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了離子的共存和溶液的帶色問題,難度不是很大,對于能否得到無色透明的溶液,要注意彼此之間不能生成沉淀,還要注意特定離子的顏色,因此熟練掌握常見物質的溶解性規律及特殊離子的顏色是解題的關鍵.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實驗設計 | ![]() | ![]() | ![]() | ![]() |
實驗目的 | 驗證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 | 探究水的組成 | 證明石墨有導電性 | 驗證氫氣的密度比空氣小 |
選項 | A | B | C | D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探 究 過 程 | 實 驗 現 象 | 結論及化學方程式 | |
K2CO3 | (NH4)2SO4 | ||
(1)配制碳酸鉀、硫酸銨溶液.分別取碳酸鉀和硫酸銨固體,加足量水攪拌. | 得到澄清溶液,溫度無明顯變化 | 得到澄清溶液,溫度明顯降低 | 都易溶于水,硫酸銨溶于水時吸收的熱量大于放出的熱量. |
(2)猜想與假設. 碳酸鉀、硫酸銨溶液的酸堿性都可能有三種情況. 分別取少量兩種溶液于兩只試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試液. | 變藍 | 變紅 | 說明碳酸鉀溶液顯堿性; 說明硫酸銨溶液顯 酸 性. |
(3)與鹽酸反應. 分別像兩只試管中加入稀鹽酸. | 有氣泡產生 | 無明顯現象 | 寫出相關的化學方程式2HCl+K2CO3=2=KCl+CO2↑+H2O. |
(4)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分別向兩種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 | 無明顯現象 | 產生白色沉淀、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生成 | (NH4)2SO4+2NaOH═Na2SO4+2H2O+2NH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1.取燒杯M中的少量溶液于試管A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鹽酸 | 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且有氣泡產生. | 小紅 的猜想不正確 |
2.另取燒杯M中的少量溶液于另一試管B中,向其中加入過量氯化鋇溶液. | 出現白色沉淀 | 小亮的猜想正確 |
3.繼續向試管B中加入過量的稀鹽酸 | 沉淀一部分消失,并生成氣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
加入硫酸溶液的質量/g | 10 | 10 | 10 |
過濾后溶液的質量/g | 105 | 105 | 111.7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化學反應前后分子的總數可能會發生變化 | |
B. | 燃燒都伴隨著發光、放熱,所以有發光、放熱現象的一定是燃燒 | |
C. | 化合物至少由兩種元素組成,所以由兩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一定是化合物 | |
D. | 用水滅火的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著火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 | B. | ![]() | C. | ![]() | D.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