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圖Ⅲ中M表示乙物質的溶解度曲線 | |
B. | 圖Ⅰ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甲>乙 | |
C. | 圖Ⅱ中甲、乙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 | |
D. | 30℃時,甲、乙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 |
分析 根據已有的溶解度曲線的意義進行分析解答,根據溶液中是否含有固體確定溶液是否飽和,根據溶解度曲線結合物質的溶解隨溫度的變化確定物質的溶解度曲線,據此解答.
解答 解:A、根據圖Ⅰ中信息可以知道20℃時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而圖Ⅲ中在20℃時,N曲線的溶解度大于M曲線的溶解度,故M表示甲的溶解度曲線,故A錯誤;
B、圖Ⅰ中,甲中溶解的固體質量小于乙中溶解的固體質量,故甲的溶質質量分數小于乙,故B錯誤;
C、依據圖Ⅲ可知,兩種物質的溶解度都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因此50℃時,甲、乙的溶解度都比20℃時大,并且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依據圖Ⅰ中信息可以知道20℃時乙中沒有晶體,在50℃時,則甲溶液不飽和,故C正確;
D、30℃時,甲乙的溶解度相等,若是飽和溶液則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相等,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難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體溶解度曲線的意義及根據固體的溶解度曲線解決相關的問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化學變化中,原子的核電荷數和核外電子數都不發生改變 | |
B. | 未見飯菜就聞到飯菜的香味,說明物質的分子很小,且在不不停地運動 | |
C. | NaOH溶于水溫度升高,因為Na+、OH-水合放出的熱量大于擴散吸收的熱量 | |
D. | 構成金剛石、石墨、C60等碳單質的原子,其核內質子數都為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從冰箱拿出的玻璃杯放置一會外壁出現水霧 | |
B. | 澄清石灰水放置一段時間后產生渾濁現象 | |
C. | 餅干放置在空氣中變軟 | |
D. | 食物放置在空氣中溶液腐爛變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 | B. | ③④ | C. | ②③ | D. | ①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都不相等 | |
B. | 將接近飽和的甲溶液變為飽和溶液,可采用蒸發或降溫的方法 | |
C. | t1℃時,甲、乙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均為15% | |
D. | t1℃時,將兩種飽和溶液升溫至t2℃,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都增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