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問題的研究中,沒有利用對比實驗方法的是( )
A. A B. B C. C D. D
A 【解析】A、通過白磷燃燒消耗集氣瓶中的氧氣,測量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可以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根本不存在對比實驗,沒有利用對比實驗的思想方法,故正確;B、燒杯A中的酚酞試液和燒杯B中的酚酞試液屬于對照試驗,燒杯A置于放有濃氨水的燒杯附近;燒杯B置于空氣中,沒有變紅色,說明空氣不能使酚酞試液變紅,燒杯A中變紅說明氨分子在不斷運動,進入燒杯A中,使酚酞試液變紅,說明了分子在不斷運動,利用了對...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遼寧大連匯文中學2018年期中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排列順序正確的是( )
A. 空氣中物質的含量: B. 利用金屬的年代:
C. 溶液的pH: D. 銅元素的質量分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云南省昆明市業水平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有一包白色固體樣品,可能由硫酸鈉、氫氧化鈉、碳酸鈣、氯化鋇、氯化鎂中的一種或 幾種組成,為探究其成分,某化學興趣小組做了如下實驗,由實驗現象得出的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 )
A. 濾渣的成分為 BaSO4、CaCO3、Mg(OH)2
B. 濾液中一定含有 BaCl2 和 NaOH
C. 由實驗現象可確定樣品的成分
D. 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學方程式為 BaCl2+CO2+H2O==BaCO3↓+2HCl
B 【解析】A、BaSO4不能溶于鹽酸、CaCO3能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Mg(OH)2能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水,濾渣部分溶解,產生無色氣體,說明濾渣中一定存在BaSO4和CaCO3不能確定Mg(OH)2一定存在,錯誤;B、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產生碳酸鈉,碳酸鈉和氯化鋇反應產生的碳酸鋇沉淀,濾液通入二氧化碳產生沉淀,濾液中一定含有 BaCl2 和 NaOH,正確;C、由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云南省昆明市業水平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食品安全無小事,下列有關食品安全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 霉變大米洗凈后放心食用
B. 用聚氯乙烯塑料做食品包裝袋
C. 用工業染料給饅頭染色
D. 用“鐵”強化醬油給食物調味
D 【解析】A、霉變的大米產生了黃曲霉素,黃曲霉素有毒,不能食用,錯誤;B、聚氯乙烯塑料在使用時會分解出對健康有害的物質,不宜用于包裝食品,錯誤;C、工業染料對人體有害,用工業染料將饅頭染色會危害人體健康,錯誤;D、鐵是合成血紅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會患貧血,做菜時用鐵強化醬油調味可防治缺鐵性貧血,正確。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年廣州市荔灣區中考化學一模八校聯考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某興趣小組同學對實驗室制備氧氣的條件進行如下探究實驗.
(1)為探究催化劑的種類對雙氧水分解速度的影響,甲設計以下對比實驗,在相同溫度下,比較兩組實驗產生O2的快慢
Ⅰ.將3.0g 10%過氧化氫溶液與1.0g MnO2均勻混合 ;Ⅱ.將x g10% H2O2溶液與1.0g CuO均勻混合
①為了Ⅰ與Ⅱ中對比x的值應為__________.
②寫出實驗II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影響雙氧水分解速度的某種因素.實驗數據記錄如下(三組實驗所用的MnO2質量相同)
實驗 | 溫度 | 藥品 | 氧氣體積/ml | 反應所需時間/s | |
a | 20℃ | 5% H2O2 | 0 | ||
b | 20℃ | 5% H2O2 | MnO2 | 125 | 20 |
c | 40℃ | 5% H2O2 | MnO2 | 125 | 18 |
d | 20℃ | 30% H2O2 | MnO2 | 125 | 5 |
①通過實驗a與b對比可知,化學反應快慢與_______有關.
②通過對比實驗__與實驗________可知,反應物濃度大,反應速率快.
③除了上述的兩個因素能影響化學反應快慢,你認為另一個影響因素是____。
3.0g 2H2O22H2O+O2↑ 是否加入催化劑 b d 溫度 【解析】(1)?控制氯酸鉀的質量相等,才能比較出二氧化錳和氧化銅的催化效果,所以Ⅱ中x的數值為3.0g;②雙氧水在氧化銅催化分解生成水和氧氣,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H2O22H2O+O2↑;(2)?通過實驗a與b對比可知,化學反應快慢與是否加入催化劑有關;②實驗b與d是過氧化氫濃度不同而其他的反應時各種量均相同,可知這一過...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年廣州市荔灣區中考化學一模八校聯考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不屬于有機合成材料的是( )
A. A B. B C. C D. D
D 【解析】A、橡膠輪胎屬于成分為橡膠,橡膠屬于有機合成高分子材料,屬于合成材料,故A不選; B、尼龍絲襪成分為尼龍,屬于人工合成的合成纖維,屬于合成材料,故B不選;C、塑料飯盒成分為塑料,塑料屬于人工合成的有機高分子材料,屬于合成材料,故C不選; D、羊毛毛衣成分為蛋白質,經人工飼養的動物上直接取得的紡織纖維,屬于天然纖維,不屬于人工合成的有機高分子材料,故D選。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年廣州市荔灣區中考化學一模八校聯考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圖示的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
A. A B. B C. C D. D
B 【解析】A、量筒讀數時,使視線與液體的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相平,故A操作錯誤;B、給試管里的液體加熱時,液體體積不超過試管體積的三分之一,試管夾夾在試管中上部,試管與桌面成45度角,故B操作正確;C、向試管中滴加液體操作要領:試管直立,將膠頭滴管豎直放在試管口上方滴加,故C操作錯誤;D、不能將酸堿指示劑直接滴入盛有稀鹽酸的試劑瓶進行試驗,所示操作錯誤。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南省信陽市2018年中考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某元素是人體中的常見元素,其原子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
則該元素 的原子序數為________;該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________填“左側”、“ 中 間”或“右側”);該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層電子所形成的離子為_____。(用離 子符號表示)。
20 左側 Ca2+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和題中信息知,該元素的原子序數為2+8+8+2=20;該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左側;該元素原子最外層只有兩個電子,易失去最外層電子,所形成的離子為 Ca2+。 點睛∶原子核內質子數等于核外電子數,原子最外層電子數小于4,易失去電子,生成陽離子。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上海市奉賢區2018屆九年級二模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圖為兩種物質間發生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一種小球代表一種原子)。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 該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
B. 該示意圖中共有 2 種化合物分子
C. 反應前后兩種元素存在形態發生改變
D. 反應中乙、丁兩物質物質的量之比為 1:2
A 【解析】A、圖示中的反應物和生成物中有單質,反應不屬于復分解反應,錯誤;B、從圖示可以看出,該示意圖中甲、丁是由不同的原子構成的分子,屬于化合物,該示意圖中共有2種化合物分子,正確;C、該反應中的乙在反應前后元素的存在形態由游離態變為化合態,丁中有元素在反應前后元素的存在形態由化合態變為游離態,正確;D、圖示中乙、丁的微粒個數為1:2,反應中乙、丁兩物質的量之比為 1:2,正確。故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