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的許多物質可以互相轉化。 利用物質間的轉化,可以極大的改善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條件,但有時也給人類帶來一些不利影響。請按圖示物質間的轉化關系回答問題:
(1)自然界中存在著氧循環和碳循環。將自然界的O2轉化為CO2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是____________。(寫出一個即可)
(2)鐵是自然界中提取量最高的金屬。 工業上用赤鐵礦煉鐵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3)BaSO4在醫學上作鋇餐造影,能在X線的照射下顯示消化道有無病變。 若A是化合物,D是BaSO4,則實現A到D轉化的一組反應物是____________,該反應能發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CH4+ 2O2CO2+ 2H2O Fe2O3+3CO2Fe+3CO2 H2SO4和Ba(OH)2 符合復分解反應的條件(合理即可) 【解析】 (1)含碳元素的物質充分燃燒,消耗氧氣,生成二氧化碳。(2)赤鐵礦主要成分是Fe2O3,煉鐵的化學方程式為:Fe2O3+3CO 2Fe+3CO2 (3) 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H2SO4 + Ba(OH)2 ==BaSO4↓+ 2H2O,...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南省招生考試模擬試卷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1)天然氣已經輸送到千家萬戶,寫出其燃燒的方程式。
(2)用方程式表示二氧化碳使紫色使石蕊溶液變成紅色的原因。
(3)氫化鎂(MgH2)固體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鎂和氫氣,可以為氫動力汽車提供能源,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CH4+2O2CO2+2H2O;﹙2﹚CO2+H2O=H2CO3;﹙3﹚Mg3N2+2H2O=Mg(OH)2+2H2↑ 【解析】本題考查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書寫注意規范。 (1)天然氣燃燒,是甲烷與氧氣在點燃條件下反應生成水的二氧化碳,反應的方程式是CH4+2O2CO2+2H2O; (2)二氧化碳使紫色使石蕊溶液變成紅色的原因是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能使石蕊溶...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天津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三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某同學整理歸納得出的一些規律合理的是( )
A. 溶液中的溶質可為固體、液體或氣體
B. 酸、堿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C. 不能使酚酞變紅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D. 物質能發生熱脹冷縮,是因粒子大小隨溫度改變而發生改變
A 【解析】A、溶液中的溶質可為固體、液體或氣體,正確;B、酸、堿中不一定含有氧元素,如鹽酸中就不含有氧元素,錯誤;C、不能使酚酞試液變紅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部分鹽溶液也不能是酚酞試液變色,如硫酸銨,錯誤;D、物質能發生熱脹冷縮,是因為粒子間隔大小隨溫度改變而發生改變,錯誤。故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無錫市初中部2017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三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右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a1℃時甲的飽和溶液,升溫至a2℃時仍是飽和溶液
B. 乙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C. 相同溫度時,甲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的溶解度
D. 分別將甲、乙的飽和溶液從a2℃將至a1℃時,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相等
D 【解析】試題分析:A、根據溶解度曲線,甲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a1℃時甲的飽和溶液,升溫至a2℃時成為不飽和溶液,錯誤,B、根據溶解度曲線,乙的溶解度在一定溫度范圍內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然后又隨溫度的升高而降低,錯誤,C、根據溶解度曲線,0~a1℃,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而在a1~a2℃,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錯誤,D,根據溶解度曲線,在a1℃、a2℃時, 甲乙兩種物質的溶...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無錫市初中部2017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三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分離液態空氣制氧氣 B.秸稈發酵制沼氣
C.活性炭脫色 D.海水曬鹽
B 【解析】 試題分析:分離液態空氣制氧氣;活性炭脫色;海水曬鹽這三個變化都屬于物質的狀態和形態的改變,沒有產生新的物質,屬于物理變化。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西省2018年中考考前適應性訓練理科綜合(化學部分)試卷 題型:填空題
牙膏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日用品,其中蘊涵著豐富的化學知識。
(1)許多牙膏使用鋁塑軟管做包裝材料,它的內外層為抗酸堿、耐腐蝕的聚乙烯塑料,聚乙烯塑料屬于____________(填“合成材料”或“金屬材料”)。
(2)牙膏在弱堿性時可以起到保護牙齒,調節口腔酸堿度的作用。 若想測定某牙膏的酸堿度可以使用____________。
(3)有一種天然藥用礦石可能成為新型牙膏原料,該礦石含有銅、鋅、鐵、氟、硒等各種元素,它對人體有抗菌、消炎、平衡營養等多種功效。 如缺乏____________(填元素符號),易產生齲齒。
合成材料 pH試紙 F 【解析】(1)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2)測定酸堿度用pH試紙。(3)缺氟易產生齲齒。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西省2018年中考考前適應性訓練理科綜合(化學部分)試卷 題型:單選題
酯類物質因具有特殊的芳香氣味,常用作食品、飲料的添加劑。丁酸乙酯(C6H12O2)是無色的具有菠蘿香味的液體。 下列有關丁酸乙酯的敘述正確的是
A. 該分子中含有氧分子 B. 相對分子質量為116 g
C. 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3∶6∶1 D. 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
D 【解析】A. 該分子中含有氧原子,錯誤;B. 相對分子質量是一個比值,無單位,錯誤;C. 碳、氫、氧元素的原子個數比為3∶6∶1,錯誤;D. 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正確。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鹽城市建湖縣2018屆九年級一模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根據如圖所示裝置,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儀器①的名稱______;②的名稱_______;
(2)實驗室用A裝置制取氧氣,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
(3)實驗室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可選擇的發生裝置為_____,該反應____(填“能”或“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鹽酸。
(4)E裝置中充滿水時,也可以作為氧氣的收集裝置,則氧氣應從____端通入(填“a" 或,'b").
(5)制備氫氣,____(填“能”或“不能”)用D裝置收集氫氣;若使用E裝置收集氫氣,氣體應該從______(填“a”或“b")口進入;點燃氫氣前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檢驗氫氣的純度。
長頸漏斗 鐵架臺 2KMnO4△ K2MnO4+MnO2+O2↑ B 不能 b 能 b 需要 【解析】(1)儀器①的名稱是長頸漏斗;②的名稱是鐵架臺;(2)A裝置的特點適合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產生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反應的方程式為:2KMnO4K2MnO4+MnO2+O2↑;(3)(3)實驗室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屬于固液不加熱型裝置,可選擇的發生裝置為B,該反應不能用稀硫酸代...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2017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某化學實驗活動小組的同學為了探究實驗室中久置的氫氧化鈉固體的成分,進行了有關實驗。請你參與他們進行的探究活動:
【提出問題】久置氫氧化鈉固體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與假設】
猜想Ⅰ:全部是NaOH;猜想Ⅱ:全部是Na2CO3;猜想Ⅲ: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與探究】
(1)實驗如下:
實驗操作步驟 | 實驗現象 | 結論及解釋 |
步驟一:取少量固體樣品于試管中,加蒸餾水完全溶解,然后加入足量的稀鹽酸。 | 實驗過程中始終沒有氣泡產生。 | 則證明猜想______成立。 |
步驟二:另取少量固體樣品于試管中,加蒸餾水完全溶解,然后滴加氯化鋇溶液。 | 實驗過程中產生_______。 | 則證明猜想Ⅱ或Ⅲ成立。此過程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 |
(2)為了進一步的驗證猜想結果,小明同學提出如下實驗方案:繼續步驟二的實驗,過濾,然后向濾液中滴加無色酚酞試液,若酚酞變紅,則猜想Ⅲ成立;若酚酞不變紅,則猜想Ⅱ成立。
小華同學立即對小明同學的方案提出了質疑,通過查閱資料知道,氯化鋇溶液呈中性,不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但碳酸鈉溶液呈________性(填“酸”或“堿”),能使酚酞變紅,因此他認為該方案的操作步驟中應該改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小組的同學展開討論,又提出了一個定量實驗方案,通過測定產生沉淀的質量來證明猜想Ⅱ或Ⅲ成立。實驗如下:準確稱取m克固體樣品于試管中,加蒸餾水完全溶解,然后滴加足量氯化鋇溶液,充分反應后過濾、洗滌、干燥稱得沉淀的質量為n克,若猜想Ⅱ成立,則m與n的關系式為(用含m和n的等式或不等式表示,下同)___________________;若猜想Ⅲ成立,則m與n的關系式又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與交流】久置的固體氫氧化鈉變質的原因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NaOH和Na2CO3 Ⅰ 白色沉淀 BaCl2+Na2CO3=BaCO3↓+2NaCl 堿 滴加過量的氯化鋇溶液 n =197m/106( 或n=1.86m或m=106n/197或m=0.54n) 0<n< 197m/106(或0<n< 1.86m) CO2+2NaOH=Na2CO3+H2O
【解析】【猜想與假設】固體可能全部是NaOH,也可能全部是Na2CO3,也可能是NaOH和Na2CO3;【實驗與探究】(1)取少量固體樣品于試管中,加蒸餾水完全溶解,然后加入足量的稀鹽酸,沒有氣泡產生,說明不含碳酸鈉;猜想Ⅰ成立;取少量固體樣品于試管中,加蒸餾水完全溶解,然后滴加氫氧化鋇溶液,產生白色沉淀,說明含碳酸鈉;則證明猜想Ⅱ或Ⅲ成立;碳酸鈉和氫氧化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CO3+Ba(OH)2═BaCO3↓+2NaOH;(2)碳酸鈉溶液呈堿性,能使酚酞變紅,因此,該方案的操作步驟中應該改進的是:繼續滴加氯化鋇溶液至過量,過濾,然后向濾液中滴加無色酚酞試液,若酚酞變紅,則猜想Ⅲ成立;若酚酞不變紅,則猜想Ⅱ成立;(3)設碳酸鈉的質量為x,
BaCl2+Na2CO3═BaCO3↓+2NaCl
106 197
x ng
x=ng
若猜想Ⅱ成立,則m與n的關系式為: ng=mg;即
n=m;
若猜想Ⅲ成立,則m與n的關系式為: ng<mg,即
n<m,
【反思與交流】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OH+CO2═Na2CO3+H2O。
【題型】科學探究題
【結束】
19
用下列物質的化學式填空:
①氫氧化鈉 ②氫氧化鋁 ③消石灰 ④稀硫酸
(1)可用于金屬表面除銹的是___________;(2)用來治療胃酸過多的是_____________;
(3)在農業上常用來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___;
H2SO4 Al(OH)3 Ca(OH)2 【解析】(1)稀硫酸具有酸性,可以除去鐵銹;(2)氫氧化鋁呈堿性,可以用來中和胃酸;(3)氫氧化鈣具有堿性,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