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對于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
A. 將細鐵絲放入氧氣中,火星四射,生成一種黑色固體
B. 將紅色的銅絲在酒精燈火焰上加熱,會變成黑色
C. 向盛有鋁片的試管中加入稀鹽酸,溶液由無色變成淺綠色
D. 木炭在空氣中燃燒,發出白光,放出熱量,生成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B 【解析】A. 將點燃的細鐵絲放入氧氣中,火星四射,生成一種黑色固體,錯誤;B. 將紅色的銅絲在酒精燈火焰上加熱,會變成黑色,正確;C. 向盛有鋁片的試管中加入稀鹽酸,反應生成氫氣和無色氯化鋁溶液,現象是溶液不變色,有氣泡產生,錯誤;D. 木炭在空氣中燃燒,發出紅光,放出熱量,生成無色無味的氣體,錯誤。故選B。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上長沙市雨花區水平學業考試九年級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空氣成分的說法正確的是
A. 稀有氣體在通電時能發出不同顏色的光
B. 氧氣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易燃燒
C. 氮氣約占空氣體積的21%
D. 二氧化碳有毒,含量增多會引起溫室效應
A 【解析】試題分析:A、稀有氣體在通電時能發出不同顏色的光,可用作電光源,正確,B、氧氣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可助燃,而不是易燃燒,錯誤,C、氮氣約占空氣體積的78%,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21%,錯誤,D、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會引起溫室效應,但并沒有毒,錯誤,故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鹽城市、射陽實驗初中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歸納推理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有關事實的推理、結論合理的是( )
事實 | 結論 | |
A | H2O和CO2都不能使紫色石蕊變紅,但 把它們混合在一起時卻能夠使石蕊變紅 | CO2與H2O發生了化學反應 |
B | 白磷和紅磷均是由磷元素組成的單質 | 白磷和紅磷屬于同一種物質 |
C | 在“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中,集氣 瓶內水平面上升約1/5 | 氧氣約占空氣總質量的1/5 |
D | Al制品的耐腐蝕性比Cu制品強 | Al的活潑性小于銅 |
A. A B. B C. C D. D
A 【解析】A、酸性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H2O和CO2都不能使紫色石蕊變紅,但把它們混合在一起時卻能夠使石蕊變紅,說明CO2與H2O發生了化學反應且生成酸類物質,正確;B、決定物質種類的是物質的組成和結構,白磷和紅磷均是由磷元素組成的單質,其組成元素相同,但是結構不同,因而是兩種不同的物質,錯誤;C、在“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中,集氣瓶內水平面上升約1/5,證明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鹽城市2018屆九年級期中聯考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1)用適當的數字和符號填空:
①二個鈉離子_____; ②三個氫氧根離子_____;③硝酸銨中顯﹣3價的氮元素___________;
(2)選擇適當物質的序號填空。
A.二氧化碳 B.小蘇打 C.硝酸鉀 D.氮氣 E.熟石灰 F.聚乙烯
①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____; ②農業上可作復合肥的是______________;
③可用于食品膨松劑的是__________; ④常用于保護蔬菜瓜果的氣體是_________;
⑤用作食品包裝材料的____________; ⑥可用作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___。
2Na+ 3OH- NH4NO3 A C B D F E 【解析】(1) ①離子符號書寫:元素(或根)符號右上角的數字表示一個離子帶電荷的數值,數字在左,正負號在右,電荷數為1時,1不寫;離子符號前加數字,表示離子的個數。二個鈉離子:2Na+; ②三個氫氧根離子:3OH-;③元素化合價的書寫:在元素符號的正上方標化合價的數值,正負號在左,數字在右。硝酸銨中顯﹣3價的氮元素:;(2) ①干冰升...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鹽城市2018屆九年級期中聯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玫瑰花中含有丁香油酚等,因而具有特殊的香味,丁香油酚的化學式為C10H12O2。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丁香油酚中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3∶8
B. 丁香油酚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12/164×100%
C. 丁香油酚分子中C、H、O的原子個數之比為5∶6∶l
D. 一個丁香油酚分子由10個C原子、12個H原子和1個O2分子構成
D 【解析】A、丁香油酚中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12):(16×2)=3:8,正確;B、丁香油酚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正確;C、1個丁香油酚分子是由10個碳原子、12個氫原子、2個氧原子構成的,丁香油酚分子中C、H、O的原子個數之比為10:12:2=5:6:1,正確;D、1個丁香油酚分子是由10個碳原子、12個氫原子、2個氧原子構成的,不含氫分子和氧分子,錯誤。故選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2018屆九年級模擬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小明在做鐵與硫酸溶液反應的實驗時,發現生成的氣體有刺激性氣味,于是進行了探究.
【提出問題】鐵與硫酸溶液反應生成的氣體為什么有刺激性氣味?
【查閱資料】
(1)6H2SO4(濃)+2FeFe2(SO4)3+6H2O+3SO2↑
(2)SO2可使品紅溶液的紅色褪去
【進行猜想】鐵與不同濃度的硫酸溶液反應,生成的氣體產生可能有二氧化硫
【實驗探究】小明用圖甲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并將E中收集到的氣體進行如圖乙所示的爆鳴實驗.
(1)請幫助小明完成下表:
實驗現象 | A中生成氣體成分 | ||||
B中品紅溶液 | D中品紅溶液 | 爆鳴實驗 | |||
實驗一 | 98% | ________ | 不褪色 | 無爆鳴聲 | 只有SO2 |
實驗二 | 45% | 稍有褪色 | 不褪色 | 有爆鳴聲 | ________ |
實驗三 | 25% | ________ | 不褪色 | ________ | 只有H2 |
【實驗結論】鐵與不同濃度的硫酸反應,生成的氣體產物可能不同,當硫酸溶液濃度達到足夠大時,生成的氣體產物中有二氧化硫.
(2)【實驗結論】鐵與不同濃度的硫酸反應,生成的氣體產物可能不同,當硫酸溶液濃度達到足夠大時,生成的氣體產物中有二氧化硫
【交流反思】
(1)寫出實驗三中鐵與硫酸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 ,寫出實驗二中發生爆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 .
(2)實驗一中C裝置的作用是________ .
【拓展延伸】小明又將A裝置進行了如圖所示的改進,試分析:增加的導管下端伸入液面以下原因________ ,該導管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 .
褪色 有二氧化硫和氫氣 不褪色 有爆鳴聲 Fe+H2SO4═FeSO4+H2↑ 2H2+O22H2O 吸收二氧化硫 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氣體逸出 平衡試管內外的壓強,防止停止加熱時液體倒吸入試管 【解析】【實驗探究】(1)根據實驗現象可以判斷實驗結論,根據實驗結論可以判斷實驗現象;【交流反思】(1)鐵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氫氣燃燒生成水;(2)氫氧化鈉溶液能夠吸收二氧化硫,并且氫...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2018屆九年級模擬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其對應操作中各量變化關系的是( )
A.圖①是給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加熱
B.圖②是向一定溫度下的飽和氫氧化鈣溶液中不斷加入氧化鈣固體
C.圖③是向pH=1的酸溶液中不斷加水
D.圖④是向一定質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鋅粒
C 【解析】A、二氧化錳是催化劑,催化劑在化學反應前后化學性質和質量都不變,所以應該是橫線,故A錯誤; B、氧化鈣固體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使原溶液中溶劑減少,會析出溶質,溶質減少,溶液質量也隨之減少,故B錯誤; C、向pH=1的酸溶液中不斷加水,酸性越來越弱,PH越來越大,如果純水PH為7,但酸不可能沒了,所以無限制的接近于7,而不能到7,故C正確; D、向一定質量的稀硫...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2018屆初三化學第一次調研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不能成功的是( )
A. 用肥皂水區分軟水和硬水 B. 用食醋區分食鹽和小蘇打
C. 淬火后的縫衣鋼針不能彎曲 D. 加熟石灰粉末研磨,區分氯化銨和硫酸銨
D 【解析】A、可用肥皂水檢驗軟水和硬水,泡沫多的為軟水,泡沫少的為硬水,可以區分,不符合題意;B、食醋與小蘇打反應生成氣體,與食鹽不反應,可以區分,不符合題意;C、淬火后的縫衣鋼針變硬變脆,不能彎曲,不符合題意;D、氯化銨和硫酸銨均與熟石灰反應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氨氣,故無法鑒別,符合題意。 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上海市長寧區2018屆初三中考二模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葡萄糖(C6H12O6)屬于
A. 鹽 B. 氧化物 C. 單質 D. 有機物
D 【解析】葡萄糖(C6H12O6)屬于有機物。鹽,氧化物,單質均屬于無機物。0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