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的下列性質,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
| A. | 顏色、狀態 | B. | 密度、硬度 | C. | 氧化性、可燃性 | D. | 熔點、沸點 |
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的差別及應用.. | |
專題: | 物質的變化與性質. |
分析: | 物理性質是指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化學性質是指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而化學變化的本質特征是變化中有新物質生成,因此,判斷物理性質還是化學性質的關鍵就是看表現物質的性質時是否有新物質產生. |
解答: | 解:物質的顏色、狀態、氣味、熔點、沸點、硬度、密度等性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因此,都屬于物理性質. A、顏色、狀態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故A錯; B、密度、硬度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故B錯; C、可燃性必須通過燃燒這一化學變化才能表現出來,是化學性質,氧化性也屬于化學性質,故C正確; D、熔點和沸點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故D錯. 故選:C. |
點評: | 物理性質、化學性質是一對與物理變化、化學變化有密切關系的概念,聯系物理變化、化學變化來理解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則掌握起來并不困難.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空氣是一種重要的自然資源,空氣中用作電光源的氣體是_______;用作醫療急救的氣體是_______;用于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氣體是_______。但是由于近年空氣污染嚴重,帶來了三大環境問題,即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治理空氣污染的有效途徑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圖像表示的內容不正確的是( )
|
B.將1g二氧化錳添加到2.45g氯酸鉀中加熱制取氧氣
C.將粗細、形狀、質量相同的鎂、鋅分別投入兩份足量的完全相同的稀鹽酸中
D.將1g硫酸鈉加入一定量的水中做電解水實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面是一氧化碳和碳粉分別還原氧化銅的實驗:
(1)實驗一:
①硬質玻璃管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②小魚質疑,應在裝置左端連接一個裝有澄清石灰水的試管,以便驗證一氧化碳能否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同學們討論了該實驗的步驟后,都覺得無此必要,請你說明其中理由
。
(2)實驗二:要保證該實驗成功,有以下關鍵環節:
①較高的溫度。據此,實驗中應對酒精燈進行的改進是 。
②兩種固體反應物的質量比。若碳不足,則氧化銅不能被全部還原;若碳過多,則除了生成銅和二氧化碳外還會生成 (填化學式)。
(3)若兩實驗中,氧化銅都反應完全,且都只生成二氧化碳。
實驗數據記錄如下:
反應前 | 反應后 | |
實驗一,硬質玻璃管+固體的質量 | 142g | 140.4g |
實驗二,試管+固體的質量 | 184g | 181.8g |
根據以上數據,計算“實驗一”中生成二氧化碳 g,“實驗二”中生成銅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取用液體藥品時,正確的操作是( )
| A. | 手拿試劑瓶,標簽向外 |
| B. | 試劑瓶口不要緊貼試管口,以防污染 |
| C. | 手持試管,應垂直拿穩 |
| D. | 取完藥品蓋好瓶蓋,放回原處,標簽向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燃燒現象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
| A. | 木炭在空氣中燃燒后,生成黑色的固體 |
| B. | 石蠟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
| C. | 鐵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
| D. | 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白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同學進行實驗,其過程如下:
a.研磨:將硫的塊狀固體通過研缽磨成硫的粉末;
b.混合:將1 g鐵粉與1 g硫粉混合均勻;
c.加熱:將上述混合物加熱一會兒,產生強光、放熱現象,冷卻后得到一種黑色的固體。
請回答:(1)小明認為b是物理變化過程,c是化學變化過程。你認為a是________變化過程。
(2)證明b是物理變化過程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證明c是化學變化過程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