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化學興趣小組同學進行如下實驗探究。
(一)實驗室常用的制取氣體的裝置如下:
(1)儀器a的名稱______________。
(2)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混合制取氧氣,化學方程式為____,選用的裝置組合可以是__________。若用C裝置制取氧氣,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 用制得的氧氣做鐵絲燃燒實驗時沒看見火星四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
(3)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若用G裝置收集二氧化碳,氣體應從_____端進入(填“b”或“c”)。檢驗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_____。
(二)已知:草酸鈉固體(化學式為Na2C2O4)加熱分解生成碳酸鈉和CO。小陸同學利用該反應制取CO,并用CO還原氧化鐵。他設計的實驗裝置如圖:
(1)一氧化碳的發生裝置可以選擇上述所給裝置中的 __________(填序號),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
(2)L型的硬質玻璃管中的反應現象是__________。
(3)該裝置中錐形瓶(足量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Ⅰ.檢驗并吸收生成的CO2;
Ⅱ._____________。
【答案】長頸漏斗 2H2O22H2O+O2↑ BD或BE或BG 2KMnO4
K2MnO4+MnO2+3O2↑ 鐵絲表面的鐵銹未除去或氧氣不純(合理即可)
b 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變渾濁,證明是二氧化碳 C Na2C2O4
Na2CO3+CO↑ 紅色粉末變成黑色 收集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氣
【解析】
(一)(1)儀器a的名稱是長頸漏斗;
(2)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混合制取氧氣,化學方程式為:2H2O22H2O+O2↑;C的反應條件是加熱,且試管口沒有棉花,說明用的是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MnO4
K2MnO4+MnO2+3O2↑;雙氧水是液體,二氧化錳是固體,反應條件是常溫,故發生裝置選A;因為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且不易溶于水,故可用向上排空氣法E或G或排水法收集氧氣D,故填BD或BE或BG;用制得的氧氣做鐵絲燃燒實驗時沒看見火星四射,原因可能是:鐵絲表面的鐵銹未除去或氧氣不純;
(3)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藥品是大理石和稀鹽酸,化學方程式是: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若用G裝置收集二氧化碳,氣體應從長進端進入,故從b進;二氧化碳的檢驗方法是把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石灰水變渾濁,是CO2;
(二)(1)實驗室制取一氧化碳的反應物是固體,反應條件是加熱,所以一氧化碳的發生裝置可以選擇上述所給裝置中的C,草酸鈉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碳酸鈉和一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Na2C2O4 Na2CO3+CO↑;
(2)一氧化碳和氧化鐵在高溫的條件下生成鐵和二氧化碳,所以L型的硬質玻璃管中的反應現象是:紅色粉末變成黑色;
(3)一氧化碳有毒,需要尾氣處理,所以錐形瓶(足量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Ⅰ檢驗并吸收生成的 CO2;Ⅱ收集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氣。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均不含結晶水)的溶解度曲線。
(1)t1℃時,甲、乙、丙三種物質的溶解度大小關系:_____。
(2)t1℃時,完全溶解5g丙物質至少需要水_____g。
(3)t2℃時,將20g甲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攪拌后所得溶液是甲的_____溶液(填“飽和”或“不飽和”),可以用圖中_____點(填“a”“b”或“c”)表示。
(4)將甲、丙的飽和溶液從t2℃降溫到t1℃,對所得溶液的敘述不正確的是________。
A.都是飽和溶液 B.溶劑質量:甲<丙
C.析出固體質量:甲>丙 D.溶質質量分數:甲=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化學概念理解正確的是( )
A.氯化鈉在20℃時的溶解度是36g,則100g的氯化鈉溶液中含有氯化鈉36g
B.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C.氧化反應一定是化合反應
D.化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向一定質量的AgNO3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X克Zn粉,充分反應后過濾,將濾渣洗滌、干燥后稱量,得到的固體質量仍為X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濾液中可能有B. 濾液中一定無
C. 濾渣中至少有兩種物質D. 濾渣中滴加稀鹽酸,可能沒有氣泡產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甲、乙固體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圖中P點所表示的溶液是t3℃時甲的飽和溶液
B. 可用t1℃時20%的甲溶液配制10%的甲溶液
C. 若甲中含有少量乙,可采用冷卻熱飽和溶液的方法提純甲
D. 分別將t3℃等質量的甲、乙飽和溶液降溫至t2℃,所得溶液中溶質質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興趣小組用圖甲裝置進行實驗時,發現試管中飽和石灰水先變渾濁,后逐漸變澄清。后變澄清的原因是生成的物質繼續和二氧化碳反應轉變為可溶性的碳酸氫鈣(碳酸氫鹽均可溶)。聯想到2NaOH+CO2=Na2CO3+H2O,敞口久置的氫氧化鈉固體會不會不斷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最終轉變為碳酸氫鈉呢?該小組開展了如圖乙所示實驗。(已知碳酸氫鈉呈堿性,NaHCO3+HCl=NaC1+H2O+CO2↑)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甲裝置溶液中變渾濁的化學方程式______;
(2)實驗乙中加過量的硝酸鋇的目的是______,
(3)如果實驗乙中實驗現象為______,說明氫氧化鈉變質能生成碳酸氫鈉,并且氫氧化鈉也完全變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配制溶質質量分數6%的氯化鈉溶液50 g,請回答下列問題:
(1)配制時需稱量氯化鈉固體的質量是______g,水的質量是______g。
(2)配制氯化鈉溶液的操作步驟如下:計算、稱量、量取、______、裝瓶。
(3)用托盤天平稱量所需的氯化鈉時,發現托盤天平的指針偏右應______。(填字母)
A 增加適量氯化鈉固體
B 減少適量氯化鈉固體
C 調節平衡螺母
(4)在用量筒量取所需水的過程中,小明俯視讀數,這樣配得的溶液溶質質量分數會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無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中的①、②分別是鈉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是三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
試回答下列問題:
(1)鈉元素的原子序數為_____,其相對原子質量為_____,畫出它的原子結構示意圖_____;
(2)A的結構示意圖中共有_____個電子層,最外層電子是_____,容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電子;
(3)A、B、C中屬于同種元素的粒子是_____;
(4)A和B兩種粒子的_____相同,所以它們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
(5)A、B、C中達到穩定結構的是_____;
(6)鈉原子和氯原子反應所形成的化合物是由_____(填“分子”“原子”或“離子”)構成的,化學式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圖象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 )
A. 加水稀釋濃鹽酸
B. 向稀鹽酸和氯化鈣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鈉溶液
C. 將足量粉末狀的鐵和鎂分別與等質量、等質量分數的稀鹽酸反應
D. 某溫度時,向一定量的飽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