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是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t1℃時,三種物質的溶解度大小順序為:丙>乙>甲
B.t2℃時,甲、丙兩種物質的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相等
C.若甲物質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質,可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提純甲
D.若要將組成在N點的甲溶液轉變為M點的甲溶液,可以采用恒溫蒸發溶劑的方法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A、B、C、D、E分別是稀硫酸、氫氧化鈉溶液、硫酸銅溶液、氧化鐵和一氧化碳中的一種,E是實驗室一種常見溶液,它們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兩端的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反應。請回答:
(1)C中存在的粒子有_______(填化學符號)。D和E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
(2)上述各物質間的反應均可用“甲+乙→丙+丁”表示,其中不屬于四種基本反應類型,但能用上式表示的一個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若B、C、D、E都不變,五種物質之間的關系也不變,A還可能是_____(填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圖中的物質均為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其中甲、乙、丙、丁、戊均為單質,丙是空氣中含量最多的物質;常溫下,丁和H為黑色固體,且H是磁鐵礦的主要成分;G是一種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其水溶液顯堿性,工業上用甲和丙化合制備G;農業上常用F改良土壤(如圖中部分反應條件已省略)。回答下列問題:
(1)D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_,俗名_______________ ;
(2)H和E反應生成C和戊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轉化為G的反應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檢驗G氣體: _________,觀察顏色變化;
(4)F在農業上用于配制農藥波爾多液時發生的化學反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A、 B、 C、 D、 E 為初中化學常見的五種物質,它們之間存在如圖所示的關系(“→”表示物質經一步反應可轉化為另一種物質, “-”表示相連兩物質能發生化學反應,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已略去)。請回答下列問題。
(1)若 A可作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B、C、E 都是含鈣元素的化合物,B、E同屬鹽類物質。則 B 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物質 D 的類別為___________。(填酸、堿、 鹽或氧化物)。
(2)若B常溫下呈液態,C是紅棕色固體,且B、C均屬氧化物。
①A﹣C反應的基本類型是_______。
②B→E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制取某些氣體的裝置如下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實驗室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可選用的發生裝置是①
B. 制取氫氣,可選用的收集裝置是④或者⑤
C. 用裝置③收集氧氣時,一般用燃著的木條來驗滿
D. 使用裝置②制取二氧化碳時,為了防止漏氣,長頸漏斗下端需伸入液面以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鉛蓄電池在生產、生活中使用廣泛。其構造示意圖如圖1,回答下列問題:
(1)圖1鉛蓄電池放電過程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Pb+PbO2+2H2SO4═2PbSO4+2H2O,據此可知,鉛蓄電池在放電時,溶液的pH不斷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2)如圖2是回收廢鉛蓄電池的一種工藝流程。
①寫出焦炭熱還原生成鉛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將流程圖中的廢硫酸和濾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再將所得的混合液經____、降溫結晶、過濾等操作,可以析出Na2SO4·10H2O晶體。
③如表是一些金屬熔點的數據:
金屬 | 錫 | 鉛 | 鉍 | 鎘 |
熔點∕℃ | 231.9 | 327.5 | 271.3 | 320.9 |
日常所用保險絲由鉍、鉛、錫、鎘等金屬組成,其熔點約為________________。
A. 231.9-327.5℃ B.271.3-320.9℃ C.60-80℃ D.20-40℃
④廢硫酸直接排放會污染環境,擬選用如表物質中和后再排放:
物質 | CaCO3 | NH3 | Ca(OH)2 |
市場參考價(元/kg ) | 1.8 | 6.5 | 2.0 |
已知:2NH3+H2SO4═(NH4)2SO4,如果要求花最少的錢來中和等質量、等濃度的廢硫酸,則應選擇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發現問題)某校化學興趣小組同學在檢驗二氧化碳氣體的實驗過程中,意外發現隨著二氧化碳氣體的持續通入,變渾的石灰水又逐漸變澄清。
(查閱資料1)向澄清石灰水中持續通入二氧化碳,會先后發生以下兩個反應:先發生的反應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導致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后發生的反應化學方程式為CO2+H2O+CaCO3=Ca(HCO3)2,其中Ca(HCO3)2常溫下可溶,導致濁液又變澄清。
(類比思考)該小組同學又提出:“向NaOH溶液中持續通入CO2是否也會發生類似的反應呢?”
(實驗設計)室溫(約20℃)下,將10gNaOH溶于80g水中,然后向其中持續平穩的通入二氧化碳氣體,同時用數字傳感器測定溶液的pH變化,采集數據并繪制圖像 。
(查閱資料2)
①根據本實驗中數據,溶液中溶質若只有NaOH,溶液pH約為14;若只有Na2CO3,溶液pH約為11.6;若只有NaHCO3,溶液pH約為8.3
②20℃時,NaHCO3溶解度約為9.6g
(反思交流)
(1)實驗中,用“分液漏斗”而不用“長頸漏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錐形瓶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據資料和圖像判斷:M點溶質應為_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下同),N點溶質應為___________;
(4)同學們多次重復實驗,所得實驗結果基本一致。實驗過程中,同學們發現18min后溶液的pH基本不再變化,則此時燒杯內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待pH不再變化后,取適量溶液,向其中滴加幾滴稀鹽酸,立即產生氣泡,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石灰廠需要測定產品生石灰中雜質(雜質只含CaCO3)的質量分數.小剛進行了如圖實驗.請計算:
(1)生成CO2氣體的質量;
(2)樣品中CaCO3的質量分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t1℃時,在兩支試管中分別加入等質量的兩種物質,再分別加入等量的蒸餾水,充分振蕩后,試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體。再將兩支試管升溫到t2℃(不考慮溶劑質量變化)。由t1℃到t2℃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減小
B.裝有乙物質的試管中剩余的固體增多
C.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都增大
D.兩支試管里剩余的固體質量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