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圖象能正確對應變化關系的是
A. 用酒精燈加熱一定量高錳酸鉀固體
B. 過量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
C. 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錳的燒杯中不斷地加入過氧化氫溶液
D. 等質量CaCO3分別與等體積等質量分數的稀鹽酸(足量)反應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陜西省西安市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二次月考(12月)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重要工具,如圖是元素周期表的一格,從該圖中不能獲得的信息是
A.該元素的名稱是碘 B.該元素為非金屬元素
C.該元素的原子里中子數為53 D.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26.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西省南康區五校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聯考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我校化學興趣小組就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測定進行實驗探究:
[集體討論]:(1)討論后同學們認為,該實驗選擇的藥品既要能消耗氧氣,又不會跟______反應,而且生成物為固體。大家一致選擇了紅磷。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氣,該藥品的用量應保證_______。
(2)測定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的實驗裝置如右圖所示。在集氣瓶內加入少量的水,并五等分水面以上的容積,做上記號。用彈簧夾夾緊乳膠管。點燃燃燒匙內足量的紅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緊。
①寫出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的文字表達式:___________
②待紅磷熄滅并冷卻后,打開彈簧夾,觀察到燒杯的水到吸入集氣瓶中,瓶內水面最終約至1處,由此可知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_______。
③紅磷熄滅后,集氣瓶內剩下的氣體主要是_______,該氣體___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燒。
(3)實驗完畢,若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小于總容積的1/5,你認為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可能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西省南康區五校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聯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生活中的下列現象,用分子的相關知識加以解釋,其中不正確的是( )
A. 室內插花,滿室飄香,說明分子不斷地運動
B. 熱脹冷縮,說明分子大小隨溫度而改變
C. 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體積小于20mL,說明分子之間有間隔
D. 濕衣服放在火爐旁,干得較快,說明分子運動速率隨溫度升高而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泰州市教育聯盟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你已掌握了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有關知識,請結合下列裝置圖回答問題。
(1)寫出圖中標號儀器①的名稱_________;
(2)實驗室用A裝置制取氧氣,則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______,已知過氧化鈉粉末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氧氣,則用此法制取并收集較干燥的氧氣時應選用的裝置組合是____(填字母標號);
(3)G裝置可用作排空氣法收集氧氣,此時氣體應從______(填a或b)口進入,此裝置驗滿氧氣的方法是_______;
(4)若實驗室用C裝置來制二氧化碳,寫出該反應的符號表達式_________,下圖甲裝置可用來測量生成的CO2的體積,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層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___,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氣對實驗結果_________(填“有”或“無”)明顯影響;
(5)下圖乙裝置中,將二氧化碳緩慢通入豎直放置的玻璃管中,能觀察到第_____(填序號)號棉球先變色,由此現象可知二氧化碳具有_______的物理性質,此棉球變色的原因是(用符號表達式表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泰州市教育聯盟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豆腐是人們喜愛的食物,營養豐富,能為人體提供所需的多種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C6H13NO2),關于亮氨酸的說法正確的是
A. 亮氨酸是由碳原子、氫原子、氮原子和氧原子構成
B. 亮氨酸是由碳、氫、氮、氧四種元素組成
C. 亮氨酸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
D. 亮氨酸分子中含有氧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泰州市教育聯盟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物質屬于純凈物的是
A. 加碘鹽 B. 金剛石 C. 澄清石灰水 D. 潔凈的空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句容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原煤(含硫元素)在氧氣中不完全燃燒會生成CO、CO2 和SO2。若測得CO、CO2、和SO2的混合氣體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24%,則其中SO2的質量分數可能是
A. 10% B. 30% C. 50% D. 7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四川省內江市心學校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半期自測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仔細閱讀下面的探究實驗信息,回答相關問題。
Ⅰ.(實驗目的)探究固體物質溶于水時的熱現象。
Ⅱ.(查閱資料)
(1)物質溶解于水的過程包括吸收熱量(Q吸)的擴散過程和放出熱量(Q放)的水合過程。
(2)通常狀況下,水的凝固點為0℃、沸點為100℃。
Ⅲ.(提出猜想)物質固體物質溶于水時,有可能出現放熱、_____、既不放熱也不吸熱等三種可能性。
Ⅳ.(實驗探究)某探究小組的同學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方案。試劑瓶a、b、c中分別盛裝有A、B、C三種干燥的粉末狀固體藥品。操作:用a、b、c三個燒杯,分別盛裝相同體積的水,將燒杯中的水加熱至沸騰,撤去酒精燈,見沸騰剛止即迅速向a、b、c燒杯中對應加入一藥匙的A、B、C。現象:a燒杯中的水立即沸騰,b、c燒杯中的水未見沸騰現象。
Ⅴ.(實驗結論)
(1)物質A溶于水時,其熱現象為_____,說明Q吸_______(填“>”或“<”或“=”)Q放。
(2)物質B或C溶于水時,其熱現象為_______。
Ⅵ.(反思交流)不能準確斷定物質B或C溶于水時的熱現象的原因是_______。
Ⅶ.(拓展實驗)小張同學對物質A溶于水的實驗現象很感興趣,繼續向沸騰剛止的熱水中加入相同質量的物質A,又看到沸騰現象,繼續如此重復實驗,至燒杯中出現固體物質后,再繼續加入相同質量的物質A,卻看不到沸騰現象。請解釋不再產生沸騰現象的原因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