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物質在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反應前后質量比例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反應中CaO為催化劑 B.該反應是復分解反應
C.反應后容器中固體質量減少 D.反應后容器中氧元素質量分數增大
C 【解析】 試題分析:由三種物質在密閉容器這個反應前后質量比例的變化,確定是反應物還是生成物。反應后二氧化碳和氧化鈣的質量都增加了,是生成物,碳酸鈣的質量減小了,是反應物,該反應是碳酸鈣高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鈣的反應。A、氧化鈣在反應中不是催化劑,是生成物,該選項說法不正確;B、該反應中反應物為一種,生成物為兩種,符合分解反應的定義,該選項說法不正確;C、該反應是一種固體反應物生成...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惠州市畢業生學業綜合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二甲醚(C2H6O)的說法錯誤的是( )
A. 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 B. 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2 :6:1
C. 相對分子質量為46 D. 二甲醚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13%
B 【解析】A、二甲醚的化學式是C2H6O,有化學式可知,它是由碳元素、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正確; B、由化學式可知,二甲醚中碳原子、氫原子和氧原子的原子個數比為2 :6:1,故質量比不可能是2 :6:1,錯誤; C、C2H6O的相對分子質量=1246,正確; D、二甲醚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13%,正確。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常州市部分學校2018年九年級中考模擬試卷1 題型:單選題
將一定質量的Ba(OH)2溶液與Na2CO3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應,向反應后的混合物中加入稀鹽酸,產生氣體的體積與加入稀鹽酸的體積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N點時,所得溶液的pH=7
B. Q點時,所得溶液中的溶質只含有BaCl2
C. O至P段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OH+HCl=NaCl+H2O
D. P至Q段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Ba(OH)2+2HCl=BaCl2+2H2O
C 【解析】試題分析:從圖示看:原來的反應物中二者恰好反應會生成氫氧化鈉和碳酸鋇,所以開始加入鹽酸后沒有立即產生氣體,而是鹽酸先和氫氧化鈉反應,O至P段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OH+HCl=NaCl+H2O;當Q點后碳酸鋇和氫氧化鋇都恰好反應完,P至Q段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BaCO3+2HCl=BaCl2+H2O+CO2↑;Q點時,所得溶液中的溶質只含有BaCl2和NaCl;所以此時的P...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常州市部分學校2018年九年級中考模擬試卷1 題型:單選題
智能手機的屏幕大部分用的是硅酸鋁玻璃。下列關于硅酸鋁玻璃性質的推測正確的是( )
A. 透光性好 B. 常溫下易與氧氣反應 C. 易溶于水 D. 見光易分解
A 【解析】A、手機的屏幕需要透光性好,正確; B、手機屏幕常溫下不能與氧氣反應,錯誤; C、手機屏幕不能易溶于水,錯誤; D、手機屏幕不能見光分解,錯誤。故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2018年中考化學一輪復習綜合測試卷 題型:填空題
氨對工業及國防具有重要意義,下圖為某化學小組同學模擬工業合成氨原理設計如圖實驗。
完成以下實驗中相關問題:
(1)檢查裝置氣密性。
(2)關閉ac,打開b,從長頸漏斗中加入稀鹽酸,A中發生反應生成氫氣的化學方程式為 ,在E出口處收集H2并驗純。
(3)關閉a、b、c在盛滿空氣的多孔玻璃鐘罩內用激光點燃足量白磷,此操作的目的是 。
(4)待多孔玻璃鐘罩冷卻到室溫,先打開a,再加熱D處的酒精燈,最后打開止水夾 ,H2、N2在催化劑的作用下生成NH3,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實驗過程中C裝置的作用是 ,E裝置的現象為 ,此現象說明NH3溶于水后溶液呈 性。
(5)實驗室用固體Ca(OH)2和固體NH4Cl混合在加熱條件下制NH3,應選用如圖哪個裝置 (填“A”或“B”),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 Zn+2HCl=ZnCl2+H2↑; (3)除去空氣中的氧氣得到較純凈的氮氣 (4)c;N2+3H22NH3;除去水蒸氣;酚酞試液變紅;堿; (5)B;Ca(OH)2+2NH4ClCaCl2+2H2O+2NH3↑ 【解析】 試題分析:(2)鋅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鋅和氫氣,方程式為:Zn+2HCl=ZnCl2+H2↑; (3)生成氨氣的原料之一為氮氣,在玻...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2018年中考化學一輪復習綜合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某同學制作的試劑標簽如下,其中化學式書寫不正確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2018年中考化學一輪復習綜合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各組離子在的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
、
、
B.
、
、
、
C. 、
、
、
D.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上海市楊浦區2018屆初三二模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有關實驗方案設計正確的是
選項 | 實驗目的 | 實驗方案 |
A | 檢驗某物質中是否含有碳酸根 | 加稀鹽酸,觀察是否有氣泡冒出 |
B | 除去KCl固體中混有的少量MnO2 | 加水溶解,過濾,洗滌,干燥 |
C | 鑒別H2、CH4、CO三種氣體 | 分別點燃,觀察火焰顏色 |
D | 鑒別稀鹽酸、NaOH、NaCl三種溶液 | 分別滴入酚酞溶液,再相互混合,觀察溶液顏色變化 |
A. A B. B C. C D. D
D 【解析】A、與稀鹽酸反應有氣泡冒出的不一定是二氧化碳氣體,還有可能是氫氣,錯誤; B、除去KCl固體中混有的少量MnO2,應該是加水溶解,過濾,洗滌,干燥,蒸發結晶,錯誤; C、H2、CH4、CO三種氣體燃燒的顏色都是淡藍色,不能鑒別,錯誤; D、酚酞遇氫氧化鈉變紅,稀鹽酸和氯化鈉不變色,后將不變色的的物質分別加入變紅的氫氧化鈉的溶液中后,變為無色的是稀鹽酸,不變的是氯...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吉林省2018屆九年級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綜合題
結合下列有關鐵的實驗,回答問題。
(1)按照圖A進行實驗,實驗的不良后果可能是________;
(2)圖B所示實驗,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3)圖C所示實驗,判斷出Fe比Cu的活動性強,所依據最明顯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
(4)圖D是一組探究鐵生銹條件的對比實驗,設計實驗b與c作對比的目的是________;
(5)科學地得出鐵生銹的條件,圖D實驗b c兩試管內的氣體不應是空氣,應是________;
(6)以鐵為例,以上實驗體現了大多數金屬具有的三方面化學性質是:能與氧氣反應、能與酸反應、能與________反應。
濺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Fe+2HCl=FeCl2+H2↑ 鐵絲表面有紅色物質析出,溶液由藍色變成淺綠色 證明鐵生銹需要氧氣 氧氣 鹽 【解析】本題考查了鐵的性質以及探究鐵釘生銹的條件的方法,注意在利用控制變量法進行探究性實驗時變量的控制。 (1)鐵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鐵,生成反應后生成黑色固體,放出大量的熱,由于該實驗沒有預先在集氣瓶中加入少量水,濺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