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下圖A是某粒子的結構示意圖,B是鋁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1)若A粒子帶有兩個單位的負電荷,且y 等于8,則該粒子的符號為 ___________;
(2)當x=17時,A元素和B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_;
(3)B元素的單質在空氣中能生成致密的____________(化學式)薄膜;
(4)具有相同原子數和電子數的分子或離子叫等電子體,等電子體具有相似的結構和性質.下列各組粒子中屬于等電子體的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號)。
A.NO和O2 B.CO和N2 C.SO2和CO2 D.PO43﹣和SO42﹣
【答案】S2- AlCl3 Al2O3 BD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了原子結構示意圖與離子結構示意圖。
(1)已知該粒子帶兩個單位負電荷,且y=8,則知原子得2個電子,可知x的值為(2+8+8)-2=16,為硫元素,,根據離子的表示方法可表示為:S2-;
(2)當x=17時,A元素是氯元素,與金屬形成化合物時顯-1價,B是鋁元素,化合價是+3價,化合物的化學式為AlCl3;
(3)B元素的單質是鋁,在空氣中與氧氣反應能生成致密的氧化鋁(Al2O3)薄膜;
(4)A、一個NO分子中有2個原子,7+8=15個電子;一個O2分子中有2個原子,8+8=16個電子,兩種分子不是等電子體;
B、一個CO分子中有2個原子,6+8=14個電子;一個N2分子中有2個原子,7+7=14個電子,兩種分子是等電子體;
C、一個SO2分子中有3個原子,16+8×2=32個電子;一個CO2分子中有3個原子,6+8×2=22個電子,兩種分子不是等電子體;
D、一個PO43-離子中有5個原子,15+8×4+3=50個電子;一個SO42-離子中有5個原子,16+8×4+2=50個電子,兩種離子是等電子體。故選BD。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一支試管中放入一小段鎂條(已擦去氧化膜),再向試管中加入一定量的鹽酸,鎂條表面有________產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發現問題]為了再次觀察上述反應現象,小林同學用較長的鎂條重做上述實驗,但發現了異常現象,試管中出現了白色沉淀。
[實驗驗證1]小林同學針對兩次實驗的不同,設計對比實驗方案,探究出現異常現象的原因。
試管(盛有同體積同濃度的鹽酸) | ① | ② | ③ | ④ |
鎂條長度 | 1cm | 2cm | 3cm | 4cm |
相同的實驗現象(省略題干現象) | 快速反應,試管發熱,鎂條全部消失 | |||
沉淀量差異(恢復至20℃) | 無 | 少量 | 較多 | 很多 |
[得出結論]鎂條與鹽酸反應產生白色沉淀與________有關。
[追問]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質?
[查閱資料]①20 ℃時,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鎂54.8 g;
②鎂能與熱水反應產生一種堿和氫氣;
③氯化銀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
[做出猜想]猜想一:鎂;猜想二:氯化鎂;猜想三:氫氧化鎂,猜想的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實驗驗證2]將白色沉淀洗滌干凈,分別取少量沉淀于A、B、C試管中,進行如表實驗:
試管 | 操作 | 現象 | 結論 |
A | 加入足量鹽酸 | ________,白色沉淀________ | 猜想一不正確,但這種白色沉淀能溶于鹽酸 |
B | 加入足量水 | 白色沉淀________ | 猜想二不正確 |
C | 加入適量稀硝酸 | 白色沉淀消失 | 原白色沉淀中含有的離子是: |
繼續滴加幾滴硝酸銀溶液 | 出現大量白色沉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常溫下,往盛放適量M物質的燒杯中逐漸加入N物質并充分攪拌。右下圖橫坐標x表示N物質的質量,縱坐標y表示燒杯中的某物理量(見下表)。下列實驗與圖像對應關系合理的是
M | N | y | |
A | 水 | 氧化鈣 | 溶液的溫度 |
B | 水 | 氫氧化鈉 | 溶液的pH |
C | 飽和氯化鈉溶液 | 氯化鈉 | 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
D | 硫酸銅溶液 | 鐵粉 | 溶液的質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研究小組利用如圖所示裝置研究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質。
(提示:氫氧化鈉溶液能與二氧化碳反應;丙處試管可防止液體倒吸。)
(1)甲處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體現了碳的______________性。
(2)乙處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丁裝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該實驗體現了CO的性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將丁處氫氧化鈉溶液改為澄清石灰水,能否檢驗乙處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請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實驗室提供下列盛有藥品的裝置可以證明某一混合氣體中含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蒸氣(假設氣體通過裝置時均被完全吸收)
關于該實驗有如下說法,
①實驗中裝置Ⅰ中的現象是白色固體變成藍色;②裝置Ⅱ中發生的化學反應是置換反應;
③裝置Ⅳ用于證明二氧化碳氣體; ④實驗時的裝置連接依次是Ⅰ-Ⅳ-Ⅱ-Ⅳ;
⑤若混合氣體質量為1.36g,裝置Ⅰ反應前、后質量分別為m1和m2,裝置Ⅱ反應前、后質量分別為n1和n2,則混合氣體中二氧化碳質量為〔1.36-m2+m1-7(n1-n2)/4〕g
上述四種說法正確的個數為 ( )
A.1個B.2個C.3個D.4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丙三位同學分別取鐵粉和銅粉的均勻混合物與某稀硫酸完全反應,所得數據如下表:
甲 | 乙 | 丙 | |
金屬混合物的質量(g) | 10 | 10 | 20 |
稀硫酸的質量(g) | 100 | 120 | 100 |
反應后,過濾所得干燥固體的質量(g) | 4.4 | 4.4 | 14.4 |
請計算:
(1)_______中鐵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
(2)金屬混合物中鐵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
(3)計算鐵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時生成物的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精確到0.1%)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是一門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自然科學,用初中化學的相關知識完成下列填空:
①空氣是由多種氣體組成的混合物,其中體積分數最大的物質是____,屬于氧化物是___(寫出一種即可),能供給動物呼吸的氣體是____。(本小題用化學式表示)
②高錳酸鉀固體在加熱條件下發生化學變化:2KMnO4K2MnO4+MnO2+[ ]↑ “[ ]”中應填入的物質是____。
③我國著名科學家侯德榜發明了“聯合制堿法”,對純堿制取工業做出巨大貢獻。在“聯合制堿法中”有一種生成物是氯化銨(NH4Cl),該物質由____種元素組成。氯化銨是一種化肥,屬于____肥(填元素名稱)。請你寫出氯化銨中所含原子團的名稱____。氯化銨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是_____(寫出計算過程,不需計算結果)。
④波爾多液具有一定的殺菌效果,可以防治某些植物病害。通常用1%的硫酸銅溶液與熟石灰混合制得。若要配置1000克1%的硫酸銅溶液,需要5%的硫酸銅溶液的質量是____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目前我國的能源主要依賴于化石燃料,它們屬于不可再生資源。因此開發利用新能源就顯得格外重要。
①常見的家用燃料包括煤氣、天然氣和______。其中天然氣是清潔能源,其主要成分______。為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將其轉化為煤氣,該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則生成物的分子個數比為__________。
②目前上海出現大量新能源汽車,該類車的能源來源是在催化劑作用下,乙醇(C2H6O)與氧氣、氫氧化鈉在燃料電池中反應生成水和另一種物質,并得到電能,請你完成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2H6O+3O2+________________+ 5H2O。乙醇在化學物質分類中屬于__________(填“酸、堿、鹽、氧化物或有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常溫下,下表物質符合圖中轉化關系的是( )
選項 | 甲 | 乙 | 丙 | 轉化關系圖 |
A | CaCO3 | Ca(OH)2 | CaCl2 | |
B | CuO | H2O | O2 | |
C | NaCl | NaNO3 | NaOH | |
D | CO2 | H2O | H2CO3 |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